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教師成長,“臨界點”怎樣成為“轉折點”

發布時間:2024-02-21 16:04:00來源: 光明日報

  新時代教育事業(ye) 發生的格局性變化、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時代使命,對教師隊伍能力素養(yang) 提出了更高要求。最近幾年,教師退出機製備受矚目。這是教育人事改革中比較複雜的問題。回到激勵每位教師勝任崗位的初衷,假如麵對退出“臨(lin) 界點”,該怎樣助力教師提升自我、成功跨越?

  科學評估,合理規劃。教師不勝任崗位的現象有很多種,例如師德屢屢失範、教學能力過低、管理能力太弱、人際交往障礙、情緒時常失控等,但教師對背後的成因及其對學生成長造成的嚴(yan) 重影響卻往往不能自明。對校方來說,這種情況下必須依托專(zhuan) 業(ye) 的心理機構、教研機構、學術委員會(hui) 、校家社協同組織等展開科學合理的評估,幫助教師進行自我剖析,提出富有針對性的反饋和建議,促使教師形成限期改進的規劃。

  分類施策,精準幫扶。在教師改進的過程中,學校應聯合相關(guan) 部門在限定的時空內(nei) ,根據規劃采取相應舉(ju) 措,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幫助其改進並提高。譬如,對於(yu) 師德屢屢失範的教師,應加強師德教育和監督,設置“紅線”約束其遵規守紀;對於(yu) 專(zhuan) 業(ye) 能力過低的教師,可以組織優(you) 秀教師結對幫扶,通過階段評測觀察其成長性。也可安排其暫時脫產(chan) ,接受相應的係統培訓,經能力考核合格後再複崗。如果有條件調整到學校其他合適的崗位,也有可能充分施展教師其他方麵的才能。

  保障權益,適度緩衝(chong) 。即便確實遇到表現極其差劣、師德嚴(yan) 重失範的情況,經過公正的考核和評估,列出了退出名單,也應設有緩衝(chong) 機製。這裏的“緩衝(chong) ”,主要指複核和申訴程序。在已實施“區管校聘”的地區,教育行政部門應建立逐級審核退出名單的機構和規章,作出審慎決(jue) 議。還應發揮各級工會(hui) 組織的功能,開通教師申訴仲裁渠道,切實保障教師權益,避免由各類主客觀因素導致的不公正評判。

  關(guan) 注心理,拓展思路。身處“臨(lin) 界點”的老師,麵對可能“被退出”帶來的衝(chong) 擊和壓力,焦慮、“想不開”等情況就可能出現,此時,學校有必要提供專(zhuan) 業(ye) 的心理輔導,幫助他們(men) 緩減焦慮,積極麵對未來的職業(ye) 發展。為(wei) 保障教師隊伍的穩定性,嗬護教師終身從(cong) 教的初心,還應給這類教師一定的選擇權,比如,教齡達到一定年限的,可以申請提前退任;滿足其他事業(ye) 崗所需能力的,可以轉崗聘用;對於(yu) 自覺不適應教師工作的,可以獲得補償(chang) 金並助其另覓他途。

  總之,麵對教師退出機製,“臨(lin) 界點”也應是“轉折點”。教育是充滿情感的事業(ye) ,對身處“臨(lin) 界點”的老師,學校和相關(guan) 部門的施策也應是充滿情感的。一切外部影響都有賴於(yu) 主體(ti) 內(nei) 部的覺醒才能發揮作用,在“臨(lin) 界點”上是否能實現“逆轉”,根本還在於(yu) 教師自身。

  (作者:任麗(li) 芳,係南京一中江北新區教育集團第一小學、第二小學校長,江蘇省特級教師)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