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寧國市“組合拳”賦能汽車零部件首位產業
近年來,寧國市緊緊圍繞汽車零部件產(chan) 業(ye) “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輕量化”發展趨勢,強力布局新能源汽車與(yu) 零部件產(chan) 業(ye) 鏈條,做大做強汽車零部件首位產(chan) 業(ye) 。目前,該市擁有汽車零部件各類企業(ye) 450餘(yu) 家,規上汽車零部件企業(ye) 113家,已成為(wei) 全省三大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chan) 基地之一。
全力推動產(chan) 業(ye) 集群集聚。樹牢首位產(chan) 業(ye) 的首位意識,堅持高位推動,切實把汽車零部件產(chan) 業(ye) 作為(wei) 首位產(chan) 業(ye) ,科學編製汽車零部件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規劃,全力打造千億(yi) 級寧國汽車零部件產(chan) 業(ye) 集群。目前,該市已形成以中鼎、亞(ya) 新科等為(wei) 代表的汽車橡塑產(chan) 品係列,保隆、拓撲思等為(wei) 代表的汽車排氣係統管件、車輪配件及車身結構件係列,桑尼泰克、得力汽車等為(wei) 代表的衝(chong) 壓件、注塑件係列等。
全速加快產(chan) 業(ye) 質效變革。每年安排科技創新專(zhuan) 項資金4000萬(wan) 元,成立10億(yi) 元初創研發企業(ye) 和科技成果轉化專(zhuan) 項基金,並與(yu) 合肥工業(ye) 大學合作共建寧國汽車產(chan) 業(ye) 研究院、與(yu) 安徽工程大學共同建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同時,中鼎集團投資5億(yi) 元建設上海國際研發中心,桑尼泰克投資2億(yi) 元在昆山建設研發基地,並擁有省級以上研發平台86個(ge) 、院士工作站5家、博士後工作站6家,全市80%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ye) 均與(yu) 高校院所建立合作關(guan) 係。
全心夯實發展平台載體(ti) 。寧國市經開區聚力打造汽車零部件產(chan) 業(ye) 集聚發展基地,獲評G60科創走廊產(chan) 業(ye) 合作示範園區、全省首批戰新產(chan) 業(ye) 集聚發展基地。與(yu) 此同時,安徽(寧國)中德國際合作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園總投資100億(yi) 元、規劃麵積3平方公裏,打造國內(nei) 一流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chan) 業(ye) 新高地;東(dong) 津特色產(chan) 業(ye) 園重點打造長三角地區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chan) 業(ye) 轉移承接平台。
全麵提高開放合作水平。編製《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鏈圖譜及龍頭企業(ye) 名錄》,引進吉利汽車投資72億(yi) 元設立磷酸鐵鋰動力電池項目,天成電氣、裕華電器引進專(zhuan) 業(ye) 團隊進軍(jun) 新能源汽車“三電”領域,中鼎集團先後收購歐美優(you) 質公司實現9個(ge) 項目反向投資落戶。連續四年舉(ju) 辦安徽汽車及零部件產(chan) 需對接會(hui) ,以及舉(ju) 辦2023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大會(hui) ,吸引省內(nei) 外600餘(yu) 家汽車及零部件企業(ye) 參加。(汪瑞華 張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