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發布:預期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以上
人民網南京1月16日電 (王丹丹)1月16日上午,南京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二次會(hui) 議開幕。據悉,今年南京市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chan) 總值增長5%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左右。
此外,2024年,南京還將保持固定資產(chan) 投資穩定增長、力爭(zheng) 達到3%,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5%左右,外貿進出口力爭(zheng) 正增長、保持全省前列,實際使用外資穩中提質、保持全省前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yu) 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空氣質量、水環境質量、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完成省定任務。
在過去的一年,南京全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ti) 好轉,預計全市地區生產(chan) 總值增長4.7%左右,總量1.75萬(wan) 億(yi) 元左右、繼續保持全國前十。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全球排名升至第6位,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jia) 居全國第4位。產(chan) 業(ye) 強市邁出新步伐,新簽約百億(yi) 級產(chan) 業(ye) 項目9個(ge) ,與(yu) 企業(ye) 攜手謀劃推進一批總投資近千億(yi) 元的重大轉型項目。文化軟實力得到新增強,成功創建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國家文化產(chan) 業(ye) 示範園區,全年接待遊容突破2億(yi) 人次。民生保障和社會(hui) 治理實現新提升,十大類49項民生實事項目全麵完成,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連續6年居全省第一。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guan) 鍵一年,也是需要全市上下負重前行、爬坡過坎的一年。
對此,南京將重點做好十個(ge) 方麵工作。在擴大內(nei) 需、穩定外需上,確保新開工重大項目上半年開工率達到75%、三季度全部開工,提振新能源汽車、家電家具等大宗消費,實施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等惠企政策。在鍛長補短、集群強鏈上,加快四大支柱產(chan) 業(ye) 煥新升級,高水平規劃建設梅山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示範區,聚力打造世界級軟件和信息服務業(ye) 集群,加快重要金融中心建設,重點突破50億(yi) 元以上先進製造業(ye) 項目、現代服務業(ye) 項目、標誌性外資項目、總部經濟項目、未來產(chan) 業(ye) 項目。在四鏈融合上,加快打造紫金山科技城和麒麟科技城,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新增70家以上,推進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釋放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上,深化開發園區管理體(ti) 製改革,支持南京經開區、江寧經開區實施百億(yi) 級企業(ye) 倍增行動,加快推動寧鎮揚、寧馬滁片區同城化發展,開工建設南京北站樞樞紐。在完善城市功能品質上,以產(chan) 業(ye) 思維推動河西南部、大校場、麒麟、江心洲、雨花“兩(liang) 橋”、燕子磯等重點片區建設;加快實施寧滁高速、寧鹽高速、都市圈環線等頊目,建成龍潭過江通道,推進7條主城跨區斷頭路建設;完成燃氣安全專(zhuan) 項整治,新改建老舊燃氣管道177公裏,實施3000戶困難居民安心用氣改造。
除此以外,南京還將在弘揚新風、傳(chuan) 承文脈上,提高現代文明程度,繁榮發展文化事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放大曆史文化名城影響力,深化南京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持續開展西街、薛城遺址考古工作,推動遺址公園保護展示。在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上,深入實施水環境綜合治理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新增省級以上綠色工廠超20 家,加快新能源汽車友好城市建設。在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上,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nong) 業(ye) ,全麵推進和美鄉(xiang) 村建設,創建省級特色田園鄉(xiang) 村14個(ge) ,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35個(ge) ,新改建農(nong) 路80公裏,改善農(nong) 村住房1165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開展城鄉(xiang) 居民養(yang) 老保險集體(ti) 補助試點,適度降低職工、居民醫保大病保險起付標準,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7400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2500套左右,新增機構養(yang) 老床位1200張、居家適老化改造1200戶。在提升城市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上,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築牢公共安全防線,加強和創新社會(hui) 治理,積極推進基層治理改革創新試點。
會(hui) 上,各位代表審議並票決(jue) 通過南京市2024年度民生實事候選項目,包括大力促進就業(ye) 創業(ye) 、關(guan) 愛新就業(ye) 形態群體(ti) 、建設兒(er) 童友好城市等十二類47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