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江蘇省委書記怎麽看?
12月4日,“2023年十大流行語”公布,“新質生產(chan) 力”位列榜首。
江蘇如何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半個(ge) 月前,江蘇發展高層論壇第39次會(hui) 議舉(ju) 行,會(hui) 議的主題正是圍繞著“新質生產(chan) 力”展開。在認真聽取專(zhuan) 家學者發言後,江蘇省委書(shu) 記信長星分享了自己對新質生產(chan) 力的理解,並表示:對於(yu) 江蘇而言,要在高質量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在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範,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必須走在前列。
這已經不是信長星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談新質生產(chan) 力。事實上,從(cong) 9月份出席第二屆江蘇產(chan) 學研合作對接大會(hui) ,到10月份調研無錫江陰市、惠山區,再到在南京調研元宇宙產(chan) 業(ye)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已成為(wei) 其行程中的高頻詞。未來,新質生產(chan) 力亦必將對江蘇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產(chan) 生深刻影響。
調研行程中的高頻詞
9月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座談會(hui) 時指出:“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積極培育未來產(chan) 業(ye)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增強發展新動能。”“新質生產(chan) 力”的概念由此提出。
4天後,信長星在第二屆江蘇產(chan) 學研合作對接大會(hui) 上表示:“打造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中心,必須把產(chan) 業(ye) 和科技結合得更緊密,把創新和轉化各環節銜接得更順暢,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增強發展新動能。”
9月21日,信長星調研東(dong) 南大學時提及“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水平是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創新對接的‘關(guan) 口’,也是轉化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的關(guan) 鍵”。
9月24日,南京大學蘇州校區2023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大會(hui) 舉(ju) 行,信長星再談新質生產(chan) 力:希望南大和蘇州圍繞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實現“雙向奔赴”,強化戰略對接、校地協同,推動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著力搶占發展新賽道。
在板塊調研時,信長星也將新質生產(chan) 力與(yu) 區域發展相聯係。10月20日,信長星到無錫江陰市、惠山區調研,強調要在加快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上探索新路徑,在統籌推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上取得新成果,更好地引領和支撐高質量發展。
“未來產(chan) 業(ye) 決(jue) 定產(chan) 業(ye) 未來,今天的未來產(chan) 業(ye) 很可能就是明天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新質生產(chan) 力。”10月24日,信長星在南京調研元宇宙產(chan) 業(ye) 發展情況時說,要高度重視未來產(chan) 業(ye) 前瞻布局,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為(wei) 驅動,以虛實相生的應用需求為(wei) 牽引,推動元宇宙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積極搶占新領域新賽道,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
“江蘇有責任、有基礎、有動力”
梳理可見,信長星對新質生產(chan) 力的認識,主要體(ti) 現在理論和實踐兩(liang) 個(ge) 維度上。
在江蘇發展高層論壇第39次會(hui) 議上,信長星認真聽取專(zhuan) 家學者發言後,從(cong) 理論地位、理論內(nei) 涵上分享了對新質生產(chan) 力的理解。從(cong) 理論地位看,新質生產(chan) 力的提出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生產(chan) 力理論注入了新的時代內(nei) 涵,進一步豐(feng) 富了習(xi) 近平經濟思想。從(cong) 理論內(nei) 涵看,新質生產(chan) 力是以新科技革命為(wei) 先導、以新發展理念為(wei) 引領、以新產(chan) 業(ye) 形態為(wei) 支撐的一種生產(chan) 力形態。
新質生產(chan) 力既是理論問題,也是實踐問題。從(cong) 實踐要求看,信長星說,新質生產(chan) 力是發展的命題,也是改革的命題。對於(yu) 江蘇而言,要在高質量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在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範,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必須走在前列。在這方麵,江蘇有責任、有基礎、有動力。
江蘇是製造業(ye) 大省,擁有南京、蘇州等國家創新型城市和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這一國家戰略平台,擁有一批具有核心競爭(zheng) 力的科技企業(ye) 和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江蘇也是民營經濟大省,擁有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民營企業(ye) 和商業(ye) 領袖,為(wei) 全國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支撐。江蘇正在致力建設的“一中心一基地一樞紐”與(yu) 新質生產(chan) 力密切相關(guan) 。作為(wei) 經濟發展領頭羊,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江蘇當仁不讓。
信長星說,江蘇是全國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條件最好的地區之一。從(cong) 產(chan) 業(ye) 基礎看,江蘇製造業(ye) 規模全國第一,國家先進製造業(ye) 集群數量、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指數等均居全國首位;從(cong) 創新基礎看,江蘇有近4萬(wan) 家高新技術企業(ye) 、近100萬(wan) 科技人才,形成了高水平實驗室矩陣。從(cong) 市場和環境基礎看,江蘇有便捷的外向通道和巨大的內(nei) 需市場,在新產(chan) 業(ye) 上有豐(feng) 富的應用場景。這些,都為(wei) 江蘇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提供了堅實基礎。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著力攻堅前沿科技,江蘇充滿幹勁。今年,江蘇省推動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動作頻頻:密集出台《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中心行動方案》《江蘇省加強基礎研究行動方案》《關(guan) 於(yu) 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chan) 業(ye) 的指導意見》等,為(wei) 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提供政策支撐。信長星還談到,江蘇省推進“數實融合強省”建設、科技和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新工科建設,進一步優(you) 化營商環境,為(wei) 發展好新質生產(chan) 力持續發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