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各民族和諧的基層治理根基
原標題:厚植各民族和諧的基層治理根基
天津市和平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堅持黨(dang) 建引領,深化民族團結“家站”建設,持續厚植各民族和諧的基層治理根基,打造各族群眾(zhong) 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le) 的美好生活圖景。
強化就業(ye) 保障。和平區以“崗位+勞務機構+培訓”模式,定期麵向少數民族流動人口開展政策谘詢、技能培訓等就業(ye) 創業(ye) 服務,各族群眾(zhong) 就業(ye) 創業(ye) 渠道持續拓寬、生活品質進一步提升。
強化服務保障。和平區積極踐行“楓橋經驗”,建立街道—社區—網格以及社區警務站的“三級四方”服務管理機製,深化“街道吹哨、部門報到”工作製度,建立“走訪知情、問需關(guan) 情、解憂增情”三步工作法,把基層社區網格打造成為(wei) 民族團結進步的流動工作站、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的急速響應站。2023年累計幫助少數民族群眾(zhong) 協調解決(jue) 社會(hui) 保障等方麵問題17件,矛盾調解成功率100%。
倡導尊重包容。為(wei) 帶動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積極融入所在社區,和平區委統戰部、區民政局牽頭建立了“五社聯動”管理機製,連續8年組織開展“流動花朵”夏令營等公益關(guan) 愛係列活動,累計22家社會(hui) 組織提供形式多樣的活動31場次,受益青少年350餘(yu) 名。與(yu) 此同時,少數民族群眾(zhong) 自發成立“紅石榴誌願服務隊”,積極響應參與(yu) 為(wei) 老服務、節假日走訪慰問活動,與(yu) 社區黨(dang) 員共同開展一對一幫扶包聯困難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社區議事,推動市政基礎設施、小區環境改造等方麵問題的解決(jue) 。
和平區強化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工作,形成“多向發力、多維互動、多領域共建”的工作格局,各族群眾(zhong) 在互嵌共融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人民日報》( 2024年01月14日 第 04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