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桃花堤,感受文藝氣息
清風碧水,綠柳紅桃,勾勒出一幅春日美景。近日,第三十三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遊節在天津市紅橋區開幕,千年大運河碧波蕩漾,桃花堤上,近萬(wan) 株桃樹迎來盛花期。“賞美景、品文化、享美食,值得來看看。”來自北京的遊客王澤方說。
紅橋區舉(ju) 辦的“桃花節”活動自1990年延續至今,深受廣大市民遊客喜愛。近年來,紅橋區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曆史文化資源,推動文旅商融合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麵的精神文化需求。
“桃花堤有著數百年曆史,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其深厚的曆史底蘊和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資源。”紅橋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劉誌堅說。
本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遊節中,紅橋區與(yu) 天津市楹聯學會(hui) 攜手,邀請書(shu) 法家編撰、書(shu) 寫(xie) 、懸掛特色楹聯,將桃花堤打造為(wei) 集文脈挖掘、文化傳(chuan) 承、文明倡導於(yu) 一體(ti) 的楹聯文化公園,進一步增添桃花堤的文化氣息。
漫步桃花堤,一副副特色楹聯點綴其中,用詞考究、意境深遠。“之前來都是走馬觀花看風景,這次才感受到了桃花堤的曆史文化。”市民馬瑤說。
紅橋區西沽公園內(nei) ,一個(ge) 小朋友正牽著媽媽的手,蹦蹦跳跳地向一處攤位走去。攤位一旁,形似一朵桃花的“俏桃桃”玩偶張開雙臂,笑容可掬,不少遊客在這裏拍照打卡。
據了解,紅橋區設計運河桃花IP形象“俏桃桃”,並據此推出係列文創周邊產(chan) 品。在此基礎上,活動期間還開設了“俏桃桃”與(yu) 熊貓玩偶“花花”的聯名快閃店。
“桃花堤從(cong) 元代起便帆檣雲(yun) 集、諸業(ye) 繁興(xing) ,南來北往的文人雅士留下許多詩篇,值得深入挖掘。”劉誌堅說。活動期間,紅橋區開展詩詞朗誦、青年作家新書(shu) 簽售等“桃花可閱讀”係列活動,邀請市民遊客一起品讀桃花;推出國風漢服旗袍主題旅拍產(chan) 品,舉(ju) 辦“百名留學生 尋美桃花堤”活動,推動運河文化活態傳(chuan) 承與(yu) 創新發展。
今年花期,紅橋區將在西沽公園舉(ju) 辦運河主題市集,集中展示文創、美食、非遺、新能源汽車等特色產(chan) 品;依托紅橋區地標美食產(chan) 業(ye) 聯盟,開展美食品鑒活動,集中展示紅橋餐飲行業(ye) 代表菜品;在園內(nei) 提供漢服租借、桃花妝造和旅拍服務;開展第二屆“桃花杯”少兒(er) 藝術表演活動,編排主題兒(er) 童劇進行集中展示……豐(feng) 富多彩的活動,為(wei) 市民遊客帶來多元遊玩體(ti) 驗。
如今,文化氣息已經逐漸浸潤到日常生活之中:市民遊客在非遺文化展中漫步,體(ti) 驗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之美;“運河記憶”文化生態遊和“紅色記憶”愛國主義(yi) 教育遊等精品旅遊線路,為(wei) 人們(men) 提供豐(feng) 富的遊覽體(ti) 驗;街道公益慈善基金項目讓市民在選購文創產(chan) 品的同時助力公益事業(ye) ……紅橋區不斷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大力開展係列文化惠民活動,優(you) 質公共文化產(chan) 品和服務日趨豐(feng) 富,服務能力和水平明顯提高,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我們(men) 將堅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潤城、以文興(xing) 業(ye) ,在保護曆史文化遺產(chan) 和紅色資源、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加快文化產(chan) 業(ye) 和市場體(ti) 係布局等方麵下苦功夫、見新成效。”紅橋區委副書(shu) 記、區長陳宇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19日 第 12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