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讓優質托育服務惠及更多家庭(人民時評)

發布時間:2023-11-20 11:36:00來源: 人民日報

  2020—2023年共安排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約36億(yi) 元,新建48個(ge) 地市級以上托育綜合服務中心;33個(ge) 城市(區)被命名為(wei) 第一批全國嬰幼兒(er) 照護服務示範城市;《家庭托育點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發布……新時代以來,我國逐步建立完善相關(guan) 政策法規和標準規範,不斷擴大托育服務供給,為(wei) 更多家庭帶來便利。

  幼有所托,是重要的民生。近年來,托育服務行業(ye) 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新模式新業(ye) 態不斷湧現。不過,市場上的托育機構普惠性的占比較低,質量參差不齊,資源分布不均,導致群眾(zhong) 需求迫切和機構入托率偏低的情況同時存在。為(wei) 促進托育服務提質增效,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局綜合司、國家疾控局綜合司3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促進醫療衛生機構支持托育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開展訂單簽約服務、加強兒(er) 童照護指導等具體(ti) 舉(ju) 措,鼓勵醫療衛生機構支持托育服務發展。為(wei) 更多家庭提供安全質優(you) 、價(jia) 格可承受、方便可及的托育服務,有助於(yu) 緩解群眾(zhong) 生育養(yang) 育焦慮,也是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重要舉(ju) 措。

  在托育服務供給仍然不足的現階段,有效破解“托育難”問題,需進一步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務有效供給。一方麵,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過建設補貼、運營補助、租金減免、用地保障、稅收優(you) 惠等方式,切實降低企業(ye) 投入與(yu) 運營成本。另一方麵,應積極探索多元化建設模式,可以通過獎勵補助、購買(mai) 服務等方式,支持機構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務。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和積極性,引導多元主體(ti) 發展多樣化的托育服務,才能在增加有效供給的同時,進一步提升群眾(zhong) 滿意度。

  麵對我國人口發展呈現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新的趨勢性特征,推動托育服務長足發展,還要合理規劃托育服務布局,確保托育服務供給側(ce) 與(yu) 需求側(ce) 之間的有效匹配。可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及時調研3歲以下嬰幼兒(er) 家庭在托育服務類型、年齡、內(nei) 容、形式、價(jia) 格、距離等方麵的不同需求與(yu) 特點,進行動態監測和研判,並統籌考慮城鄉(xiang) 差別和城鎮化進程,有效補齊托育服務民生短板,同時避免造成資源浪費。

  促進托育服務業(ye) 可持續發展,既要加大扶持力度,也要強化監管。隨著行業(ye) 快速發展,高素質專(zhuan) 業(ye) 人才的缺口進一步加大。應整合多方資源,充分發揮院校培養(yang) 、職業(ye) 培訓、行業(ye) 培育等方麵的積極作用,加快相關(guan) 人才的培養(yang) 和儲(chu) 備。同時,要加強對托育機構的硬件設施、服務質量、食品安全等方麵的監管,讓家長安心。

  托育服務不僅(jin) 關(guan) 係著嬰幼兒(er) 的健康成長,也關(guan) 係著千家萬(wan) 戶的幸福與(yu) 國家民族的未來。順應群眾(zhong) 期待,聚焦實際困難,鼓勵社會(hui) 力量積極參與(yu) ,更好發揮各級政府作用,大力發展普惠性托育服務體(ti) 係,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體(ti) 係,我們(men) 一定能嗬護嬰幼兒(er) 健康成長,讓他們(men) 得到安全健康、科學規範的照護,讓更多家庭從(cong) 托育服務升級中受益。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