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有備而老,下好養老“先手棋”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下稱《意見》),這是我國首個(ge) 以銀發經濟命名的政策文件,其中,“預備於(yu) 老”的“備老經濟”首次被納入銀發經濟範疇。
即將變老的人當下有什麽(me) 需求?國家鼓勵發展“備老經濟”,有怎樣的考量?我省“備老經濟”發展情況如何?如何進一步推進該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記者進行了走訪調研。
未雨綢繆,學技能成“新風尚”
“很快要退休了,真不知道該做些啥。”58歲的陳磊在南京一家國企工作,最近有點迷茫,“想在退休之前培養(yang) 個(ge) 興(xing) 趣愛好,不然一下子退休了感覺無所事事。”
和陳磊有著同樣心態的“未老族”還有很多,在記者調查中,不少人都表達了對老年生活的擔憂。在蘇州大學銀齡學習(xi) 中心,55歲的李歡正在谘詢相關(guan) 課程。“快要退休了,兒(er) 女建議我先來培養(yang) 一個(ge) 興(xing) 趣愛好,這次我先來試聽一下,感覺攝影課、聲樂(le) 課都不錯。”李歡說,他們(men) 小區有不少和他年齡相仿的人都有類似需求,“兒(er) 女都有了自己的家庭,是該我們(men) 來培養(yang) 自己的興(xing) 趣愛好了,不然老了‘閑得慌’。”
南京“備老”的人們(men) 想在老年大學裏學些什麽(me) ?記者在金陵老年大學了解到,這裏共開設72個(ge) 專(zhuan) 業(ye) 、276門課程,招生人數、辦學規模近年來創曆史新高。智能手機、朗誦、老年營養(yang) 與(yu) 保健、計算機、古典舞、經典影視賞析等,這些已是“老一套”了,AI圖像製作、無人機航拍、古琴等“時髦”課程,一個(ge) 比一個(ge) 火爆。
“年輕的時候因為(wei) 忙工作、忙家庭,舍去了很多愛好。現在我開始報名參加各種興(xing) 趣班,活出自己的精彩。”從(cong) 南京藝神藝術培訓公司舉(ju) 辦的社區老年大學下課後,學員嚴(yan) 雪告訴記者,最喜歡上旗袍班和聲樂(le) 班,在這裏找到了屬於(yu) 自己的樂(le) 趣和價(jia) 值。
“社區老年大學成立於(yu) 2014年,目前聲樂(le) 班人數約80人,舞蹈、朗誦、旗袍班共計200多人。很多人退休後不知道自己的興(xing) 趣在哪,接觸到我們(men) 這些課程後,不少人愛上了唱歌,生活也跟著豐(feng) 富起來,用音樂(le) 來減緩身體(ti) 衰老。”老年大學校長趙俊楠告訴記者。
我省是老齡化程度較高的省份之一,去年全省戶籍老年人口已達2042.99萬(wan) 人,首次超過2000萬(wan) ;戶籍老齡化率26.02%,高於(yu) 全國4.9個(ge) 百分點。
今年3月,在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新聞發布會(hui) 上,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我省今年將聚焦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的需求,繼續開展“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培訓”,全年培訓50萬(wan) 人次,便利老年人出行、就醫、業(ye) 務辦理等,緩解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提升老年人社會(hui) 參與(yu) 感。
統籌謀劃,銀發助餐點不拒“年輕人”
在國務院新聞辦舉(ju) 行的吹風會(hui) 上,國家發改委社會(hui) 發展司司長劉明指出,將“預備於(yu) 老”的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納入銀發經濟範疇,是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框架下的總體(ti) 考慮。從(cong) 個(ge) 體(ti) 的生命周期看,老年階段和未老階段並不是割裂開的,應作為(wei) 有機整體(ti) 統籌謀劃。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會(hui) 變老,老年人的當下需求,將是年輕人的未來需要。
55歲的郭巧玲經常在南京迅捷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吃午飯。一大葷一小葷一素一湯13元左右,菜肴可口易消化。這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位於(yu) 南京市建鄴區雙閘街道新月社區五礦崇文金城小區附近,不但提供銀發助餐,還對低於(yu) 60周歲的人群開放。
養(yang) 老服務中心負責人郭小訊告訴記者,該中心在全市已布局13家,建鄴區範圍內(nei) 布點11家。中心之所以能吸引像郭巧玲一樣年齡段的人來用餐,一方麵是離家近,另一方麵價(jia) 格相較於(yu) 市場價(jia) 便宜不少。“在這裏還可以點菜。我經常和同齡朋友一起拚桌,大家各點一兩(liang) 個(ge) 菜,一起用餐能吃到的菜品更多。等到60周歲,財政會(hui) 有補貼,60周歲及以上老人隻要10元左右就能享受到一份可口的飯菜。”郭巧玲說。
南京市建鄴區民政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今年,建鄴區還將打造一批具有老年人助餐功能的社區食堂,實現所有街道全覆蓋,並對低於(yu) 60周歲的老人開放,在這些助餐點還將設置養(yang) 老顧問服務站,開發養(yang) 老服務顧問信息發布係統。
3月10日,記者來到南京市棲霞區堯化街道棲彩食堂,飯菜的香味撲鼻而來,點餐台前排起了長隊,不少附近居民在食堂內(nei) 聊著家常、品著美食,氣氛溫馨。
棲彩食堂運營組織主任黃秀麗(li) 告訴記者,社區食堂設立的初衷,本來是為(wei) 了解決(jue) 社區老人吃飯問題,籌辦時有很多的社區住戶反映,希望社區食堂能覆蓋到更多人群,於(yu) 是有了打造高標準助餐點的想法,非飯點時間還會(hui) 用來當養(yang) 老服務站點,日常開展手機技能培訓班、手工班、防詐講座等。
積極探索,擁抱銀發經濟藍海
中國銀保信官網顯示,我國個(ge) 人養(yang) 老金保險產(chan) 品累計數量已經達到125隻,在售數量為(wei) 41隻。
當人口結構從(cong) 年輕型轉向老齡化,在未老階段進行物質和財富儲(chu) 備、健康管理,在老年階段才能更好實現老有所養(yang) 、老有所為(wei) 、老有所樂(le) 。“‘備老經濟’不僅(jin) 對於(yu) 主動應對老齡化具有重要意義(yi) ,而且將成為(wei) 提振我國經濟的新動能與(yu) 新引擎。”南京大學河仁社會(hui) 慈善學院院長陳友華指出,生命是一個(ge) 連續的過程,即將步入老年階段的人們(men) 要提前做好養(yang) 老準備,防患於(yu) 未然。
記者在瑞芝康健居家服務品牌 “一方家護”中心看到,這裏不但提供基本養(yang) 老護理和生活照料、陪醫陪診等服務,還有商城助餐服務、家庭養(yang) 老床位、居家適老化改造服務項目等。“老人或家屬可以通過我們(men) 的平台,在家裏預約上門服務,做到線上下單、線下體(ti) 驗,打造居家養(yang) 老服務的‘滴滴’模式。”江蘇瑞芝康健老年產(chan) 業(ye) (集團)公司董事長王紅兵告訴記者。
王紅兵介紹,該公司在南京和深圳等地已擁有10多家中高端養(yang) 老機構,近100家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迎接“備老經濟”,企業(ye) 正在積極布局,為(wei) 老年人提供貼心服務,也給“未老群體(ti) ”吃一顆定心丸。
在淘寶、天貓等網站,記者看到,很多發力銀發經濟的企業(ye) 已開辟“備老經濟”產(chan) 品的專(zhuan) 區,包括可水洗的床墊、會(hui) 發光的馬桶扶手、智能電動床、會(hui) 起身的智能馬桶蓋、空氣纖維頸椎枕等。從(cong) 安裝安全扶手、處理地麵防滑,到出入空間無障礙改造,再到配備智能睡眠監測電動床等,不少行業(ye) 頭部品牌已形成裝修設計、施工改造、輔具適配、智能監護的一體(ti) 化服務標準。
“備老經濟”首次被納入銀發經濟發展體(ti) 係,在陳友華看來,“預備於(yu) 老”的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遇。發展“備老經濟”,除了要大力發展老齡金融,適度發展養(yang) 老設施和機構、老年房地產(chan) 、老年護理服務業(ye) 、老年服飾、老年食品、老年醫療等產(chan) 業(ye) 也很重要。同時,要大力發展用於(yu) 養(yang) 老的專(zhuan) 業(ye) 家具、專(zhuan) 業(ye) 設施、專(zhuan) 業(ye) 易耗品等,滿足老年人健康、娛樂(le) 、學習(xi) 、旅遊等需求。
省發改委社會(hui) 處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兼顧“為(wei) 老”和“備老”、產(chan) 品和服務、事業(ye) 和產(chan) 業(ye) 、供給和消費、社會(hui) 價(jia) 值和經濟效益,圍繞健康養(yang) 老、銀發產(chan) 品、康複輔具、抗衰老產(chan) 品等領域,著力培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龍頭企業(ye) 、知名品牌、產(chan) 業(ye) 集群,完善支持政策,積極探索銀發經濟規模化、集聚化發展路徑,以點帶麵提升我省銀發經濟整體(ti) 水平,推動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