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普法為民 走深走實(法治頭條)

發布時間:2023-12-14 15:26:00來源: 人民日報

  浙江杭州西子湖畔,坐落著“五四憲法”曆史資料陳列館。

  “這裏是新中國第一部憲法——1954年憲法的起草地……”伴隨著講解員的生動講解,一批又一批觀眾(zhong) 在一件件珍貴的文物和圖文資料前駐足觀看。

  常態化長效化開展憲法宣傳(chuan) 教育,推動民營企業(ye) 增強依法合規經營、防範風險意識,持續推進法治鄉(xiang) 村建設,加強新媒體(ti) 新技術在普法中的運用……今年是“八五”普法規劃實施的中期之年,各地緊緊圍繞黨(dang) 和國家工作大局,聚焦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和企業(ye) 反映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深化實化普法為(wei) 民工作質效,在增強法治宣傳(chuan) 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上下功夫,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hui) 蔚然成風。

  保護企業(ye) 權益,提振發展信心

  “我的企業(ye) 長期為(wei) 合作公司供應石材,但有時候會(hui) 收不到錢款,遇到這種情況怎麽(me) 辦?”在一場為(wei) 民營企業(ye) 提供的“法治體(ti) 檢”活動中,廣東(dong) 省雲(yun) 浮市某玉石有限公司負責人焦急地谘詢。一位律師耐心解答:“收不到貨款時,證據的保留、收集很重要,是主張權利的有力依據。”

  今年以來,廣東(dong) 省司法廳聯合省工商聯,麵向全省非公有製經濟組織,開展“強化風險防範 依法護企助發展”法律宣傳(chuan) 月活動,在中山、汕尾、雲(yun) 浮、梅州4市舉(ju) 辦4期示範巡講,聚焦民營企業(ye) 產(chan) 權和企業(ye) 家權益保護等方麵法律問題提供對策建議,其中就包括送法進商會(hui) 進企業(ye) ,為(wei) 民營企業(ye) 開展“法治體(ti) 檢”。這次活動切合雲(yun) 浮當地企業(ye) 法治需求,企業(ye) 家踴躍報名參加。

  當前,各地司法行政機關(guan) 深入聚焦優(you) 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大力宣傳(chuan) 有關(guan) 平等保護、公平競爭(zheng) 、防範風險的法律法規,提供有針對性的法律服務,幫助企業(ye) 防範化解法律風險,依法保護自身權益,提振發展信心。

  在安徽蚌埠,某餐飲管理企業(ye) 遇上了“成長的煩惱”。

  “我們(men) 一直都想開拓海外市場,但又擔心缺乏涉外法律知識吃悶虧(kui) ,‘惠企暖企’法律服務團幫了我們(men) 大忙。”這家企業(ye) 的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幾個(ge) 月前他們(men)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撥通了蚌埠市“惠企暖企”法律服務團律師的電話。

  沒想到,律師了解情況後,很快整合律所優(you) 質資源,成立專(zhuan) 門服務團隊,主動對接企業(ye) 需求,對相關(guan) 法律製度等進行梳理並形成風險及操作指引報告。前不久,該企業(ye) 已經成功落地海外。

  今年4月以來,安徽省法治宣傳(chuan) 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hui) 同12家省直部門開展“惠企暖企 普法先行”主題普法活動,問需於(yu) 企、答疑助企、送法入企。截至10月底,據不完全統計,主題普法活動已走進17271家企業(ye) ,撰寫(xie) “法治體(ti) 檢”報告3051份,梳理法律風險點7153個(ge) ,提出法律意見建議12837條。

  化解矛盾糾紛,推動基層治理

  近年來,為(wei) 推動矛盾糾紛及時就地化解,各地司法行政機關(guan) 組織普法工作隊伍與(yu) 群眾(zhong) 麵對麵開展以案說法、以案釋法,提供法律谘詢服務。

  在重慶市武隆區,昔日的“山窩窩”變為(wei) 如今的“香餑餑”,但很多耕地、林地的整合開發,也讓土地矛盾糾紛一度十分突出。

  “有專(zhuan) 業(ye) 的人把關(guan) ,我們(men) 簽合同就放心了。”今年8月,武隆區桐梓鎮桐梓村的村民們(men) 在簽訂農(nong) 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協議時,對桐梓司法所的合法性審查工作連連點讚。原來,針對土地流轉經營主體(ti) 欠租、“跑路”引發矛盾多等問題,武隆區探索“事前證據儲(chu) 存、事中法治審核、事後綜合調解”解紛工作法,在固證取證基礎上,探索建立“法治審核”機製,從(cong) 源頭上規避風險。目前“證·核·調”解紛工作法已在全區推廣,2023年涉土地糾紛與(yu) 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21%。

  土地是農(nong) 民的“命根子”。近年來,重慶市司法局組織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工作者,重點宣講與(yu) 土地有關(guan) 的法律法規,解決(jue) 農(nong) 民在土地承包、流轉經營、協議履行、糾紛解決(jue) 等方麵的疑惑,已開展“講法律”誌願服務400餘(yu) 場,提供法律谘詢服務6200餘(yu) 次,為(wei) 群眾(zhong) 現場解決(jue) 法律問題280餘(yu) 件。

  貴州省在“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創建過程中,充分發揮人民群眾(zhong) 在基層民主法治建設中的主體(ti) 地位,為(wei) 了村民、依靠村民,深入推進基層治理。

  “村檔案室裏至今還保存著15年來曆次村民會(hui) 議的會(hui) 議記錄等原始資料,供村民隨時查閱。”貴州省惠水縣漣江街道排樓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唐和平說,村裏嚴(yan) 格執行“四議兩(liang) 公開”製度,各項事務公開透明,既保障村民權益,又提高了村幹部辦事的公信力。這些年,村裏群眾(zhong) 事群眾(zhong) 管、群眾(zhong) 議、群眾(zhong) 定,還用自己的村規民約“約”出了依法依規治村的新風尚。

  如今的排樓村,已經成為(wei) 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當地村幹部驕傲地說:“之前有外地商人來采購小黃薑,當知道我們(men) 是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後,馬上就與(yu) 村裏簽訂了采購合同。我們(men) 從(cong) 民主法治的建設中嚐到了發展的甜頭。”

  “截至目前,已命名9批共4938個(ge) ‘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基本做到了有一個(ge) 好支部、一套村規民約、一張小微權力清單、一個(ge) 村(居)法律顧問、一個(ge) 村(社區)3名以上‘法律明白人’、一個(ge) 法治文化陣地、一個(ge) 村民(居民)說事平台等。”司法部普法與(yu) 依法治理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創新普法方式,滿足群眾(zhong) 需求

  今年5月,“荊楚普法雲(yun) 課堂進校園”第一期開講,62萬(wan) 人次在線觀看了一場別開生麵的普法直播。

  “小亮和同學一起打籃球時,同學不慎摔倒受傷(shang) ,小亮需要承擔責任嗎?”……直播課上,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武亦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鮮活案例,生動明了地講解了民法典中自甘風險、夫妻共同債(zhai) 務認定等有關(guan) 內(nei) 容,為(wei) 家長及網友們(men) 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民法典講座。

  今年以來,湖北省司法廳推出5期“荊楚普法雲(yun) 課堂進校園”課程,邀請省“八五”普法講師團成員、知名專(zhuan) 家進行現場和網上授課,幫助青少年及家長掌握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線上線下共有252萬(wan) 人次觀看。

  各地司法行政機關(guan) 積極為(wei) 民辦實事,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強化普法產(chan) 品供給,建立統一的普法產(chan) 品資源庫,製作高品質直播課程,努力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法治的需求。

  “自從(cong) 我們(men) 村的‘阿數瑟’法治文化陣地建好以後,村民的學法氛圍一下提高了很多,大家都用手機掃一掃展板上的二維碼進去觀看普法視頻,學習(xi) 普法內(nei) 容。”雲(yun) 南省臨(lin) 滄市鎮康縣猛捧鎮忙丙村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張建豪說。

  雲(yun) 南省司法廳適應邊疆地區群眾(zhong) 對普法的新需求,打造了“邊疆法治文化長廊”,以建設覆蓋雲(yun) 南邊境線的374個(ge) 沿邊行政村(社區)所在縣、鄉(xiang) 、村的各級法治文化陣地為(wei) 基點,並持續向內(nei) 地延展,逐步形成連點成線、連線成網、整體(ti) 覆蓋的基層法治文化陣地集群。

  “廣泛開展群眾(zhong) 性法治文化活動,讓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精神有形呈現、有效覆蓋、深入人心。”司法部普法與(yu) 依法治理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國普法辦共命名了4批113個(ge) 全國法治宣傳(chuan) 教育基地。各地建成法治文化主題公園3500多個(ge) 、廣場1.2萬(wan) 多個(ge) 、長廊3.4萬(wan) 多個(ge) ,大多數行政村(社區)都有了法治宣傳(chuan) 欄等文化陣地,發揮作用明顯,法治宣傳(chuan) 教育融入了人們(men) 的日常生活。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