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皖工徽匠風采錄|李忠敬:“鑽”出來國家級“工匠”

發布時間:2024-01-05 16:10:00來源: 人民網-安徽頻道

  28年前,中專(zhuan) 畢業(ye) 的李忠敬脫下校服,穿上工作服,成為(wei) 煤礦井下一名普通的瓦斯檢測員。如今,這位文質彬彬的淮南漢子早已頭頂一係列技術人才難以企及的光環:“全國技術能手”“全國煤炭行業(ye) 技術能手”“江淮傑出工匠”“全國煤炭工業(ye) 勞動模範”,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即便榮譽加身,他仍然堅守一線崗位,執著於(yu) 自己的專(zhuan) 業(ye) 技能,與(yu) 其技能大師工作室成員一起克難題、搞創新、辦培訓,為(wei) 礦井培養(yang) 了一批創新型的瓦斯防治技能型人才。

 

李忠敬在查閱資料。受訪者供圖

  用李忠敬的話形容,自己是一個(ge) 執拗的人,有時甚至愛“鑽牛角尖”。在接受采訪時,李忠敬舉(ju) 了一個(ge) 自己學計算機的例子。一次,他突然向老師發問:鍵盤上敲擊的字母為(wei) 什麽(me) 能在電腦屏幕上顯示?雖然老師把問題“糊弄”過去,但他沒有放棄,回家啃了一堆計算機的書(shu) 籍,終於(yu) 弄清了其中原理。也正因如此,工作28年來,李忠敬始終在一線與(yu) 瓦斯“死磕”到底,鑽研煤礦瓦斯治理的前沿技術,研究解決(jue) 各種威脅礦井瓦斯安全的疑難問題。讀書(shu) 成了他最大的愛好。在李忠敬家裏的沙發上,擺放最多的書(shu) 都是涉及瓦斯治理的書(shu) 籍。但他也並非死讀書(shu) ,而是結合井下瓦斯的實際情況不斷學習(xi) ,認真記錄驗證數據和圖紙資料,堅持“打破砂鍋‘鑽’到底”。

  靠著這股韌勁,李忠敬短時間內(nei) 練就了一身本領。2012年2月,淮河能源集團成立首批技能大師工作室,李忠敬技能大師工作室位列其中。其後,他帶領工作室成員深入研究並多次試驗,通過改變瓦斯機單個(ge) 氣室的壓力是可以引起瓦斯機光譜移動這個(ge) 特性,將瓦斯機簡單改裝,用於(yu) 測量礦井通風壓力,解決(jue) 了采區通風阻力測量困難的問題,並撰寫(xie) 成了《光學瓦斯機測量通風阻力的方法與(yu) 應用》,獲得了礦五小創新成果二等獎。

  值得一提的是,業(ye) 務上遇到難題時,李忠敬從(cong) 不退縮,隨時記錄,認真梳理問題征兆、處置方法等,並進一步優(you) 化處置方式與(yu) 程序。目前,他已積累了幾大本問題處置筆記,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一通三防”問題處置法。由李忠敬所撰寫(xie) 的《礦井瓦斯檢查工作方法與(yu) 實踐》,新增了大量“一通三防”方麵出現的新問題,以及解決(jue) 問題的新方法,已在全單位推廣應用。

  在張集礦中央區東(dong) 二采區準備與(yu) 回采期間,由於(yu) 采區內(nei) 部開拓、掘進與(yu) 回采工作麵較多,瓦斯湧出量大,采區用風緊張,嚴(yan) 重影響礦井產(chan) 量、采掘接替和瓦斯安全。為(wei) 此,李忠敬緊盯現場,認真鑽研分析,大膽提出了采取東(dong) 進風井作為(wei) 東(dong) 二采區的主要進風通道的通風方法控製瓦斯,有效解決(jue) 了采區瓦斯治理的難題,使東(dong) 二采區得以安全高效回采。

  為(wei) 優(you) 化礦井通風係統,提高風排瓦斯效果,解決(jue) 煤礦遠距離通風困難的問題,李忠敬把難題當成課題,帶領工作室成員深入井下現場,測量通風數據、分析通風結構、探尋瓦斯來源,查找關(guan) 鍵問題。經過一個(ge) 月的不懈努力,研究出“利用風門負壓測阻解決(jue) 礦井西翼采區通風係統問題的方法”,該項創新獲得了五小科技成果三等獎。

  據悉,自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以來,李忠敬帶領工作室成員共研發各類“五小”科技創新成果23項,成功解決(jue) 了一批又一批礦井瓦斯安全及通風安全問題,先後被評為(wei) 市、省及國家級大師工作室。同時,工作室圍繞礦井瓦斯防治工作,持續開展了一係列創新和培訓工作,每年為(wei) 企業(ye) 培訓職工500多人次。僅(jin) 去年一年,該大師工作室便為(wei) 礦井培養(yang) 出3名高級技師和5名技師。

  “一個(ge) 人可以沒有文憑,但不可以沒有知識;可以不進大學殿堂,但不可以不學習(xi) 。”這是李忠敬常掛於(yu) 嘴邊的“座右銘”。事實上,李忠敬是這麽(me) 說,也是這麽(me) 做的。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