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安徽“星火”再次“燎原”

發布時間:2024-02-06 16:13:00來源: 人民網-安徽頻道

  1月30日,首個(ge) 基於(yu) 全國產(chan) 化算力平台的全民開放大模型——星火認知大模型V3.5發布。一周前,這個(ge) 被給以“全國領先水平”評價(jia) 的大模型,首次亮相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成為(wei) 2023年安徽“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的一個(ge) “閃光點”。

  “開展通用人工智能應用生態構建行動”,在這份政府工作報告上,通用人工智能被定為(wei) 安徽新一年積極開辟的未來產(chan) 業(ye) 。

  事實上,置身AI大模型大浪潮的產(chan) 業(ye) 背景,圍繞通用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安徽早已繪下“藍圖”。此前,安徽發布《通用人工智能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搶占通用人工智能發展製高點,加速構建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生態體(ti) 係,推動安徽率先進入通用人工智能時代。

  等待安徽通用人工智能的“星火”燎原,已是時間問題。然而,回溯“星火”燃起的過程,這是一個(ge) 從(cong) 25年前就開始的政企“雙向奔赴”的故事。

  安徽的底氣

  安徽《通用人工智能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充裕智能算力建成、高質量數據應開盡開、通用大模型和行業(ye) 大模型全國領先、場景應用走在國內(nei) 前列、大批通用人工智能企業(ye) 在皖集聚、一流產(chan) 業(ye) 生態形成,推動安徽率先進入人工智能時代。 通用人工智能(AGI)是人工智能的新的曆史進程,不僅(jin) 能夠學習(xi) 新技能,而且能夠在各種不同的任務中表現出類似人類的認知能力和問題解決(jue) 能力。它將對人類社會(hui) 產(chan) 生新一輪的變革和影響。

  相對應的,通用人工智能對算法、算力、數據的要求都更高。為(wei) 什麽(me) 安徽有這個(ge) 底氣?

  因為(wei) ,在人工智能這個(ge) 賽道上,安徽一直跑在前列。據賽迪智庫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安徽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發展指數位居全國第6位,位居全國“第一方陣”。

  從(cong) 技術到產(chan) 業(ye) 再到平台,從(cong) 人才支撐到應用場景,安徽的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優(you) 勢肉眼可見。

  技術上,安徽在人工智能領域擁有幾個(ge) 國家級的重點實驗室,比如由科大訊飛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聯合共建的語音及語言處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認知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

  產(chan) 業(ye) 上,湧現諸如科大訊飛等細分賽道的領軍(jun) 企業(ye) ,合肥智能語音集群入選國家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安徽智能機器人產(chan) 業(ye) 規模和企業(ye) 數量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創新平台上,2017年,科大訊飛即入選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2019年,合肥又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2023年,合肥獲批籌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台。安徽還擁有合肥國家實驗室、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數據空間研究院、類腦智能國家工程實驗室等一批高能級創新平台。

  人才支撐上,擁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ye) 大學等121所高等學校,中科院合肥物質院、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7267家科研機構。安徽的人才優(you) 勢不僅(jin) 在數量,更在質量,兩(liang) 個(ge) 例子可見一斑:2023年,AI百人會(hui) 在安徽成立,吸引了37位全國人工智能領域領軍(jun) 人才加入;北京大學鄂維南院士、清華大學張鈸院士等眾(zhong) 多高端人才團隊也來創新創業(ye) 。

  應用場景上,安徽在全國率先推進全省應用場景一體(ti) 化大市場建設,目前全省各級各部門已發布場景機會(hui) 169個(ge) 。

  眾(zhong) 人拾柴、聚星成火。這些沉澱和積累,是安徽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的“家底”,也是安徽敢於(yu) 搏擊通用人工智能新浪潮的信心來源。

  安徽的“堅守”

  另一個(ge) 信心來源是:在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布局和發展上,安徽已經有了一套成熟的打法。近些年,安徽按照“龍頭企業(ye) 打造、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配套、產(chan) 業(ye) 集群形成”的思路,大力實施了“人工智能+”行動計劃。

  龍頭企業(ye) 科大訊飛是上述“家底”的核心之一,也是一麵鏡子,折射出了一座城市對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的耐心與(yu) 堅守。

  時間撥回1999年,尚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讀博的劉慶峰,拉上一眾(zhong) 校友創立了安徽矽穀天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彼時,人工智能的這扇門正被打開。一個(ge) 標誌性的事件是,兩(liang) 年前的1997年,IBM公司研製的並行計算機“深藍”擊敗了雄踞世界棋王寶座12年之久的卡斯帕羅夫。而在語音市場,IBM、微軟、英特爾、摩托羅拉等國際巨頭均在紛紛向國內(nei) 布局。

  起步階段,受製於(yu) 龐大的基礎研究投入,公司一度遭遇資金困境。融資是唯一的出路。此時,國內(nei) 有不少單位及企業(ye) 注意到了這家科技型初創公司。一份來自北京的投資甚至高達5000萬(wan) 元,但投資人提出要求,公司不應待在合肥,應該搬至北京。雖然當時的合肥正處於(yu) 家電產(chan) 業(ye) 的黃金時代,但“科教興(xing) 市”的理念已深深紮根。這年3月,《合肥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正式頒布施行,從(cong) 法規上確定民營科技企業(ye) 在科技三項費用、技術創新和技術升級等經費升級上與(yu) 國有企業(ye) 一視同仁。

  獲悉這個(ge) 年輕創業(ye) 團隊的資金窘境後,合肥市決(jue) 定留下這批年輕人。很快,在合肥市委市政府的撮合下,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企業(ye) 決(jue) 定注資,各投1020萬(wan) 元。當年底,在安徽矽穀天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基礎上,中科大訊飛技術有限公司(後改名安徽科大訊飛有限公司)成立。

  此後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4年後,篤定人工智能方向的科大訊飛實現扭虧(kui) 為(wei) 盈,並於(yu) 2008年成功上市。

  一定意義(yi) 上,正是當初合肥留下了科大訊飛這顆人工智能的“火種”,才有了後來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在這片土地上的“燎原”。當然,合肥的助力並非一蹴而就,也是以耐心和堅守換得人工智能賽道上的“柳暗花明”。

  這是一城一企“雙向奔赴”,火種點燃火把,火把最終匯聚為(wei) 火海的故事。

  科大訊飛不負期望,很快將中文智能語音技術做到世界第一,智能語音產(chan) 業(ye) 市場占有率第一,直接推動了“中國聲穀”的建設;並成為(wei) 國內(nei) 首批開始認知智能技術研究的企業(ye) ,憑著領先的技術獲批承建認知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是首批20個(ge) 標杆全國重點實驗室之一。

  得益於(yu) 科大訊飛的虹吸效應以及開放平台建設,合肥集聚了一批分布各細分領域的人工智能企業(ye) 。截至目前,合肥已集聚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超2000家,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正在向“數智結合”“超量融合”邁進。

  安徽的“野心”

  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的強大魅力之一在於(yu) 它麵向未來的成長性,通用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將為(wei) 產(chan) 業(ye) 帶來極大的機遇。2024年被視作大模型應用集中爆發的年份,圍繞人工智能技術的產(chan) 業(ye) 爭(zheng) 奪戰已然“打響”。

  僅(jin) 以剛剛結束的各省市兩(liang) 會(hui) 為(wei) 例,據不完全統計,有近10個(ge) 省份或直轄市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及大模型或通用人工智能發展,足見其戰略地位。

  根據《安徽通用人工智能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力爭(zheng) 到2025年,安徽省通用大模型主要性能保持國內(nei) 領先,1+N+X生態體(ti) 係初步建成,將安徽打造成為(wei) 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策源地和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聚集地。

  “三年之約”,這是安徽的“野心”。訊飛星火成為(wei) 點燃安徽通用人工智能“三年之約”的火種。

  2023年5月,科大訊飛發布星火認知大模型(簡稱訊飛星火) ;10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研經濟研究院的橫評報告顯示,訊飛星火綜合能力超越ChatGPT,甚至在部分行業(ye) 優(you) 於(yu) GPT-4,處於(yu) 國內(nei) 領先、國際一流的地位。

  訊飛星火加速起跑,創造新的“安徽速度”:2023年,科大訊飛一年開了四次關(guan) 於(yu) 訊飛星火的發布會(hui) ,2024年1月30日,又迎來新年的首次升級發布。

  從(cong) 研製之初,訊飛星火就瞄準應用,每一次發布都有新的產(chan) 品或者場景展示。去年10月24日,科大訊飛更是聯合行業(ye) 龍頭共同發布12個(ge) 行業(ye) 大模型,包含金融、汽車、運營商、工業(ye) 、住建、物業(ye) 、法律等行業(ye) ,加速產(chan) 業(ye) 升級。

  通過“大模型+產(chan) 業(ye) ”、“大模型+場景”的生態建設,安徽的大模型將對中國乃至世界產(chan) 生影響。

  以汽車出海為(wei) 例。安徽的奇瑞汽車連續21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出口國家覆蓋英語、俄羅斯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等數十個(ge) 語種。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介紹,汽車中應用的智能語音交互技術全都由科大訊飛提供。搭載了大模型的智能汽車走向全球,更聰明、更智能、更麵向未來。

  據了解,目前,科大訊飛還與(yu) 浙江、湖北、貴州等多個(ge) 省份(或省內(nei) 城市)簽約,也與(yu) 中國石化、國家能源集團、中國移動、華為(wei) 等多家公司簽約,共同推動大模型的落地應用。

  更值得一提的是,訊飛星火是在全國產(chan) 化的算力平台上訓練的全國產(chan) 化大模型。劉慶峰說:“人工智能既決(jue) 定了產(chan) 業(ye) 鏈安全,也決(jue) 定了國家安全。中國有條件成為(wei) 全世界智慧湧現的第二極。在打造通用大模型底座上,要有國家隊站出來。”

  訊飛星火的的每一條代碼都是自研。而解決(jue) 最容易被卡脖子的“算力”問題的過程,又是一場政企“雙向奔赴”的故事。在省市各級部門的支持和協調下,科大訊飛和華為(wei) 聯合打造了全國首個(ge) 可訓練萬(wan) 億(yi) 參數大模型訓練的國產(chan) 化算力平台“飛星一號”,已於(yu) 2023年10月正式啟動。

  在此平台上訓練的訊飛星火V3.5,表現不俗,語言理解、文本生成、知識問答、邏輯推理、數學能力、代碼能力和多模態能力等七個(ge) 方麵都實現了全麵升級,數學、語言理解、語音交互能力超GPT-4 Turbo。

  安徽省科技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吳勁鬆曾在答記者問時說:“我省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發展有基礎,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的技術領先和應用態勢,意味著我省在通用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沃土之上,枝繁葉茂;大樹成林,滋養(yang) 土地。科大訊飛是安徽諸多人工智能企業(ye) 的一個(ge) 代表。通用人工智能時代,安徽的“星火”,勢必再次燎原。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