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天津出台全國首部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地方性法規

發布時間:2024-01-18 09:22:00來源: 人民網-天津頻道

  人民網天津1月17日電 (記者張靜淇)1月16日,天津市十八屆人大常委會(hui) 第七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了《天津市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這是全國首部有關(guan) 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的地方性法規,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條例的製定和施行,對於(yu) 全麵提高天津市職業(ye) 教育質量、擴大就業(ye) 創業(ye) 、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必將產(chan) 生重要作用。

  產(chan) 教融合是職業(ye) 教育的本質屬性和基本辦學模式,是加快構建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的重要抓手。天津作為(wei) 國家現代職業(ye) 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區、首批國家產(chan) 教融合型試點城市,具有獨特的區位、產(chan) 業(ye) 和教育優(you) 勢,近年來,在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方麵積極探索創新,形成了許多可複製推廣的經驗做法。2023年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印發《關(guan) 於(yu) 探索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建設改革新模式實施方案》,支持天津率先探索中國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建設改革新模式,並明確將建立健全促進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法規製度作為(wei) 重要保障措施。中共天津市委十二屆四次全會(hui) 暨市委經濟工作會(hui) 議明確指出,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綜合改革,推進職普融通、產(chan) 教融合、科教融匯。為(wei) 適應當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有必要探索製定一部促進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的專(zhuan) 門地方性法規,從(cong) 法律層麵保障和促進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為(wei) 天津市進一步深化和推進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建設改革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此次出台的《條例》共6章44條,明確了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實施中各方主體(ti) 的職責、權利、義(yi) 務。一是明確政府及其有關(guan) 部門的職責,包括:市人民政府完善產(chan) 業(ye) 、行業(ye) 、企業(ye) 、職業(ye) 、專(zhuan) 業(ye) 聯動的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機製,支持依法組建區域產(chan) 教聯合體(ti) 、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教融合共同體(ti) ,建立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信息服務平台,組織有關(guan) 部門編製行業(ye) 人才需求預測報告;行業(ye) 主管部門發布本行業(ye) 實習(xi) 與(yu) 學徒崗位需求信息;市教育部門、科技部門支持職業(ye) 學校聯合企業(ye) 、科研機構共同建設產(chan) 教融合創新平台,開展協同創新;市教育部門建立健全專(zhuan) 業(ye) 與(yu) 產(chan) 業(ye) 需求匹配製度、建立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型專(zhuan) 業(ye) 製度、建立健全拔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ang) 選拔機製;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門組織開展職業(ye) 技能培訓,支持麵向社會(hui) 開放培訓資源;市發展改革部門、教育部門共同負責建設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的組織申報、複核確認、建設培育、認證評價(jia) 和日常管理工作;國有資產(chan) 監督管理機構指導、支持所監管企業(ye) 依法參與(yu) 和舉(ju) 辦職業(ye) 教育;市國有資產(chan) 監督管理機構和發展改革、教育等部門支持國有企業(ye) 、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等建立完善職業(ye) 教育兼職教師資源庫等具體(ti) 內(nei) 容。

  同時,《條例》還明確職業(ye) 學校和企業(ye) 在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中發揮主體(ti) 作用,對企業(ye) 等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職業(ye) 教育辦學、職業(ye) 學校堅持教育與(yu) 培訓並舉(ju) 、校企聯合招生進行學徒培養(yang) 、學生實習(xi) 實訓、職業(ye) 學校和企業(ye) 雙向交流聘任、職業(ye) 學校招聘專(zhuan) 兼職教師、企業(ye) 選派人員到職業(ye) 學校兼職任教、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中的科技成果歸屬等作了具體(ti) 規定。

  《條例》堅持問題導向,針對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中的難點問題,明確了財政、土地、金融、稅收等方麵的支持保障措施。一是市人民政府整合設立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專(zhuan) 項資金用於(yu) 支持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支持設立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發展智庫。二是市人民政府將職業(ye) 學校校舍、實習(xi) 實訓基地和產(chan) 教融合重大項目建設預留地納入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促進專(zhuan) 項規劃。市和區人民政府為(wei) 國家認定的產(chan) 教融合試點區域預留一定比例用地用於(yu) 產(chan) 教融合創新平台和實訓基地建設,對納入本市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建設培育範圍的試點企業(ye) 給予用地支持。三是鼓勵金融機構創新融資產(chan) 品和金融服務,支持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項目和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發展,支持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實訓基地、設施設備和信息化建設。鼓勵保險公司完善學生實習(xi) 責任保險和人身意外傷(shang) 害保險,探索開發中國特色學徒製保險產(chan) 品。四是對企業(ye) 應納稅所得額扣除支出、抵免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開展學徒培訓給予補貼作出規定。

  為(wei) 進一步推動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條例》還明確了督促和評價(jia) 製度。一是市人民政府建立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工作推進責任清單、措施清單製度,將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促進工作情況作為(wei) 市有關(guan) 部門和區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jia) 的重要內(nei) 容。二是市人民政府建立聯合評價(jia) 製度,定期組織或委托第三方機構對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效能進行評價(jia) ,對市有關(guan) 部門和區人民政府履行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職責情況進行督促,並將評價(jia) 結果向社會(hui) 公布。三是明確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門將企業(ye) 參與(yu) 校企合作的情況作為(wei) 評選示範企業(ye) 的重要參考,教育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門把校企合作成效作為(wei) 評價(jia) 職業(ye) 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內(nei) 容。四是明確市有關(guan) 部門對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開展行業(ye) 信用評價(jia) ,並結合評價(jia) 結果開展分級分類監管。

  此外,《條例》還對學校和企業(ye) 騙取、套取政府職業(ye) 教育產(chan) 教融合獎勵補助或者財政、金融、稅收、用地等優(you) 惠和國家機關(guan) 工作人員未依法履職等違法行為(wei) 規定了法律責任。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