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這場“世界級”大會何以“鍾情”南京?

發布時間:2023-12-05 15:59:00來源: 南京日報

  2023世界智能製造大會(hui) 定檔12月6日—8日,全球智能製造即將再次聚焦南京。自2016年起,經國務院批複同意,世界智能製造大會(hui) 在南京已成功舉(ju) 辦7屆,今年是第八屆。

  如今,世界智能製造大會(hui) 業(ye) 界關(guan) 注度越來越高、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已成為(wei) 推動智能製造領域國際交流合作的高端平台和我國向世界展示智能製造發展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是江蘇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一張“閃亮名片”。

  回首奮鬥路,這場“世界級”大會(hui) 為(wei) 何“鍾情”南京?記者在本屆大會(hui) 即將召開之際進行了深入采訪。

  製造基礎強:立足雄厚產(chan) 業(ye) 基礎,搭建絕佳“演武場”

  智能製造是先進的技術手段,本質上姓“製”,製造業(ye) 是智能製造的根基。

  作為(wei) 中國近代工業(ye) 的搖籃、東(dong) 部製造業(ye) 重鎮,南京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石化、鋼鐵四大支柱產(chan) 業(ye) ,在全市製造業(ye) 發展中發揮著中流砥柱作用。

  其中,以南鋼、梅鋼為(wei) 代表的鋼鐵產(chan) 業(ye) ,各類產(chan) 品廣泛應用於(yu) 船舶及海洋工程、工程機械、新能源、汽車製造等領域,為(wei) 大國重器、國防裝備及高端裝備製造業(ye) 提供高端特鋼材料;以揚子石化、金陵石化、南化公司為(wei) 代表的石化產(chan) 業(ye) ,正不斷向高端產(chan) 品鏈延伸、向高新技術領域進軍(jun) 、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作為(wei) 我市優(you) 勢產(chan) 業(ye) ,軟件和信息服務產(chan) 業(ye) 集群集聚重點涉軟企業(ye) 4000家左右,涉軟從(cong) 業(ye) 人員約85萬(wan) 人,2022年產(chan) 業(ye) 規模達7408億(yi) 元,位列全省第一、全國前列;新型電力(智能電網)裝備產(chan) 業(ye) 集群集聚相關(guan) 企業(ye) 近1200家,覆蓋九大關(guan) 鍵產(chan) 業(ye) 鏈環節,在發、輸、變、配、調度等方麵領跑全國。

  去年底工信部正式公布45個(ge) 國家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名單,我市兩(liang) 大集群攜手入圍,展現了強勁的核心競爭(zheng) 力。

  今年6月發布的《南京市推進產(chan) 業(ye) 強市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中,我市重構產(chan) 業(ye) 版圖,四大支柱產(chan) 業(ye) 轉型再出發,以軟件和信息服務業(ye) 、新型電力(智能電網)兩(liang) 大“國家隊”領銜的“2+6+6”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聚力衝(chong) 刺打開突破口,全力追逐風口捕獲“增長極”。

  其中,作為(wei) 智能製造技術的重要載體(ti) ,我市以工業(ye) 機器人、自動化成套設備、智能物流裝備、智能控製係統為(wei) 代表的智能製造裝備產(chan) 業(ye) 快速增長,目前已集聚1500餘(yu) 家企業(ye) ,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超2000億(yi) 元。

  以智能製造為(wei) 主攻方向,是製造業(ye) 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路徑;雄厚的製造業(ye) 基礎,則為(wei) 智能製造提供了絕佳的“演武場”。

  汽車製造過程環節多、鏈條長、涵蓋廣,具有豐(feng) 富的業(ye) 務場景,是智能製造“成長”的天然土壤。目前,南京汽車產(chan) 業(ye) 鏈相關(guan) 企業(ye) 超過500家,其中整車製造企業(ye) 7家、汽車產(chan) 業(ye) 零部件企業(ye) 300餘(yu) 家,包含生產(chan) 、製造等全產(chan) 業(ye) 鏈環節。

  江寧高新區的上汽大通C2B智能工廠總裝車間裏,6條生產(chan) 線和9條物流配送線已實現全流程數字化技術應用,一輛輛個(ge) 性化定製的車輛經過數字化智能製造產(chan) 線,匹配安裝、測試等後,被運往智慧物流配送線上。

  南京長安新廠內(nei) 共有“5G+視覺”“5G+工業(ye) 控製”等20餘(yu) 類智能製造場景,通過這套數字運營係統,製造成本降低10%,生產(chan) 效率得到極大提高。

  數實融合好:緊跟智能製造趨勢,智改數轉走在全省前列

  2023世界智能製造大會(hui) 以“智改數轉網聯、數實融合創新”為(wei) 主題,一語道破智能製造的關(guan) 鍵核心點。

  “生產(chan) 過程中的每一個(ge) 關(guan) 鍵步驟,都需要經過中央控製室確認才能實施,確保整個(ge) 生產(chan) 過程沒有任何誤差、確保牛奶品質。”衛崗乳業(ye) 南京中心工廠生產(chan) 車間內(nei) ,技術人員指著屏幕上顯示的一個(ge) 個(ge) 罐體(ti) 、管道的參數和狀態等數據說。

  通過智能工廠建設應用,衛崗乳業(ye) 近幾年生產(chan) 效率提高20%、運營成本降低26%,銷售收入年均增長15%。

  推進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融合,製造業(ye) 智改數轉不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道必答題。我市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chuan) 統支柱產(chan) 業(ye) 、賦能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加速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融合發展,製造業(ye) 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水平持續躍升。

  數據顯示,我市製造業(ye) 智改數轉總體(ti) 水平走在全省前列。截至2022年底,全市兩(liang) 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達到72.1,分別高出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12.5個(ge) 點、5.7個(ge) 點;重點企業(ye) 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67%、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85%、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89.9%,均居全省前列。

  今年以來,全市累計實施智改數轉項目3301個(ge) ,覆蓋規上工業(ye) 企業(ye) 2756家。截至目前,全市累計獲評國家級智能製造示範工廠7家、省級智能製造示範工廠27家,建成省級智能製造示範車間133個(ge) 、省級工業(ye) 互聯網標杆工廠23家。

  近年來,我市以智改數轉為(wei) 關(guan) 鍵抓手,加快推動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促進智能製造賦能各行各業(ye) 。

  菲尼克斯亞(ya) 太電氣(南京)有限公司新一代智能工廠采用數字化、智能化係統,構建了一條從(cong) 客戶需求到產(chan) 品交付及產(chan) 品服務的縱向價(jia) 值鏈。

  江蘇艾津作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建立數字工廠為(wei) 目標,智能化裝備比例超過70%,聯網率達到80%。車間在進行智能化改造前,人均年產(chan) 出為(wei) 574.6萬(wan) 元,智能化改造後人均年產(chan) 出達到868.9萬(wan) 元。

  數實融合,網聯是基礎。目前,全市累計建設5G基站3.8萬(wan) 個(ge) ,每萬(wan) 人擁有5G基站數保持全省第一,實現光纖到企全覆蓋。

  “依托我市現有的1個(ge) 國家級雙跨、6個(ge) 國家級特色專(zhuan) 業(ye) 型和23個(ge) 省級重點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已初步形成了結構合理、類型完備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體(ti) 係,能夠深度賦能全市鋼鐵、石化、電子、軌道交通、能源等十多個(ge) 行業(ye) 。”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

  智造環境優(you) :政策引領免費“診斷”,掀起轉型升級新浪潮

  加快推進智能製造步伐,離不開良好的氛圍和環境。

  規劃引領,政策先行。我市出台《南京市製造業(ye) 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2022—2024年)》,明確“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製造業(ye) 融合發展為(wei) 主線,以智能製造為(wei) 主攻方向”,聚焦全市重點產(chan) 業(ye) 鏈以及電子信息、汽車、鋼鐵、石化等支柱產(chan) 業(ye) ,深入實施12項重點工程,培育壯大新模式新業(ye) 態,增強產(chan) 業(ye) 發展新優(you) 勢新動能。

  《南京市推進產(chan) 業(ye) 強市行動計劃(2023—2025年)》《南京市全力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若幹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密集出台,均將智改數轉放在突出位置,進一步支持重點企業(ye) 對標智能製造領先水平,培育智能製造新模式新業(ye) 態。

  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麵對企業(ye) 存在的轉型成本顧慮、轉型收益不明、轉型能力不足、轉型路徑不清等問題和不足,我市高標準推進免費診斷服務,通過走訪調研,精準把脈企業(ye) 需求,“一企一策”引導企業(ye) 加快智改數轉推進步伐。

  “麵臨(lin) 著產(chan) 業(ye) 升級緩慢、轉型困難的難題,需要麵對技術、市場、政策等多方麵的挑戰……”這是我市組織智改數轉免費診斷團隊對華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開出的“診斷報告”。

  根據診斷團隊開出的“藥方”,華天科技按照工業(ye) 4.0智能工廠的要求建設了集成電路先進封測智能製造工廠。“改造後,月均產(chan) 值相比於(yu) 實施之前增長180%、產(chan) 量增長218%,此外質量管控方麵也有顯著提高。”華天科技相關(guan) 負責人說。

  2022年,我市通過政府購買(mai) 服務,麵向全國累計遴選45家優(you) 秀服務機構,為(wei) 全市1408家規上工業(ye) 企業(ye) 提供“一企一策”智改數轉免費診斷服務,企業(ye) 滿意度達100%;計劃今年底前再完成1350家規上工業(ye) 企業(ye) 免費診斷服務,2024年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ye) 企業(ye) 實現“應診盡診”。

  政府引導支持,營造出良好“智造”氛圍,越來越多的企業(ye) 加大智改數轉投入,掀起轉型升級新浪潮。

  南瑞繼保建成全廠級互聯互通一體(ti) 化智慧運營平台,實現生產(chan) 過程的自動化、信息化、標準化和數據化,90%以上的產(chan) 品在線自動化檢測。中車浦鎮對設計工藝、倉(cang) 儲(chu) 管理、物料配送等環節進行了全過程數字化改造,有針對性地對生產(chan) 流程的各環節換裝升級,生產(chan) 設備自動化達到國內(nei) 領先水平。此外,埃斯頓針對機器人本體(ti) 總裝工序,采用機器人裝配機器人,實現了裝配無人化。

  智能製造“優(you) 等生”火爆出圈,讓世界智能製造大會(hui) 選擇了南京,透過這扇窗,也不斷彰顯“南京智造”的國際形象。

  南京定不負眾(zhong) 望,借助全球智能製造交流合作國際化、專(zhuan) 業(ye) 化高端平台,與(yu) 世界智能製造一道,共話智能製造新趨勢,共繪產(chan) 業(ye) 發展新圖景。(徐寧)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