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南京高淳成功交易江蘇省第一張碳票

發布時間:2024-03-11 10:39: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人民網南京3月8日電 (張瀚天)3月8日,高淳區生物質炭土有機水稻減排增匯成果發布會(hui) 暨碳匯有償(chang) 競價(jia) 拍賣活動順利舉(ju) 辦。通過碳匯有償(chang) 競價(jia) 拍賣,標值碳減排量130.67噸的江蘇省“0000001”號碳票在會(hui) 上成功交易。

  碳票是以憑證的形式,通過第三方機構監測評估,對於(yu) 權屬清晰的農(nong) 作物出具報告,用來統計一定範圍內(nei) 農(nong) 業(ye) 碳匯量的證明。本次交易的碳票來自高淳區東(dong) 壩街道淳和水稻專(zhuan) 業(ye) 合作社,2022年7月,高淳率先啟動江蘇省首個(ge) 有機水稻固碳減排項目,對東(dong) 壩街道淳和水稻合作社500畝(mu) 田進行有機水稻土壤數據管理采集試驗,施用生物質炭,以生態方式種植“零碳水稻”,並核算固碳減排數據。

  “施用生物質炭,稻田病蟲害發生率平均下降15%,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增加6.1%,土壤固碳量平均增加89%,稻田溫室氣體(ti) 直接排放平均減少16%,淨排放量平均減少51%,共產(chan) 生碳匯130.67噸二氧化碳當量。”發布會(hui) 上,生態環境部有機食品發展中心主任張紀兵先生對試驗稻田減排固碳項目結果進行了分析展示。在當天的競拍活動上,上述減排增匯量以均價(jia) 75元每噸的價(jia) 格被紅寶麗(li)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拍下。

  “通過項目實施,水稻種植過程中的溫室氣體(ti) 排放得到顯著降低,同時,生物質炭作為(wei) 外源碳施入到土壤中,改善了土壤結構,增加農(nong) 田土壤團聚體(ti) 穩定性,減緩了病蟲害的發生。既保證了水稻增產(chan) 增收,又達到很好的固碳效果。”南京國環有機產(chan) 品認證中心農(nong) 產(chan) 品碳認證負責人郭汝清博士介紹。

  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劉國才會(hui) 上表示,這是全國首次基於(yu) 生物質炭在有機水稻上應用產(chan) 生的額外碳匯進行的有償(chang) 競價(jia) “第一拍”,也是江蘇省首單農(nong) 業(ye) 碳匯交易,推動了農(nong) 業(ye) 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變現,對江蘇未來溫室氣體(ti) 自願減排交易具有重要的探索作用。

  據了解,以“生態立區”戰略主導的南京高淳還探索製定了《高淳區碳普惠管理實施意見(試行)》,對方法學管理、減排項目和減排場景管理、減排簽發碳積分轉換、減排量消納渠道和碳信用記錄等進行了明確,減排量可以用於(yu) 農(nong) 村產(chan) 權交易中心碳減排市場交易,或用於(yu) 用於(yu) 自願碳抵消、自願碳注銷、公益捐贈或者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等。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