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花開蝶自來

發布時間:2024-01-05 10:11: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實現科學發展,人才是關(guan) 鍵;推動高質量發展,人才是引擎。

  2024年1月1日,《內(nei) 蒙古自治區人才發展促進條例》施行。

  支持具有研發優(you) 勢的骨幹企業(ye) 牽頭組建研究開發平台、技術創新聯盟、創新聯合體(ti) ,打造產(chan) 業(ye) 發展高端智庫平台,開展產(chan) 業(ye) 關(guan) 鍵技術聯合攻關(guan) ,推動人才引領產(chan) 業(ye) 發展;對有潛力參選參評“兩(liang) 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重大人才計劃的企業(ye) 事業(ye) 單位人選,“一人一策”持續跟蹤培養(yang) ,給予重點支持;建立健全領導幹部聯係服務專(zhuan) 家製度,加強與(yu) 各方麵優(you) 秀人才的聯係交流,聽取意見建議,幫助解決(jue) 實際困難……從(cong) 人才培養(yang) 與(yu) 開發到人才引進與(yu) 流動,從(cong) 人才評價(jia) 與(yu) 激勵到人才服務與(yu) 保障,一攬子“政策禮包”,成為(wei) 自治區向外界展示求賢若渴、重才愛才惜才滿滿誠意的鄭重承諾。

  抓住《國務院關(guan) 於(yu) 推動內(nei) 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shu) 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這一重大政策機遇,自治區優(you) 化人才發展布局,融入國家人才戰略布局,建設區域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打造開放包容的內(nei) 引外聯人才工作格局,構建務實高效的引育留用人才工作體(ti) 係,凝聚齊抓共管的人才工作合力,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連日來,內(nei) 蒙古伊泰煤基新材料研究院副院長李誌飛為(wei) 煤基阿爾法烯烴分離提純中試放大及工業(ye) 化轉化項目忙碌著。通過人才引進來到鄂爾多斯後,李誌飛感觸最深的是鄂爾多斯市對人才的求賢若渴。

  識才、愛才、育才,方能人盡其才。

  跟李誌飛感受相同,中國科學院院士、複旦大學教授、內(nei) 蒙古大學名譽校長趙東(dong) 元對內(nei) 蒙古的人才政策十分認可。“自開展合作以來,自治區黨(dang) 委和政府無論是在科研經費支持、試驗場地建設,還是本地人才配套、團隊綜合保障等方麵,都給予了我們(men) 大力的支持。”他介紹,他們(men) 科研團隊與(yu) 內(nei) 蒙古大學達成合作協議,重點圍繞國家在能源、環境、健康等領域的重大需求,共同開展學科建設和科學創新研究,推動從(cong) 基礎研究到應用技術的轉化。

  人才聚集和積極性的調動,靠什麽(me) ?

  靠服務,一項項有吸引力、有感召力、有推動力的服務,是內(nei) 蒙古引才的誠意。

  第十屆內(nei) 蒙古“草原英才”高層次人才合作交流會(hui) 現場,內(nei) 蒙古博特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王亞(ya) 雄教授獲得800萬(wan) 元“人才貸款”。彼時,包頭市成功獲批全國第一批、自治區首個(ge) “人才貸”試點城市。得知內(nei) 蒙古博特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資金周轉不靈,綜合評估公司能力後,稀土高新區主動上前提供服務,助其獲批自治區首筆“人才貸”。

  內(nei) 蒙古感人才之所感,解人才之所難。針對人才在思想、工作、創業(ye) 、學習(xi) 、生活等方麵的實際需求,不斷創新、推動構建優(you) 質規範的服務體(ti) 係,構建起符合自治區實際的差異化人才政策供給體(ti) 係。

  推動人才工作由“審批思維”轉為(wei) “服務思維”——深入開展“唯帽子”問題治理,全麵整改自查發現的突出問題。下放中小學教師、中職教師、基層衛生高級職稱評審權限,實現全區重點高校科研院所和醫院自主評審全覆蓋,有力激發了用人主體(ti) 活力。

  推動人才聚集由“資金驅動”轉為(wei) “產(chan) 才融合”——2023年11月17日,由內(nei) 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牽頭、中國高科技產(chan) 業(ye) 化研究會(hui) 等13家區內(nei) 外單位參與(yu) 共建的內(nei) 蒙古科學技術研究院航天育種研究院揭牌成立。研究院以培育和生產(chan) 高產(chan) 、優(you) 質、早熟、抗病植物新品種和新種質材料為(wei) 目標,通過航天育種技術,破解種業(ye) “卡脖子”關(guan) 鍵技術難題,形成“技術攻關(guan) 、人才培養(yang) 、科技成果轉化一體(ti) 化”的創新產(chan) 業(ye) 鏈條,助力自治區種業(ye) 高質量發展。

  推動政策供給由“大水漫灌”轉為(wei) “精準滴灌”——阿拉善盟委組織部轉變引才理念,創新實施“鴻雁歸巢”預約引才工作,簡化考試流程和環節、取消人才引進戶籍限製、提前評聘職稱、免費入住人才公寓等優(you) 惠政策,為(wei) 急需緊缺人才和高層次人才創造舒心、安心的發展環境,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第一批“鴻雁歸巢”預約引才工作為(wei) 事業(ye) 單位引進48位急需緊缺和高層次人才,不僅(jin) 數量較往年翻了一番,而且很多人才來自“雙一流”高校。

  梧高鳳必至,花開蝶自來。內(nei) 蒙古廣栽“梧桐樹”,與(yu) 人才“雙向奔赴”,彼此成就。人才“家底”豐(feng) 厚起來,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記者 宋爽)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