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老師及家長應如何處理青少年的精神心理問題

發布時間:2023-12-18 16:21:00來源: 人民網

  中小學時期是人的行為(wei) 、性格和智力迅速發展的關(guan) 鍵時期。在這一階段,由於(yu) 身心變化比較快,加之文化知識及社會(hui) 經驗的不足,中小學生可能會(hui) 產(chan) 生不健康的心理,導致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那麽(me) ,這一階段,老師和家長應該怎麽(me) 幫助他們(men) 處理自己的精神心理問題呢?

  老師可以這樣做

  巧妙暗示 樹立自信

  重慶三一八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李建明表示,老師應及時發現學生的優(you) 點及閃光之處,以各種方式,如真誠的微笑、關(guan) 切的眼神、鼓勵的話語、看似不經意的表揚等向學生巧妙暗示,讓他們(men) 了解自己的長處,看到自己的能力,克服自卑,樹立自信。

  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

  老師應引導學生科學地、一分為(wei) 二地評價(jia) 自己,讓學生明白我們(men) 有別人羨慕的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學會(hui) 悅納自己。

  善於(yu) 疏導 培養(yang) 情感

  老師指導學生認識各種心理現象,耐心地幫助學生分清積極與(yu) 消極、樂(le) 觀與(yu) 悲觀、自尊與(yu) 虛榮、自豪與(yu) 自傲等不同心理品質的界限,指導學生通過合理釋放、調節和升華自己的情感,減少心理壓力和緊張感,引導學生學會(hui) 多方麵、多角度看問題,胸襟寬廣,能容人容事,情感豐(feng) 富。

  組織實踐 鍛煉意誌

  學校可組織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經受磨煉,通過積極克服活動中不斷出現的困難,進行自我約束、自我調節、自我教育,鍛煉學生意誌,形成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心理品質。讓學生在活動中成長,在活動中走向成熟。

  家長可以這樣做

  傾(qing) 聽孩子說話

  家庭應該是孩子說心裏話的地方,家長要常跟孩子聊天,把說話的機會(hui) 多留給孩子,讓孩子敞開心扉,盡情表達自己,不做過多評判。特別是父親(qin) 要跟孩子作有益的思想交流,不能因為(wei) 忙碌而缺席孩子的成長。當孩子說話時,家長傾(qing) 聽時是最美好、最溫馨的。

  寬容與(yu) 約束都很重要

  家長應平等地對待孩子,在寬容孩子的同時要給孩子必要的約束。過分寬容則會(hui) 陷於(yu) 溺愛,過分嚴(yan) 格則會(hui) 破壞親(qin) 子關(guan) 係。孩子的快樂(le) 性格不會(hui) 是在訓斥聲中養(yang) 成,寬容孩子與(yu) 約束孩子的不良行為(wei) 並不矛盾,奠定孩子愉悅的幸福基礎從(cong) 鼓勵與(yu) 表揚開始。

  鼓勵誇獎有方法

  青少年的自尊心往往都很強,如果父母隻因為(wei) 孩子獲得好成績而誇獎孩子,會(hui) 讓孩子覺得取得好成績才是好孩子,而好成績往往不是完全可以由孩子的努力來控製的,所以孩子會(hui) 更容易不安。如果父母能看到孩子的努力,誇獎他做事情的過程,往往會(hui) 讓孩子更有動力繼續去努力做事。

  親(qin) 近大自然 接觸社會(hui) 生活

  家庭教育要鼓勵孩子接觸大自然,接觸社會(hui) 。放學後讓孩子在開放的空間裏盡情地舒展身心,休息日讓孩子在藍天下、草地上曬太陽,親(qin) 近大自然。鼓勵孩子參加社會(hui) 公益活動,培養(yang) 孩子為(wei) 他人服務的行為(wei) 與(yu) 愛心,體(ti) 驗不同的學校角色、家庭角色、社會(hui) 角色,體(ti) 驗生活的多姿多彩,有助於(yu) 培養(yang) 孩子的完善人格。(重慶三一八醫院 供稿)

  (注:此文屬於(yu) 人民網登載的商業(ye) 信息,文章內(nei) 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jin) 供參考。)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