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條舉措!構建具有山東特色的教育評價體係
●明確完善學校評價(jia) 體(ti) 係,推行“基礎性指標+發展性指標+創新性指標”評價(jia) 模式
●重點評價(jia) 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ye) 操守、從(cong) 業(ye) 行為(wei) 和科研誠信,突出全環境立德樹人成效評價(jia)
●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jia) 結果作為(wei) 中高考錄取的重要參考,全麵實行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ye) 學校(含技工院校)同批次錄取,逐步改變單純以考試成績評價(jia) 錄取學生的傾(qing) 向
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教育評價(jia) 改革工作的若幹措施》(以下簡稱《若幹措施》),從(cong) 深化黨(dang) 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評價(jia) 改革、學校評價(jia) 改革、教師評價(jia) 改革、學生評價(jia) 改革、用人評價(jia) 改革及強化組織實施6方麵提出25條舉(ju) 措,推動我省教育評價(jia) 改革工作高質量發展。
教育評價(jia) 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牛鼻子”,必須做到政策係統集成、舉(ju) 措破立並舉(ju) 、任務協同推進。“《若幹措施》對教育評價(jia) 改革工作進行了全麵部署,對全麵優(you) 化教育生態、提升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yi) ,有利於(yu) 引導全社會(hui) 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人才成長觀、選人用人觀,我們(men) 要堅決(jue) 克服教育評價(jia) ‘五唯’現象,構建具有山東(dong) 特色的教育評價(jia) 體(ti) 係。”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辦)社會(hui) 文化處處長、二級巡視員何茂重表示。
黨(dang) 委和政府是深化教育評價(jia) 改革關(guan) 鍵推動力量。《若幹措施》提出,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每年至少安排1次專(zhuan) 題會(hui) 議,研究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和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教育工作的決(jue) 策部署、落實教育優(you) 先發展戰略、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普遍關(guan) 心的教育突出問題等重大事項。各級黨(dang) 政主要負責同誌和分管負責同誌每人每年至少確定1所學校作為(wei) 聯係點,至少到聯係點實地調研1次,至少以形勢政策報告、座談交流等形式為(wei) 師生上思政課1次,幫助解決(jue) 學校存在的實際困難。
“破五唯”是教育評價(jia) 改革的主旋律、總方向,進一步推進教育評價(jia) 改革,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破立並舉(ju) 。《若幹措施》明確完善學校評價(jia) 體(ti) 係,推行“基礎性指標+發展性指標+創新性指標”評價(jia) 模式,基礎性指標突出落實黨(dang) 的教育方針、依法治校和規範辦學,發展性指標突出努力程度、進步幅度,創新性指標突出改革創新、特色亮點。幼兒(er) 園評價(jia) 以辦園方向、保育與(yu) 安全、教育過程、環境創設、教師隊伍、克服小學化傾(qing) 向為(wei) 主要指標。義(yi) 務教育學校評價(jia) 突出區域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普通高中學校評價(jia) 側(ce) 重辦學特色和多樣化發展、辦學質量達標。職業(ye) 學校突出德技並修、職普融通、產(chan) 教融合、科教融匯,重點評價(jia) 校風學風、教育質量、就業(ye) 質量、實習(xi) (實訓)成效、實際貢獻、“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等情況。重點評價(jia) 高校創新驅動、服務貢獻、人才支撐、畢業(ye) 生就業(ye) 狀況等情況。
在深化教師評價(jia) 改革方麵,《若幹措施》要求,重點評價(jia) 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職業(ye) 操守、從(cong) 業(ye) 行為(wei) 和科研誠信,突出全環境立德樹人成效評價(jia) 。幼兒(er) 園教師評價(jia) 突出保教實踐,中小學教師評價(jia) 突出學科育人,職業(ye) 院校教師重點評價(jia) 實踐技能水平和專(zhuan) 業(ye) 教學能力“雙師”素質,普通高校教師突出教學、科研、服務等不同導向的評價(jia) ,設定差異化評價(jia) 標準。落實中小學教師全員家訪製度,將家校聯係情況納入教師考核。
在深化學生評價(jia) 改革方麵,《若幹措施》圍繞綜合素質、德育、學業(ye) 、體(ti) 育、美育、勞動教育評價(jia) 等方麵提出完善舉(ju) 措,並健全拔尖創新人才評價(jia) 機製,深化考試招生製度改革。值得關(guan) 注的是,《若幹措施》提出完善過程性評價(jia) 與(yu) 結果性評價(jia) 有機結合的學業(ye) 考評製度,統籌考試、作業(ye) 、監測和日常評價(jia) ,持續開展中小學生課業(ye) 負擔監測,強化結果運用。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jia) 結果作為(wei) 中高考錄取的重要參考,全麵實行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ye) 學校(含技工院校)同批次錄取,逐步改變單純以考試成績評價(jia) 錄取學生的傾(qing) 向。
在深化用人評價(jia) 改革方麵,《若幹措施》要求黨(dang) 政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國有企業(ye) 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曆”的用人導向。落實平等就業(ye) 要求,堅決(jue) 克服各類形式的就業(ye) 歧視,職業(ye) 學校畢業(ye) 生在落戶、就業(ye) 、參加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招聘、職稱評聘、職務職級晉升等方麵,與(yu) 普通學校畢業(ye) 生同等對待。(劉兵 李子路)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