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吉林省琿春市孟嶺村:“紅蘋果”變“金蘋果” 打開鄉村振興新思路

發布時間:2023-11-20 10:31:00來源: 人民網-吉林頻道

  山坡種滿蘋果樹、全村飄著蘋果香的鄉(xiang) 村什麽(me) 樣?吉林省琿春市板石鎮孟嶺村會(hui) 給出答案。

  進入十一月,孟嶺村的果農(nong) 們(men) 從(cong) 滿是蘋果樹的山坡轉場到自家的倉(cang) 庫,挑果、裝箱、搬運……家家戶戶都是忙碌景象。“今年摘了5000箱果,都已經裝好啦!”“今天發走2000箱,今年20多萬(wan) 斤蘋果都快賣沒了。”蘋果豐(feng) 收,果農(nong) 難掩喜悅。 

  孟嶺村種植蘋果曆史悠久,1992年發展至今,孟嶺村的果農(nong) 們(men) 因為(wei) 種植蘋果、發展蘋果產(chan) 業(ye) 逐漸富裕起來,板石鎮也先後榮獲“中國蘋果產(chan) 業(ye) 百強鎮”“吉林省富硒蘋果之鄉(xiang) ”的美譽。

  因蘋果而興(xing) 、因蘋果而盛,“紅果果”長成“金果果”、“小農(nong) 戶”發展“大產(chan) 業(ye) ”、“邊境村”變成“旅遊村”,轉變的背後,是這樣一群人在努力書(shu) 寫(xie) 邊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故事。

  緣起

  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產(chan) 業(ye)

  孟嶺村地處琿春河與(yu) 圖們(men) 江交匯,隔圖們(men) 江與(yu) 朝鮮相望,以前的村民一直以種植大豆和玉米為(wei) 主,收入並不高。1992年,孟嶺村開始探索試種蘋果,獨特的山地特點、富集硒元素的腐殖土、較大的晝夜溫差更有利於(yu) 蘋果蓄積糖分,孟嶺村適合蘋果生長。

  2004年,第一筆“興(xing) 邊富民行動補助資金”投入使用,免費為(wei) 孟嶺村村民發放了蘋果樹苗。在有關(guan) 專(zhuan) 家的指導下,經過幾年的嫁接、改良,“個(ge) 大、味甜、天然含硒”的蘋果為(wei) 當地的果農(nong) 帶來了收益,村民們(men) 紛紛改種蘋果,村後大片大片的荒山荒地逐漸變成了蘋果園。

  如今,孟嶺村蘋果種植麵積達到550公頃,年產(chan) 蘋果2000萬(wan) 斤,產(chan) 值達到3500萬(wan) 元,孟嶺村蘋果產(chan) 業(ye) 也成為(wei) 了帶富能力首屈一指的“一村一品”特色產(chan) 業(ye) 。

  “特色產(chan) 業(ye) 有了,如何壯大村集體(ti) 經濟是我們(men) 的第一課題。”2021年10月,吉林省政協派駐行政處副處長孫孟利包保孟嶺村,他說:“孟嶺村蘋果產(chan) 業(ye) 基礎較好,我們(men) 要做的就是如何拓寬蘋果銷售渠道,進一步擴大孟嶺蘋果的知名度。”

  在興(xing) 邊富民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上持續發力,孫孟利帶領駐村工作隊大力發展特色蘋果種植、田園經濟等產(chan) 業(ye) ,建設日光暖棚,積極引進蘋果基地氣調庫改造等項目,打造“蘋果+旅遊”村集體(ti) 產(chan) 業(ye) 。

  派駐包保,作為(wei) 第一書(shu) 記的孫孟利帶領著駐村工作隊隊員在實現本村經濟收入穩定增長的同時,積極開發拓展少數民族邊境村鄉(xiang) 村旅遊,開展春季“賞花節”、秋季“采摘節”,讓蘋果產(chan) 業(ye) 全方位成為(wei) 村裏的致富產(chan) 業(ye) 。

  接力

  發展“蘋果+旅遊”新業(ye) 態

  每年5月中旬,白裏透粉的蘋果花競相綻放,進入10月,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人們(men) 穿上盛裝,在蘋果樹下載歌載舞。

  “打造少數民族邊境旅遊村,特色種植采摘基地、特色旅遊民宿、特色垂釣園區,一個(ge) 都不能少。”孫孟利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計劃建設10棟溫室大棚供遊客體(ti) 驗采摘,還將升級蘋果基地氣調庫基礎設施,建成可停放幾十台房車的房車營地。

  在吉林省政協的支持下,溫室大棚和氣調庫場地硬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和資金都在今年通過批複。“項目建成時,將有越來越多的遊客在孟嶺賞花、品果,遊玩、休閑。”孫孟利說。

  吸引四麵八方遊客的同時,孟嶺村也吸引了返鄉(xiang) 創業(ye) 、到村定居的人們(men) 。

  “我們(men) 村的種植大戶就是返鄉(xiang) 創業(ye) 的典型。”孟嶺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薑東(dong) 珍介紹,村民郎海濤此前在外務工,看到家鄉(xiang) 的含硒蘋果“越來越值錢”,便回村搞起了蘋果種植。“他的蘋果園今年大概能產(chan) 蘋果60萬(wan) 斤。”

  “家鄉(xiang) 發展這麽(me) 好,來定居的人都變多了。”薑東(dong) 珍介紹,全村151戶果農(nong) 中,有49戶從(cong) 黑龍江過來發展的果農(nong) 。不僅(jin) 如此,村裏還吸引了一批外地的“村民”。

  “通過購買(mai) 蘋果,我了解到了孟嶺村。今年3月,我第一次來到孟嶺村,便被這裏的山山水水和清甜空氣吸引了。”來自鬆原的莊利榮說,春天時這裏大雁成群,良好的生態環境和鄉(xiang) 村環境讓他選擇定居在了孟嶺村。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全麵發力。今年10月,吉林省政協派駐李小春、高明賢兩(liang) 名幹部接過了孫孟利手中的“接力棒”,繼續書(shu) 寫(xie) 奮發有為(wei) 的鄉(xiang) 村發展篇章。

  提升

  田園綜合體(ti)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接過“接力棒”一個(ge) 月的時間,李小春和高明賢開展了一係列工作:抓好黨(dang) 建促進班子能力提升;紮實開展遍訪脫貧戶工作;發展民族特色提高村民生活水平……

  “按照前期繪就好的藍圖,我們(men) 明年將抓好采摘園和垂釣園建設,項目建成後將與(yu) 琿春防川旅遊一體(ti) 化。未來,遊客到村來既可以賞花、采摘,又可以釣魚、露營,還可以體(ti) 驗朝鮮族特色民宿。”李小春說。

  夕陽西下,走訪了村裏的種植大戶後,李小春和高明賢兩(liang) 人站在孟嶺村村委會(hui) 門前的門球場上,規劃著接下來的工作。“門球是朝鮮族中老年人喜愛的運動,在朝鮮族中有廣泛的群眾(zhong) 基礎。我們(men) 村朝鮮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51%,我們(men) 將做好門球場封閉建設,給村裏老年人提供良好的休閑活動空間。”高明賢說。

  加快推進“一村一品”布局,將遊客引進村屯體(ti) 驗采摘、民俗活動,讓遊客的吃、住、行、遊、購、娛融入山水田園之中,在駐村工作隊的帶領下,孟嶺村的發展光明可期。

  共同奮戰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第一線,孫孟利、李小春、高明賢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不約而同說過的話,“響應組織號召,腳踏實地做實事,在最接地氣的地方,把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做好。”

  如孫孟利、李小春、高明賢一樣,肩負著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使命,吉林省政協駐村工作隊的成員們(men) 在田間地頭、群眾(zhong) 身邊忙碌著,他們(men) 和群眾(zhong) 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在希望的田野上,寫(xie) 下一個(ge) 個(ge) 振興(xing) 的故事。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