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加快“以竹代塑”產業化(微觀)

發布時間:2023-12-07 10:0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產(chan) 品質量、產(chan) 品種類、產(chan) 業(ye) 規模、綜合效益上實現新突破,才能不斷提升“以竹代塑”產(chan) 品市場占有率

  

  曲竹自行車、竹製足球、竹餐具、竹電子秤……在今年的服貿會(hui) 上,國際竹藤組織展廳中的各種竹藤製品吸引了不少參觀者的目光。新穎的產(chan) 品設計、多樣化的應用場景,拓展著人們(men) 的想象空間,顯示出“以竹代塑”的豐(feng) 富可能性。

  當前,白色汙染日益成為(wei) 威脅全球環境的突出問題,尋找塑料替代材料成為(wei) 緊迫課題。竹子作為(wei) 速生、可降解的生物質材料,具有突出的固碳能力,是很好的替代品。推廣“以竹代塑”,不僅(jin) 可以從(cong) 源頭減少塑料使用,減輕塑料汙染,還能推動竹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厚植綠色發展的底色。

  我國是“以竹代塑”的重要倡導者和實踐者。從(cong) 與(yu) 國際竹藤組織共同發起“以竹代塑”倡議,到聯合發布《“以竹代塑”全球行動計劃(2023—2030)》,我國一直在著力推進“以竹代塑”。不久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新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以竹代塑”產(chan) 業(ye) 體(ti) 係初步建立。“以竹代塑”產(chan) 業(ye) 化發展跑出加速度,彰顯了我國推動綠色發展的決(jue) 心,也將帶來新的市場機遇。

  我國是竹資源大國,年產(chan) 竹材約1.5億(yi) 噸,發展“以竹代塑”產(chan) 業(ye) ,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you) 勢。從(cong) 日用品到工業(ye) 製品再到建築建材,新時代的中國不斷探索“以竹代塑”產(chan) 業(ye) 化路徑,已經發展出上萬(wan) 種竹替代產(chan) 品,做出了良好示範。不過,囿於(yu) 采收成本、技術設備、市場接納度等因素,“以竹代塑”產(chan) 業(ye) 發展仍麵臨(lin) 不小挑戰。在產(chan) 品質量、產(chan) 品種類、產(chan) 業(ye) 規模、綜合效益上實現新突破,才能不斷提升“以竹代塑”產(chan) 品市場占有率,引領綠色消費新風尚,為(wei) 綠色低碳轉型作出更大貢獻。

  更好地推動“以竹代塑”產(chan) 業(ye) 化發展,要抓住兩(liang) 頭,一是生產(chan) ,一是消費。當前,“以竹代塑”產(chan) 品成本高於(yu) 塑料製品,是製約產(chan) 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因素。從(cong) 生產(chan) 環節看,從(cong) 事竹產(chan) 品生產(chan) 、加工的企業(ye) 絕大多數是中小微企業(ye) ,竹產(chan) 品加工自動化水平低,尚未形成規模效益。要在土地、資金等方麵給予政策支持,引導相關(guan) 企業(ye) 開展技術攻關(guan) ,不斷提升產(chan) 業(ye) 規模化和集約化水平。從(cong) 消費層麵講,可通過將“以竹代塑”產(chan) 品納入政府采購支持範圍等方式,培育壯大竹產(chan) 品消費市場,推動綠色生活方式成為(wei) 潮流、成為(wei) 風尚。把生產(chan) 成本降下來,讓產(chan) 品成熟起來,方能進一步加快“以竹代塑”產(chan) 業(ye) 化進程,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環節。”推動“以竹代塑”,契合我國國情,符合未來方向,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在其發展起步階段,做好產(chan) 業(ye) 長期規劃,瞄準重點行業(ye) 和領域,加快構建產(chan) 業(ye) 體(ti) 係,“以竹代塑”定能迎來更好的商業(ye) 化前景,帶給人們(men) 更多質優(you) 價(jia) 廉的綠色產(chan) 品。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07日 05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