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走出一條以綠色發展為鮮明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人民網北京3月18日電 (記者李博)“副中心堅持把綠色作為(wei) 自身鮮明特色和發展基調,探索走出了一條以綠色發展為(wei) 鮮明特色的高質量發展道路,這是副中心保持‘生機勃發’良好態勢的深層內(nei) 涵所在。”3月18日,北京城市副中心黨(dang) 工委委員、管委會(hui) 副主任胡九龍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
爭(zheng) 取國家綠色技術交易平台落地
北京市發改委積極推動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ti) 係,支持推動城市副中心光伏建築一體(ti) 化等一批綠色創新技術場景建設。北京市發改委黨(dang) 組成員、市京津冀協同辦副主任周浩介紹,目前正積極爭(zheng) 取國家綠色技術交易平台落地城市副中心,加快推動北京綠交所建設麵向全球的國家級綠色交易所。還將重點支持綠色科技和產(chan) 業(ye) 孵化,提升副中心綠色產(chan) 業(ye) 集聚和技術成果轉化承載力。
“我們(men) 培育綠色經濟增長新動能,連續5年組織舉(ju) 辦了通州區與(yu) 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hui) ,積極推進綠色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周浩說,目前正在研究製定推動北京市綠色經濟發展、促進環境社會(hui) 治理(ESG)體(ti) 係高質量發展等一係列政策措施,城市副中心將是重要的產(chan) 業(ye) 承載地和示範區。下一步將重點支持城市副中心發展綠色金融、專(zhuan) 業(ye) 服務等綠色產(chan) 業(ye) ,還將推動城市副中心開展ESG創新發展試點,探索建立ESG投融資體(ti) 係。
周浩表示,將全力支持城市副中心重大綠色項目建設。在綠色建築方麵,持續推動學校、醫院、文化體(ti) 育場館等重點領域項目建設,嚴(yan) 格落實新建公共建築三星級綠色建築標準。在綠色交通方麵,加快構建以軌道交通為(wei) 骨幹的綜合交通體(ti) 係,支持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3.0擴區,推動城市副中心“車路雲(yun) 網圖”一體(ti) 化基礎設施建設。在綠色能源方麵,將推動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新型電力係統實驗基地建設,開展智能微網“零碳社區”試點,把城市副中心作為(wei) 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先行示範區。在綠色生態方麵,大力推動城市副中心大尺度綠化工程建設,助力打造藍綠交織森林空間。
通武廊共同保護潮白河水質
近年來,市區兩(liang) 級緊抓城市副中心綠色高質量發展,統籌生產(chan) 、生活、生態三大空間,提升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城市生態品質,城市副中心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持續改善。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劉賢姝介紹,2023年,通州區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的106微克/立方米累計下降超六成。優(you) 良天數267天(扣除沙塵影響),較2013年增加100多天;重汙染天5天,較2013年減少76天,藍天含金量明顯提升。
十年來,通州區累計完成4000餘(yu) 蒸噸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在遠郊區中率先實現基本無燃煤鍋爐;完成5000餘(yu) 蒸噸燃氣鍋爐低氮改造,完成近17萬(wan) 戶民用散煤的清潔能源替代;“通州堰”溫榆河綜合治理工程,北運河(通州段)綜合治理工程等相繼完工,累計完成53條段、264公裏黑臭水體(ti) 和194條小微水體(ti) 整治,水環境質量不斷提升。
通州區先後與(yu) 天津市武清區、河北省廊坊市簽訂“通武廊”係列生態環境領域合作協議,不斷健全完善空氣質量會(hui) 商研判、重汙染應急聯動、水環境聯保聯治、突發水汙染環境事件聯防聯控等機製,共同保護潮白河水質,燕郊、三河6座汙水處理廠執行北京市地方標準。
建築或將執行更高綠色低碳標準
北京市住建委大力推動城市副中心建築綠色發展,助力城市副中心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
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王鑫介紹,在實施保障方麵,市住建部門建立了綠色建築、裝配式建築、超低能耗建築、公共建築用能管理等管理服務信息平台,在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大力推廣建築信息模型(BIM)在勘察、設計、施工和運營管理等多場景應用。指導支持行政辦公區辦公建築申請三星級綠色建築標識,將二星級綠色建築認定等管理權限賦權給副中心管委會(hui) 。加大既有建築節能管理力度,組織在城市副中心進行公共建築能效評估分級管理工作。在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大力推廣建築綠色低碳技術,加大建材設備供應保障,為(wei) 副中心建設保駕護航。
王鑫表示,將進一步完善建築綠色發展政策和標準,探索城市副中心執行更高綠色低碳標準的可行性。指導通州區完善建築綠色發展工作領導協調機製,按照全壽命周期管理、全領域推動、全產(chan) 業(ye) 支撐要求推進《北京市建築綠色發展條例》實施,為(wei) 全市建築綠色發展工作做出表率。
優(you) 先構建與(yu) 國際接軌的綠色金融標準體(ti) 係
近年來,城市副中心注重發揮金融在推動綠色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在綠色金融政策落地、組織體(ti) 係和產(chan) 品創新、國際合作以及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等方麵開展了一係列積極探索。2023年,金融業(ye) 對城市副中心GDP貢獻率達29.8%,通州區綠色信貸占比達16.6%。
胡九龍表示,城市副中心將著力支持北京綠色交易所和各金融機構發展,以綠色建築、綠色交通、海綿城市等領域為(wei) 突破口,積極推動通州區氣候投融資工作,並優(you) 先在副中心探索構建與(yu) 國際接軌的綠色金融標準體(ti) 係,積極吸引綠色產(chan) 業(ye) 國際投融資,引導更多資金流向副中心綠色產(chan) 業(y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