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把“課間十分鍾”還給孩子 江蘇中小學校亮實招出妙招“玩”出新花樣

發布時間:2024-01-05 10:23:00來源: 新華日報

  近來,“課間10分鍾”成為(wei) 社會(hui) 關(guan) 注的熱點。省教育廳前不久下發《關(guan) 於(yu) 印發江蘇省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責任清單(試行)的通知》,要求班主任、任課教師按時下課、不拖堂,要求學生課間走出教室,到室外活動或遠眺,切實保障課間休息時間。課間10分鍾,我省各地學校都有哪些安排設置?記者進行了走訪。

  課間10分鍾“玩”出新花樣

  韻律操、跳繩、無人機訓練、擊劍……不少學校通過開發創意新遊戲、提供多樣活動空間等形式,把短短的10分鍾玩出了新花樣。

  要想玩得好,首先得有地方玩。遊府西街小學特意在教學樓改造中拓寬走廊寬度,從(cong) 原來的150厘米拓寬到240厘米左右,幾乎每個(ge) 樓層的教室走廊都設置了閱讀角。

  “下課鈴一響,我們(men) 就鼓勵孩子們(men) 走出教室,教師也會(hui) 注意授課節奏盡量避免拖堂。每個(ge) 年級也都有一套自編的團體(ti) 操,並會(hui) 根據季節變化,適時把排球、跳繩、拔河等項目融入課間活動中。”南京市遊府西街小學校長朱勇介紹,10分鍾的課間時間雖然較短,但對孩子們(men) 放鬆身心、增強體(ti) 質、防控近視等不無裨益。

  “左一跳,右一跳,好像青蛙跳水塘……”下課鈴聲一響,溧陽市昆侖(lun) 小學的學生們(men) 歡快地跑出教室,玩起了“跳房子”遊戲。操場上,同學們(men) 分組進行啦啦操、韻律操等活動,整個(ge) 校園熱而不鬧,繁而有序。昆侖(lun) 小學副校長嵇香介紹,學校設置了多種多樣的課間活動區域:教學樓一樓是益智遊戲場,學生們(men) 可以無拘無束地玩遊戲;二樓是詩韻書(shu) 香長廊,學生們(men) 在此讀書(shu) 交流;三樓設置了科探觀察區,種子牆、標本區、儀(yi) 器台吸引了不少學生圍觀嚐試科學實驗,激發科學探究的興(xing) 趣。

  “保證孩子們(men) 每天的運動時長和時效,如果當天孩子們(men) 沒有體(ti) 育課,我們(men) 會(hui) 設置30分鍾自由時間作為(wei) 體(ti) 育鍛煉時間。”嵇香表示,每天下午3點至3點半,昆侖(lun) 小學操場上就會(hui) 出現足球少年的身影。原來,這是學校特意安排的特色足球運動時間,不少學生從(cong) 一年級開始就接受足球訓練。

  上午9點半,是南通師範學校第二附屬小學大課間時間,伴隨著音樂(le) ,同學們(men) 開始做廣播體(ti) 操。該校副校長施丹瑾說:“學校上、下午都有一個(ge) 陽光運動的大課間活動,我們(men) 安排了三套操,一套是全國小學生廣播體(ti) 操,還有兩(liang) 套為(wei) 學校自編的彩帶操和乒乓操,保證孩子們(men) 充分活動。”

  引導孩子會(hui) 玩是必修課

  課間要求安靜、不下樓、不奔跑,成為(wei) 部分學校的一條“鐵律”,除一年級有部分班級在一樓,學生可以去操場活動外,二到六年級均在樓上。因為(wei) “不允許下樓,不允許奔跑”,一些高年級學生已將課間10分鍾認定為(wei) “寫(xie) 作業(ye) 時間”。

  “讓孩子不下樓、不活動,我覺得肯定是不對的。課間10分鍾,孩子盡量不要待在教室,哪怕不玩,出去曬曬太陽、和同學聊聊天,休息一下也很好。”南京鼓樓區一位三年級學生家長劉女士說,如果不能實現勞逸結合,怎麽(me) 能提升學習(xi) 效率?

  “很多人認為(wei) ,現在‘課間10分鍾’消失了,但這個(ge) ‘消失’應該打引號,不是學校取消了,也不是不讓孩子們(men) 玩,最根本的問題是現在的孩子不會(hui) 玩。”南京市銀城小學副校長薑珊說,“我們(men) 小時候跳皮筋、丟(diu) 沙包、拍洋畫,花樣很多,但是現在的孩子玩耍就是追跑哄鬧、大喊大叫,既不文明也不安全。”

  引導孩子們(men) 會(hui) 玩、健康玩,是每個(ge) 學校的必修課。“如今孩子從(cong) 小習(xi) 慣於(yu) 玩Pad、電腦遊戲,看智能電視,而到了學校,沒有Pad和手機,課間覺得無事可做,於(yu) 是就到處奔跑打鬧。”南京市洪武北路小學校長汪天玉說。

  “要想改變孩子們(men) 不會(hui) 玩的現狀,學校除了創意設計外,管理尤其重要。”薑珊舉(ju) 例道,“我們(men) 多管齊下,學校每個(ge) 樓層每天設置護導老師,提醒孩子們(men) 文明遊戲,每個(ge) 班級設置文明小交警,同時加大安全教育,引導孩子學會(hui) 自我管理。”

  “課間10分鍾不充分休息,對課堂是有負麵影響的。大家顧慮較多的就是安全問題,所以我們(men) 學校在每個(ge) 樓層的各個(ge) 點位都安排老師定點在崗護導。在有保障的前提下,根據場地、年齡特點做靈活安排。”南京市瑞金路小學校長儲(chu) 冬生說。

  “課間本就是校園生活的‘留白’,我們(men) 有必要為(wei) 這塊‘留白’塗上斑斕色彩。”嵇香常常在課間觀察學生的狀態,發現許多課間活動比較活躍的學生,上課時同樣能保持良好狀態,積極參與(yu) 課堂提問、認真做筆記,有效的課間活動不僅(jin) 有助於(yu) 學生緩解上課的疲憊,還能釋放壓力、提升下一堂課的聽課定力。

  家校合力讓孩子們(men) “動起來”

  課間與(yu) 課堂,戶外與(yu) 室內(nei) ,如何在課間活動中巧妙融合?

  記者在鎮江市中山路小學看到,課間,孩子們(men) 在課桌上玩起“竹節人”遊戲,把穿著竹節人的長線塞進兩(liang) 個(ge) 課桌之間的縫隙裏,立於(yu) 縫隙之上的“竹節人”立刻變為(wei) 威風凜凜的“戰士”,小小的課桌也仿佛成了古戰場,孩子們(men) 操控“戰士”玩得不亦樂(le) 乎。中山路小學校長陶靜告訴記者,“竹節人”是根據六年級語文課文《竹節人》自主設計的桌麵小遊戲,孩子們(men) 在遊戲中不僅(jin) 放鬆了心情,同時加深了對課文內(nei) 容的理解。學校還將跳格子、翻花繩等傳(chuan) 統遊戲融入課間,遇到下雨天,便利用架空層、室內(nei) 等空間組織學生進行繪畫、下棋等活動。

  2023年11月16日下午3時許,南京江北新區高新實驗小學進入下課時間,孩子們(men) 三五成群,在走廊或庭院玩“腳尖貼貼”“彩虹蹲”“大風吹”等各種小遊戲。該校德育處主任張珺介紹,學校2018年設計了“五彩課間”主題活動,老師們(men) 編寫(xie) 了一本《五彩課間遊戲》,匯集了適合孩子們(men) 在走廊、教室以及操場上玩的各種遊戲,學校利用班會(hui) 課和晨會(hui) 課時間組織孩子們(men) 學習(xi) 。為(wei) 鼓勵孩子們(men) 課間多活動,學校在教室走廊設計了“五彩課間打卡板”。孩子們(men) 玩過遊戲後,可以到打卡板貼上一顆星星,達到一定數量可兌(dui) 換積分,然後去學校的“紅領巾兌(dui) 換超市”兌(dui) 換獎品,因此大家的遊戲積極性非常高。

  下棋、翻花繩、撿沙包、城門城門幾丈高、老鷹捉小雞……南京市銀城小學推出課間文明遊戲征集活動,號召孩子們(men) 一起動腦筋、出主意,共收到215件設計,評選出73件優(you) 秀“課間文明遊戲”創意金點子,學校通過視頻、圖文說明等向學生推廣,引導孩子們(men) 合理安排“課間十分鍾”。“如今,校園裏橫衝(chong) 直撞、跑跑鬧鬧的情況減少了很多。”薑珊說。

  位於(yu) 市中心的南京市洪武北路小學把小花園、小操場、大操場以及體(ti) 育館等空間都利用起來,將走廊、樓道、教室門口的空地還給孩子們(men) 。同時,根據年級分布、教室操場位置等,合理規劃分布課間活動項目。比如,在一年級教室門口塗畫地麵遊戲,像跳格子、黑白棋、數字格、走迷宮等。操場東(dong) 側(ce) 有沙包、籃球、呼啦圈、乒乓球等器具,吸引中高年級的學生參與(yu) 。

  針對部分教師擔憂學生玩耍受傷(shang) 而擔責,嵇香認為(wei) ,應當由學校解開這道心結。在溧陽市昆侖(lun) 小學,記者看到,教學樓長廊的桌椅四角全部包上了軟墊,孩童視覺盲區的樓梯轉角處全部貼上安全警示標簽,並有專(zhuan) 人進行安全提示。

  校園安全教育,必須形成環環緊扣的保護鏈。朱勇介紹,在遊府西街小學,安全教育被擺在重要位置,班主任每天都會(hui) 在班級晨會(hui) 上提醒學生注意安全。而在課間活動時間,教師們(men) 緊密注視校園活動區,防止學生受到意外傷(shang) 害。同時,通過少先隊課間流動紅旗評比的方式,提醒學生互相監督,自主樹立安全防護意識。

  “奔跑追逐類遊戲,可能導致孩子過於(yu) 興(xing) 奮,到下一堂課沒法集中注意力,也容易帶來安全問題。當然,小學生天性如此,偶爾釋放一下無可厚非,老師不必苛責。”南京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殷飛表示,“要讓‘課間十分鍾’活力十足,保證孩子們(men) 的校園生活豐(feng) 富多彩,既需要學校展現責任擔當,也需要家長的寬容和支持。”

  記者手記

  為(wei) 快樂(le) 課間“上保險”

  高效利用課間10分鍾,需要解決(jue) 一個(ge) 關(guan) 鍵問題,即如何消除各方對學生玩耍發生意外的顧慮?“上保險”或許是一個(ge) 不錯的選擇。

  首先是事前“保險”——校園安全意識。從(cong) 大部分案例來看,教學區樓道濕滑、部分器材破損等,是常見的意外傷(shang) 害誘因。不管是保證學生安全的“硬件”設施,還是“軟件”製度,都必須健全。尤其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要不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自我安全意識,讓孩子知道,自己才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其次是事中“保險”——課間安全守護。指導學生開展安全有益的課間活動,通過設置安全警示標識、增加安全防護設施、指派專(zhuan) 人在課間巡查等方式,確保學生課間活動安全。

  再次是事後“保險”——綜合“兜底”保障。曾有政協委員建議,學校跟家長簽訂免責協議,以便讓學生的體(ti) 育課、課外活動“放得開”。這樣的免責協議,能否拓寬到課間10分鍾?需要學校、家長、教育部門、司法、保險機構等共同參與(yu) ,設定科學合理的前置條件,配合校方責任保險、學生意外險等,既減輕家長的負擔,也分解學校的壓力。(葛靈丹 程曉琳)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