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江蘇打造“幸福養老圈”
不久前,淮安市淮安區山陽街道綜合性養(yang) 老服務中心投入使用,讓住在這裏的老人們(men) 幸福感再次“升級”。這得益於(yu) 當地對原城東(dong) 鄉(xiang) 敬老院進行的改造。如今,這裏有餐廳、助浴室、理發室等生活設施,也有棋牌室、健身器材、圖書(shu) 館等娛樂(le) 設施。歡聲笑語中,大家各得其樂(le) 。
江蘇省是全國較早進入老齡化社會(hui) 、且老齡化程度較高的省份之一。在2023年度江蘇省政府民生實事清單裏,共有8項涉及養(yang) 老事業(ye) 。一年來,江蘇各地在社會(hui) 養(yang) 老、居家養(yang) 老、社區助餐等方麵持續發力,推進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各項任務進度超額完成。
人民網從(cong) 江蘇省民政廳獲悉,2023年,該省完成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42929戶,設置家庭養(yang) 老照護床位2682張,標準化街道綜合性養(yang) 老服務中心投入運營116個(ge) ,改造提升社區助餐點552個(ge) 、示範性鄉(xiang) 村互助養(yang) 老睦鄰點1043個(ge) 。
適老改造,貼心到家
“現在上廁所、洗澡都很方便,環境還上了一個(ge) 檔次,讓我們(men) 享受到了和城裏人一樣的生活。”87歲的肖殿英家住淮安區博裏鎮三墩村,是一位獨居老人。如今,她如願成為(wei) 適老化改造對象。
現在走進老人家裏,衛生間裏坐便椅、防滑墊、洗澡椅一應俱全,臥室裏加裝了床邊扶手。當地還為(wei) 老人添加了感應夜燈、放大鏡、指甲剪、家庭藥箱、老人購物車等貼心物件,邊邊角角都做了細致考慮。
“嬸娘家這次改造花了3080元,一分錢不用自己出,全由政府承擔了。”肖殿英的侄子張登考說,家裏人不放心她一個(ge) 人住,每天都會(hui) 跑五六趟去看看她,“以前還要惦記著給她洗澡、擔心她摔了,現在就放心多了”。
淮安區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該區根據老年人需求以及生活習(xi) 慣“一戶一策”,圍繞“如廁洗澡安全、室內(nei) 行走便利、居家環境改善、智能監測跟進和輔具配備到位”等5個(ge) 方麵製定專(zhuan) 屬改造方案。截至去年底,全區360戶符合分散供養(yang) 特困人員以及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等條件的家庭完成了適老化改造,共投入改造資金109.64萬(wan) 元。
徐州銅山區則通過實施適老化改造項目,把養(yang) 老院“嵌入”老年人家中,建成智慧養(yang) 老服務雲(yun) 平台和機構、社區、居家“三位一體(ti) ”的智慧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目前,銅山區居家養(yang) 老、社區養(yang) 老、機構養(yang) 老的運營信息數據已實現互聯互通。“我們(men) 學會(hui) 了掃碼核驗、預約掛號、網上購物、手機支付等,日常生活方便多嘍。”一位老人這樣說。
自2020年起,江蘇省連續四年將“實施3萬(wan) 戶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納入省政府民生實事,製定《江蘇省居家適老化改造事項建議清單》,分別製定城市單元戶和農(nong) 村非單元戶標準。通過家庭養(yang) 老床位、小區改造和智慧養(yang) 老等相結合的手段,如今,全省累計已完成14萬(wan) 戶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
綜合養(yang) 老,老有所樂(le)
在徐州新沂市大橋社區沭濱小區老年服務中心,10餘(yu) 位老人或閑話家常,或下棋打牌、觀看電視節目,其樂(le) 融融。附近的不少老人,已經把這裏當成了他們(men) 的第二個(ge) “家”。正在康複室進行肩頸腰腿理療的晁大媽說:“來調理過好幾次,肩周、腰、頸椎疼痛都有所緩解。”
60歲以上老人19.8萬(wan) 人,占其總人口的17.7%,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wei) 蘇北縣城新沂不得不麵對的問題。過去,農(nong) 村敬老院服務功能單一,僅(jin) 能滿足吃、住等基本要求,無法滿足老年群體(ti) 多層次多元化的養(yang) 老服務需求。為(wei) 此,當地製定《新沂市建設區域性養(yang) 老服務中心工作方案》,打破原有“一鎮一院”格局,高標準統一建設7個(ge) 區域性養(yang) 老服務中心,並將其列入民生實事工程。
為(wei) 進一步完善社區功能,2023年,新沂市將養(yang) 老融入社區基層治理服務體(ti) 係,在沭濱小區新建養(yang) 老服務中心,借助“社區黨(dang) 組織+網格員+樓長”三級網格組織體(ti) 係,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yang) 康養(yang) 相結合”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大橋社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陳文娟說:“我們(men) 將60歲以上空巢、獨居且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作為(wei) 服務對象,讓他們(men) 就近享受到健康篩查、健康教育、養(yang) 老托管、康複理療、文化娛樂(le) 等一係列服務。”
“如今,中心內(nei) 全部按照‘四星級’標準配置,設有配餐間、多功能廳、娛樂(le) 室、門診康複室、精神關(guan) 愛室等。”新沂市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7個(ge) 區域性養(yang) 老服務中心1年內(nei) 全部建成投入,以“公建民營”打破“鎮辦鎮管”運行機製,增設社區托養(yang) 、日間照料、居家養(yang) 老服務功能,形成了社區、居家和機構“三位一體(ti) ”養(yang) 老綜合體(ti) ,已經有1690位老人入住。
如何補齊農(nong) 村養(yang) 老服務短板,將優(you) 質養(yang) 老服務資源下沉,是江蘇省高度重視的民生問題。改造提升1000個(ge) 示範性鄉(xiang) 村互助養(yang) 老睦鄰點和100個(ge) 標準化街道綜合性養(yang) 老服務中心,都是江蘇省2023年度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前者,全省投入資金15340.65萬(wan) 元,改造完工並投入運營1043個(ge) ;後者投入資金33641.55萬(wan) 元,改造完工並投入運營116個(ge) 。
多麵助餐,關(guan) 注“吃好”
炒時蔬、豆皮卷肉、炸雞柳、肉末炒粉皮,外加一碗紫菜湯,來到無錫惠山區惠愛愛心餐廳堰新店,吳玉英拿到飯盒坐下就準備開吃。“自己一個(ge) 人住,在家做這麽(me) 多菜要花一上午,而且一頓吃不完還得吃剩菜。”她說,這樣一份午餐才5元錢,還能在餐廳裏和老姐妹邊吃邊聊,省心又溫馨。
據了解,惠愛愛心餐廳的菜品統一按照一大葷、兩(liang) 小葷、兩(liang) 素一湯的標準配置,由貨拉拉從(cong) 中央廚房運輸餐食到各社區助餐點位,區、街道兩(liang) 級承擔部分補貼,這是無錫打造“中央廚房+愛心餐廳+助餐服務點”網絡的實踐之一。
聚焦老人就餐先行先試,無錫打造政府引導、需求導向、社會(hui) 參與(yu) 、便民利民“四環”緊扣的助餐服務新模式,目前已構建形成“街道(鎮)區域性助餐中心+社區助餐點+小區(村)送餐上門”的三級助餐服務網,投入運營的街道(鎮)層麵區域性助餐中心133家,社區(村)助餐點619個(ge) ,日均就餐達2.7萬(wan) 人次。
在泰州泰興(xing) 市,幸福餐廳實行統一配送、智能結算,60周歲以上老人就餐隻需刷助餐卡,就能快速識別身份,將助餐政策與(yu) 就餐老人進行匹配,並智能統計就餐人數,對助餐進行智慧動態管理。
作為(wei) 較早開展老年助餐服務的省份,2015年以來,江蘇累計建成運營老年助餐點7729家。2023年,“改造提升500個(ge) 社區助餐點”也被納入江蘇省年度民生實事項目,當年完成552家,日均助餐服務約6.6萬(wan) 人次。
除了無錫,江蘇各地因地製宜,探索解決(jue) 老年人助餐問題的新路徑。其中,南京市、蘇州市依托養(yang) 老服務設施網絡實現主城區社區助餐點全覆蓋;揚州市結合“頤養(yang) 社區”建設推廣社區嵌入式助餐服務;徐州市、淮安市、宿遷市等依托鄉(xiang) 村互助養(yang) 老睦鄰點、農(nong) 村幸福小院開展農(nong) 村老年人助餐服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