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舊裏出新 園區“拆”出兩百億級大產業

發布時間:2024-03-21 16:31:00來源: 安徽日報

  報廢汽車最終去了哪裏?回收的破銅爛鐵還有沒有再利用價(jia) 值?在滁州鳳陽,有個(ge) 產(chan) 業(ye) 園能將這些看似無用的“破爛”變廢為(wei) 寶。如今,鳳陽經開區循環經濟園片區匯聚一批龍頭企業(ye) ,實現經營收入、工業(ye) 總產(chan) 值、稅收收入“三個(ge) 翻番”,2023年產(chan) 值做到了270多億(yi) 元。以綠色循環產(chan) 業(ye) 壯大為(wei) “底盤”,以產(chan) 業(ye) 鏈延伸為(wei) 驅動,正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等產(chan) 業(ye) 發展上提速突破。

  銅,導電性能好,是一種用途很廣的有色金屬,也是電線、電纜的主要材料。循環經濟的神奇之處就在於(yu) ,不需要從(cong) 銅礦淘資源,隻要將廢舊的銅料重新加工,又能重新生成銅製品。3月20日上午,位於(yu) 鳳陽縣劉府鎮的安徽拓美威銅業(ye) 集團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一片繁忙。鏟車正將回收的廢舊汽車水箱、廢舊銅管等原料打包後,統一熔化冶煉。

  “我們(men) 生產(chan) 的銅有兩(liang) 種,是黃銅和紫銅,黃銅主要用於(yu) 汽車零部件、水龍頭等,紫銅導電性能好,可以用於(yu) 電線電纜。”拓美威總經理葛驥兵手裏拿著不同的銅製品介紹,這些銅製品已和新品無異。

  經過分揀、熔煉後生成的銅杆、銅排和拉絲(si) 產(chan) 品,既能單獨對外銷售,也能繼續做附加值更高的成品。

  可千萬(wan) 別小看了這些“破銅爛鐵”,用得好都是“金疙瘩”。拓美威投產(chan) 後產(chan) 值年年翻番,去年產(chan) 值達到112億(yi) 元,產(chan) 品出口世界多個(ge) 國家和地區。下一步,將進行三期建設,做銅鋁全產(chan) 業(ye) 鏈。

  與(yu) 銅製品相比,鋁製品附加值更高。鋁的韌性更好、重量更輕,是汽車製造的重要材料。

  在不遠處的東(dong) 晟集團車間,摩托車發動機、易拉罐等已被打包好,即將被送往熔爐,經過熔煉、精煉和壓鑄環節後,還將進行精雕去刺和探傷(shang) 環節,最終成為(wei) 成品。這些成品用途廣泛,比如汽車節氣閥、光伏麵板邊框等。

  不僅(jin) 僅(jin) 能再加工銅和鋁等金屬,處理報廢汽車,也是園區的重要產(chan) 業(ye) 。在玉成洪武報廢汽車拆解回收利用公司,記者見到了報廢汽車的處理全過程。在摘取所有有價(jia) 值零部件後,報廢汽車將被直接拆解為(wei) “鋼鐵疙瘩”,重新回爐再製造鋼鐵。

  既有“簡單粗暴”的拆解,也有精細化的分揀。“汽車發動機,是最有技術含量的器件了,如果也直接拆解太浪費,我們(men) 將發動機裏的連杆、曲軸、鋼頭等零部件拆解開,賣給下遊再加工企業(ye) ,很多零部件本身質量完好,完全能二次利用。”安徽柏科洪武零部件再製造公司負責人曹宏斌介紹。

  上世紀90年代,鳳陽縣劉府鎮逐漸發展成為(wei) 遠近聞名的報廢汽車拆解利用集散地,但由於(yu) 當時市場多是自發、無序、小作坊式個(ge) 體(ti) 經營,廢舊汽車拆解不規範、不科學,給生態環境帶來了較大影響。2010年2月,為(wei) 了對報廢汽車拆解行業(ye) 進行合理化布局、科學化管理、規範化操作,鳳陽縣政府批準成立了滁州市報廢汽車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園,以“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資源化利用”為(wei) 主導,相繼引進了一批規範化運作的龍頭企業(ye) 。

  目前,該園區是全國唯一一家以報廢汽車為(wei) 載體(ti) 的國家“城市礦產(chan) ”示範基地。循環經濟,也成為(wei) 鳳陽縣六大產(chan) 業(ye) 之一。

  而依托這樣的產(chan) 業(ye) 基礎,鳳陽正加快謀劃引進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鏈優(you) 質項目,在全省首位產(chan) 業(ye) 的全產(chan) 業(ye) 鏈布局中卡位發展、實現突破。

  “前不久,國家出台政策鼓勵設備以舊換新,這對於(yu) 循環經濟發展是重大利好。”鳳陽縣人大常委會(hui) 副主任、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鏈常務副鏈長史學軍(jun) 表示,將持續秉承綠色高質量發展理念,加粗拉長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鏈條,真正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廣並符合國家產(chan) 業(ye) 政策的項目,推動產(chan) 業(ye) 鏈向中下遊延伸、價(jia) 值鏈向中高端派生,力爭(zheng) 到2025年實現工業(ye) 總產(chan) 值超過300億(yi) 元。(記者 王弘毅)

  ·記者手記·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chan) 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chan) 力。對縣域而言,立足自身優(you) 勢,走一條從(cong) 有到優(you) 的存量升級、增量突圍的產(chan) 業(ye) 培育路徑,是因地製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行之有效的路徑。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