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著汽車強國的目標奮勇前行(評論員觀察)
發揮供需兩(liang) 方麵優(you) 勢,更好利用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是我國汽車工業(ye) 產(chan) 銷連上台階、屢創新高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國加快從(cong) 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信心所在、底氣所在
在全球唯一的新能源汽車“燈塔工廠”——廣汽埃安智能生態工廠,依靠工業(ye) 機器人與(yu) 產(chan) 業(ye) 工人協同作業(ye) ,每53秒就有一台新能源汽車“駛”下生產(chan) 線。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驚豔世界,成為(wei) 我國經濟恢複向好、中國製造充滿活力的生動縮影。
汽車工業(ye) 產(chan) 業(ye) 鏈長、關(guan) 聯度高、帶動性強,是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性產(chan) 業(ye) ,在提振需求、穩定工業(ye) 和促進經濟發展方麵具有重要作用。不久前,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汽車產(chan) 銷首次同時邁上3000萬(wan) 輛台階,出口接近500萬(wan) 輛,同比大幅增長,我國已成為(wei) 世界最大的汽車生產(chan) 國、消費國、出口國。同時,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均突破900萬(wan) 輛,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亮眼成績單,凸顯我國汽車工業(ye) 的充沛動能和強大活力。
汽車工業(ye) 產(chan) 銷兩(liang) 旺,產(chan) 業(ye) 體(ti) 係配套完整的供給優(you) 勢和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you) 勢是有力支撐。從(cong) 生產(chan) 端看,我國已經構建起完備的現代化汽車產(chan) 業(ye) 體(ti) 係,集聚發展特征顯著。串點成鏈、聚鏈成群、集群成勢、聯動發展,既有助於(yu) 擴大產(chan) 能、降本增效,也能助推協同創新、增強產(chan) 業(ye) 韌性、提升整體(ti) 競爭(zheng) 力。比如,上海聚集了8家整車企業(ye) 、超600家零部件企業(ye) ,擁有近6萬(wan) 名高層次汽車研發類人才、超15萬(wan) 名複合型高端人才、50餘(yu) 萬(wan) 名汽車從(cong) 業(ye) 人員。依托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和完善的產(chan) 業(ye) 生態,從(cong) 上海出發在一小時車程範圍內(nei) ,就可實現一輛汽車近80%的零部件配套供應。
從(cong) 需求端看,14億(yi) 多人口、4億(yi) 多中等收入群體(ti) 構成潛力巨大的內(nei) 需市場,能激發規模效應、攤薄創新成本,進一步牽引和催生優(you) 質供給。國產(chan) 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不僅(jin) 國內(nei) 市場滲透率穩步提升,國際市場銷量也大幅增長。伴隨整車出口,動力電池、電機等核心零部件出口也開始提速,新能源汽車及相關(guan) 產(chan) 品已成為(wei) 外貿出口新的增長點。發揮供需兩(liang) 方麵優(you) 勢,更好利用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是我國汽車工業(ye) 產(chan) 銷連上台階、屢創新高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國加快從(cong) 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信心所在、底氣所在。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是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jue) 定性作用、全行業(ye) 創新求變的結果,也離不開國家戰略和產(chan) 業(ye) 政策的托舉(ju) 。以新能源汽車為(wei) 例,我國強化頂層設計,各部門推出一係列政策措施,在完善配套、促進消費、便利出口等方麵著力,不斷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布局,促使新能源汽車企業(ye) 在技術創新、產(chan) 品創新、市場開拓等方麵不斷突破。從(cong) 生產(chan) 第一輛新能源汽車到第1000萬(wan) 輛下線,用了27年;從(cong) 生產(chan) 第1000萬(wan) 輛到突破2000萬(wan) 輛,僅(jin) 用17個(ge) 月。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的發展經驗,為(wei) 更多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培育壯大提供了有益借鑒。
汽車製造是一個(ge) 國家製造實力的重要標誌。從(cong) 打造解放、紅旗等自主品牌,到開啟合資合作、中外品牌“百花齊放”,再到自主品牌車企邁出海外建廠步伐,70餘(yu) 年來,我國汽車工業(ye) 實現了從(cong) 無到有、由小到大的跨越式發展。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革命帶來格局重塑,我國汽車工業(ye) 正迎來新的曆史機遇。統籌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創新,持續加強關(guan) 鍵核心技術和關(guan) 鍵零部件的自主研發,不斷提升汽車工業(ye) 的核心競爭(zheng) 力、品牌影響力,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汽車走向世界。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20日 第 05 版)
(責編:鄭浦麗(li) 、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