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加快構築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
12月11日,蒙東(dong) 赤峰阿魯科爾沁金元100兆瓦風力發電供暖與(yu) 儲(chu) 能電場項目送出工程順利投運,預計年發電量31631萬(wan) 千瓦時,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6.3萬(wan) 噸。
這是赤峰市繼阿魯科爾沁100萬(wan) 千瓦新能源基地項目開工後傳(chuan) 來的又一喜訊。
今年9月,總投資48.08億(yi) 元的內(nei) 蒙古能源阿魯科爾沁100萬(wan) 千瓦新能源基地項目正式在赤峰市立項,這是自治區首個(ge) 、國家第三批百萬(wan) 千瓦新能源基地項目。項目投產(chan) 後,年發電量達27億(yi) 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84.4萬(wan) 噸、減排二氧化碳約334萬(wan) 噸。這標誌著赤峰市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規模化、集約化邁上了新台階。
赤峰市是全國第一個(ge) 地市級百萬(wan) 千瓦風電基地,風光資源富集,風電、光伏利用率在全國領先。2023年,赤峰市圍繞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目標,以新能源多場景應用、全鏈條發展為(wei) 導向,圍繞“風光氫儲(chu) ”四大產(chan) 業(ye) 集群,分區域、分類別謀劃布局推進新能源及關(guan) 聯產(chan) 業(ye) 項目,力爭(zheng) 在新能源領域展現新作為(wei) 。
國峰新能源100萬(wan) 千瓦荒漠風光儲(chu) 等大基地項目有序推進、華能巴林右旗20萬(wan) 千瓦高比例儲(chu) 能+生態修複風電項目全容量並網發電、“大唐赤峰翁牛特旗西場風電場二期(擴建)20萬(wan) 千瓦風電項目”29台風機吊裝完成……
新能源資源富集,產(chan) 業(ye) 發展欣欣向榮。截至2022年底,赤峰市電力總裝機1222.04萬(wan) 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電力裝機達到660.55萬(wan) 千瓦,已經超過火電裝機規模,占比達到了54.04%。全市已初步形成風電、光伏、水電、生物質等門類較為(wei) 齊全的能源產(chan) 業(ye) 體(ti) 係。
日前,國務院印發的《關(guan) 於(yu) 推動內(nei) 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shu) 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中關(guan) 於(yu) 構建新型能源體(ti) 係,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加快構建現代能源經濟體(ti) 係等內(nei) 容為(wei) 赤峰市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進一步明確了方向。
審時度勢、乘風而上,赤峰市搶抓新能源發展“窗口期”,精心謀劃千萬(wan) 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藍圖,為(wei) 綠色發展積蓄澎湃動能。
“一方麵,立足新能源資源優(you) 勢,大幹快上,統籌優(you) 化調整能源結構,加速做大做強新能源主體(ti) ;另一方麵,拓展新能源應用場景,提高新能源就地消納比例,力促新能源更好地服務於(yu)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助力產(chan) 業(ye) 整體(ti) 綠色轉型升級。”赤峰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副主任劉通亮介紹道。
“十四五”期間,赤峰新能源將實現“雙倍增”。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裝機規模、新能源發電量實現翻一番,其中新能源裝機規模達到1260萬(wan) 千瓦以上,新能源發電量達到301億(yi) 千瓦時,建成千萬(wan) 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
藍圖繪就,實幹為(wei) 先。眼下,赤峰市正全力推動能源物聯網零碳氫氨一體(ti) 化示範、中電建赤峰風光製氫一體(ti) 化示範、赤峰高新區綠色供電、國家電投內(nei) 蒙古自治區火電靈活性改造消納新能源等13個(ge) 市場化並網新能源項目建設。
在綠色低碳發展新賽道上,赤峰集智聚勢,堅定不移推動能源綠色轉型發展,新能源產(chan) 業(ye) 正在加速崛起。(記者 王塔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