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金華更新改造179座灌溉設施保豐收

發布時間:2023-12-18 10:55:00來源: 金華日報

  日前,記者走進金華永康市東(dong) 城街道,這裏的蘭(lan) 街村蘭(lan) 街泵站通過更新改造,建成穀倉(cang) 式泵房、改造配電係統、新增自動控製設備、安裝計量設施,實現智能手機遠程控製,可灌溉農(nong) 田500餘(yu) 畝(mu) ,既保障農(nong) 田旱澇保收,又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穀倉(cang) 式泵房還因地製宜增加外牆彩繪,成為(wei) 一處鄉(xiang) 村風景。

  實施灌溉設施更新改造工程,是改善農(nong) 田灌溉基礎條件的重要抓手,更是保障糧食安全生產(chan) 的堅強後盾。“十四五”期間,金華市計劃對市域內(nei) 投入使用的1483座灌溉機埠堰壩進行更新改造,項目點位覆蓋金華全市主要糧食產(chan) 區。2023年,143座灌溉泵站機埠、堰壩水閘更新升級任務列入浙江省政府十方麵民生實事。

  為(wei) 加強農(nong) 田灌溉保障,回應群眾(zhong) 用水需求,金華市遵循“先大後小、輕重緩急,盡力而為(wei) 、量力而行”的原則,對照“高效、節水、安全、實用、整潔、美麗(li) ”的標準,爭(zheng) 取盡快完工、盡早投產(chan) 。2023年6月底,143座灌溉設施更新改造項目全麵完工,切實保障夏灌工作有序進行;9月底超額完成36座。目前179座灌溉設施共改善農(nong) 田灌溉麵積5.04萬(wan) 畝(mu) ,13.07萬(wan) 人受益,有效解決(jue) 了“最後一公裏”農(nong) 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問題。

  農(nong) 田灌排工程是農(nong) 田旱澇保收的重要基礎。2023年以來,針對小型農(nong) 田水利灌溉工程“老”“破”“舊”問題,金華市結合土地整治項目、中小河流治理、高標準農(nong) 田和高效節水灌溉等項目建設統籌謀劃,集中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盼難題。通過更新改造,每年畝(mu) 均節水量預計可達60立方米,畝(mu) 均增收100元。

  “建管並重”是保障農(nong) 田水利灌溉工程長效運行的重要手段。金華市科學界定農(nong) 田水利建設中政府與(yu) 農(nong) 民的責任範圍,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管護,整合鄉(xiang) 鎮(街道)“四個(ge) 平台”網格員、美麗(li) 田園管理員、河湖長等資源,構建“一套人馬多種職責”的管理格局。村級用水組織明確由一名村兩(liang) 委主要負責人領銜,一名分管農(nong) 業(ye) 的村幹部具體(ti) 負責,1至5名放水員負責日常灌溉巡查維護工作。同時以農(nong) 業(ye) 水價(jia) 綜合改革製定的規範製度作為(wei) 日常管護的重要依據,以管理人員作為(wei) 日常管護的重要載體(ti) ,落實建後管護。

  錨定農(nong) 業(ye) 用水智慧化、精準化計量管理,金華市試點探索數字化機埠、堰壩,充分挖掘農(nong) 業(ye) 灌溉節水潛力,推動智慧農(nong) 業(ye) 發展。金華義(yi) 烏(wu) 先行先試,已建數字化機埠、堰壩近10個(ge) 。以義(yi) 烏(wu) 義(yi) 亭鎮銅溪機埠為(wei) 例,該機埠數字化改造投資5萬(wan) 元,新增自動化控製設備,加強用水數字化計量設施建設,實現了遠程監控、智能化控製、數據實時回傳(chuan) 等功能,可高效灌溉農(nong) 田200餘(yu) 畝(mu) ,平均每次灌溉可節約用水30立方米。“通過實時監控,提供高效預警容錯時間,可及時發現河道水位不足、出水不正常等特殊情況,即刻遠程關(guan) 閉開關(guan) ,減少設備空轉增加的運營成本。同時節省人力成本,放水員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和控製設備運行狀態。”義(yi) 亭鎮相關(guan) 負責人說,數字化改造提高了管理效率,切實讓農(nong) 業(ye) 灌溉工程完成智慧化蝶變。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