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複濕地生態 建設幸福河湖(美麗中國)
核心閱讀
江西南昌市擁有鄱陽湖、贛江、撫河等豐(feng) 富的水係資源。多年來,南昌大力推進濕地修複、水係連通、幸福河湖建設等重點工程,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冬日的江西南昌,惠風和暢。
在位於(yu) 南昌市新建區的江西鄱陽湖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南山管理站,空中萬(wan) 鳥翱翔,站內(nei) 人頭攢動,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人字形,真好看!”看著空中的“雁陣”,站長李建新介紹:在枯水期,大大小小的碟形湖維係著濕地生態係統,也是每年成千上萬(wan) 冬候鳥的棲息之地。
碟形湖是鄱陽湖枯水期顯露在洲灘之中的碟形窪地,是鄱陽湖的“湖中湖”。望著蓄滿水的碟形湖,李建新心裏無比踏實。
地處鄱陽湖西南岸的南昌市,擁有鄱陽湖、贛江、撫河等豐(feng) 富的水係資源,水域總麵積約2204平方公裏,占全市總麵積的29.8%。自2013年被確定為(wei) 全國首批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以來,南昌大力推進區域內(nei) 水環境綜合治理,繪就了一幅“水淨湖清家園美、河湖環繞潤豫章”的水生態畫卷。
保護修複濕地,加強城市水環境治理
“我們(men) 保護區內(nei) 有23個(ge) 碟形湖,管理好碟形湖、維係好濕地生態係統、為(wei) 冬候鳥留住水,是鄱陽湖濕地修複與(yu)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內(nei) 容。”李建新介紹,在今年7月初鄱陽湖退水後,他們(men) 立即同屬地新建區南磯鄉(xiang) 一起修複了保護區內(nei) 12個(ge) 大型碟形湖的堤壩和閘口,“碟形湖豐(feng) 水期融入通江水體(ti) ,為(wei) 了最大限度保護濕地,修複一般就地取泥,對堤壩進行加高加固,每年集中修複一次”。
此外,保護區管理局和南磯鄉(xiang) 還通過微地形改造、減少人類活動幹預等多種方式開展保護修複。“水生態環境得到係統改善,最直觀的表現就是,近年來保護區內(nei) 冬候鳥數量都穩定在10萬(wan) —15萬(wan) 隻之間。”李建新說。
為(wei) 了推進鄱陽湖南昌湖區水生態修複,2022年以來,南昌市重點對環鄱陽湖的鄉(xiang) 鎮集鎮、村莊生活汙水進行截汙納管,建設汙水處理廠和氧化塘,在枯水期開展垃圾清理整治專(zhuan) 項行動,日常保潔巡護4000餘(yu) 人次,清理垃圾20餘(yu) 噸。
“城在湖中、湖在城裏”,南昌城內(nei) 河流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城市水環境治理是治水興(xing) 水的重要內(nei) 容。
“我們(men) 小區是老舊小區,以前下水道經常破損堵塞,一下雨路麵就會(hui) 積水,流到附近的河裏,又黑又臭。”家住南昌市桃花河附近的居民餘(yu) 先生說。
“黑臭在水裏,根源在岸上,關(guan) 鍵在管網。”南昌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副局長黃泉勇介紹,過去部分老城區排水管網多為(wei) 雨汙“一根管”,新建城區的雨水管和汙水管又存在錯接、漏接、混接等問題,導致雨汙不分流。2021年開始,南昌將全市建成區劃分為(wei) 6313個(ge) 排水單元,實施雨汙分流改造。
連通河湖水係,改善水環境質量
走進位於(yu) 南昌市青山湖區的寰宇萬(wan) 象濕地公園,隻見滿目蔥蘢,花枝搖曳。
公園的南北兩(liang) 端,分別連著12.8公裏長的五幹渠和450公頃的艾溪湖。每天,從(cong) 贛撫平原流過來的汩汩清水,一路沿著五幹渠,經寰宇萬(wan) 象濕地公園注入艾溪湖。
青山湖區河湖長辦專(zhuan) 職副主任李夢蝶介紹,過去,寰宇萬(wan) 象濕地公園就是一口大池塘,汙泥淤塞,五幹渠也一度出現河道淤塞變窄、廢水偷排等問題,“水係不通,水體(ti) 無法交換,水質就差”。
2015年起,青山湖區著手對池塘進行清淤,拓寬原有水渠,疏浚五幹渠及周邊水渠河道23.4公裏,建設生態護坡23.4公裏,清理淤泥63萬(wan) 立方米,連通水係7公裏,新增濕地麵積3000餘(yu) 畝(mu) 。
黃泉勇介紹,近年來,南昌市大力實施河湖水係連通工程,通過興(xing) 建改建水閘、疏浚河道、水底清淤等,增加青山湖、艾溪湖、南塘湖、瑤湖之間的橫向連通,修建青艾連通河、玉帶河東(dong) 支東(dong) 延段等連通河段,疏通從(cong) 贛江、贛撫平原入城區內(nei) 湖的水係,構建起骨幹水係連通格局。同時,根據河湖水質、水位變化,科學調配水流量,提高河湖水體(ti) 流動性,改善水環境質量。
在農(nong) 村,水係連通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意義(yi) 重大。
“原來,河道沒有固化護坡,一下雨泥巴就被衝(chong) 進河裏,淤積嚴(yan) 重。各條河之間又不通,夏季汛期生怕漲水淹了農(nong) 田;冬季降水少,又沒什麽(me) 水用。”南昌市安義(yi) 縣鼎湖鎮朱橋村種糧大戶孫順和提起過去,煩惱不少。
2021年以來,鼎湖鎮打通全鎮水係,穩固河岸、清淤疏浚。“現在,雨季水流平緩,旱季存得住水。”孫順和說。
安義(yi) 縣共有大小河流125條,支流交叉縱橫。2021年,安義(yi) 縣被納入國家第二批水係連通及水美鄉(xiang) 村建設試點縣,圍繞朱橋河等4條水資源較為(wei) 豐(feng) 富的河流,該縣著力進行整治,全縣開展河道護坡護岸建設96.6公裏,河道清淤疏浚60.26公裏,實現水係連通28.08公裏。
“南昌市已啟動贛撫尾閭水係綜合整治,實現撫河、清豐(feng) 山溪和南昌市城區湖泊水係連通,增強河湖補水動力條件,改善區域水生態環境。”南昌市水利局局長楊誌文介紹。
打造濱水生態空間,形成“公園式自然走廊”
傍晚,夕陽照在贛江開闊的江麵上,波光粼粼。贛江兩(liang) 岸,休閑鍛煉的居民愜意自在,水與(yu) 城、水與(yu) 人,相映成景。
“剛跑完3公裏,邊跑邊欣賞贛江美景,神清氣爽!”在南昌市西湖區朝陽江灘公園,沿江南北延伸約8公裏的遊步道建成後,每天都吸引著眾(zhong) 多跑步愛好者,家住附近的劉先生正是其中一員。
楊誌文介紹,近年來南昌積極推進幸福河湖建設,打造濱水生態空間,形成一條條集旅遊休閑、水生態文化於(yu) 一體(ti) 的“公園式自然走廊”,讓老百姓從(cong) 水生態、水景觀中獲得幸福感。
“前期贛江岸線生態治理階段,相關(guan) 部門全麵整治了侵占河道、損毀河湖岸線等行為(wei) ,拆除岸邊老碼頭、攪拌站、砂場,封堵了20個(ge) 排汙口,補植南荻、蘆竹等水生植物,修複水生態。”南昌市水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項目經理金揚介紹。
秋水廣場、朝陽江灘公園、漁舟灣濕地公園……如今,多個(ge) 依托岸線特點和曆史文化建起來的水生態景觀串點成鏈,讓贛江東(dong) 西兩(liang) 岸、從(cong) 南到北形成獨具特色的濱湖生態景觀帶。2021年開始,南昌對贛江裘家洲和老官洲及沿線進行生態修複,與(yu) 秋水廣場、滕王閣、揚子洲等景點連成片。
在南昌縣,一條12公裏長的雄溪河蜿蜒曲折。“我們(men) 依托雄溪河原有水係、地形地貌和流經地域特點,從(cong) 北往南分別以休閑社區、城市景觀、郊野生態三大主題,打造了芳湖公園、金沙公園、銀湖公園等10個(ge) 公園。”南昌縣水利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程介紹。
站在南昌縣金湖管理處雄溪村一處瞭望台上,映入眼簾的是一灣碧水和一片片樹林綠地,遊步道縱橫交錯……改造後的景觀保留了郊野原生態的特點。
“努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到2025年,南昌市域範圍內(nei) 將建成13條(段)幸福河湖;到2035年,建成區內(nei) 基本建成幸福河湖。”楊誌文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23日 1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