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跨界融合,新春市集亮相上海楊浦五角場
人民網上海2月6日電 (記者董誌雯)“我跟我的幾個(ge) 朋友都是漢服愛好者,聽說五角場有活動就來玩了,挺有意思的。”傳(chuan) 統國風服飾愛好者小月笑著說完,趕緊和同伴前往下一個(ge) 打卡點“占領”最佳位置。
2月5日,一場特別的新春市集亮相五角場。“寫(xie) 龍年”“發龍圖”“尋龍跡”“逛龍市”“砸龍蛋”“漢服巡遊”……一個(ge) 個(ge) 迎新春文化市集、非遺傳(chuan) 承文化展示、百人寫(xie) 福送春聯、漢服巡遊、二次元文化展示、遊戲互動等活動,吸引了許多國潮愛好者、周邊居民前來打卡,學習(xi) 中國傳(chuan) 統手工藝品的知識,感受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可視、可聞、可感。
非遺特色攤位虎頭鞋旁很是熱鬧。虎頭鞋製作技藝於(yu) 2020年被列入楊浦區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名錄。這是中國傳(chuan) 統手工藝品之一,是民間流傳(chuan) 很廣的一種手工藝鞋類,因鞋頭呈虎頭模樣,故稱虎頭鞋。穿虎頭鞋的時間,是在幼童一歲左右,鞋底寬大的“虎頭鞋”,既有實用價(jia) 值和觀賞價(jia) 值,同時也是一種吉祥之物。
“虎頭鞋做工複雜,僅(jin) 虎頭上就需用刺繡、撥花、打籽等多種針法,鞋麵的顏色以紅、黃為(wei) 主,虎嘴、眉毛、鼻、眼等處常采用粗線條勾勒,誇張地表現虎的威猛。隨著社會(hui) 的發展,機械化的生產(chan) 代替了手工。”攤主告訴記者。
“挺好看的,以前聽說過虎頭鞋,今天還是第一次看到,忍不住想帶回家。”90後小楊拿起虎頭鞋愛不釋手的把玩著。
最有趣的是,市集還設置了“尋龍跡”活動,參與(yu) 者可以在場內(nei) 尋找與(yu) 龍相關(guan) 的成語或故事。
在書(shu) 法角尋找書(shu) 法爺爺的龍年成語,在B站區尋找漢服仙女拍照打卡成語故事,在市集區尋找龍騰虎躍非遺傳(chuan) 人的暗號、尋找龍頭所向的龍年成語或者自己做一個(ge) 龍的拓印。以此,通過解謎和了解每個(ge) 成語的故事,加深參與(yu) 者對傳(chuan) 統文化的認識。解鎖所有成語的參與(yu) 者還可以獲得砸龍蛋的機會(hui) ,收獲一份特別的新年禮物。
整場活動中,身著漢服和二次元服飾的青年們(men) 手提著燈籠等裝飾品在活動區巡遊,為(wei) 路人送上新春的祝福和福字及糖果,演繹新國潮的青春力量。
在手工國風手辦的國潮特色攤旁,往昔手作坊通過匠人的巧手和精湛技藝,能夠還原古代女子的生活場景,展現其一顰一笑之間的古典魅力。在手工藝品中,特別是人物浮雕上的衣物,匠人們(men) 往往運用精細的彩繪技法,賦予每一件作品更加生動的色彩,以展示古代服飾的細節和獨特之美。
“這些手工藝作品不僅(jin) 是藝術品,更是一種對傳(chuan) 統文化的弘揚和傳(chuan) 承。通過這些精心製作的藝術品,人們(men) 能夠感受到古代文明的深厚底蘊,了解古代女子的生活方式、服飾文化和審美觀念。這種傳(chuan) 統手工藝不僅(jin) 反映了匠人們(men) 的技藝水平,還傳(chuan) 遞了對曆史文化的尊重和珍視。”主辦方表示,以更年輕、更時尚的態度與(yu) 方式,詮釋傳(chuan) 統國風與(yu) 新時代次元文化的破界融合,展現文化的自信傳(chuan) 承與(yu) “聲聲”不息,是此次新春市集的宗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