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化養老“煥新”銀齡生活
有入學日沒有畢業(ye) 期的老年大學向來一“位”難求,因其收費低、課程多、能長見識,深受老年人的喜愛。最近,天津市的老年大學也有民辦的了,開辦者大多是“80後”。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不再滿足於(yu) 單調、枯燥、打發日子的生活,他們(men) 更希望追求快樂(le) 、健康、積極的精神文化生活,老年大學成了他們(men) 開啟新生活的首選。
63歲的李阿姨過了3年買(mai) 菜、做飯、看護孫子的退休生活。如今,孫子上了幼兒(er) 園,她覺得天天無事可做。“說實話,誰年輕時沒個(ge) 興(xing) 趣愛好啊!”年輕時,上有老下有小,沉醉於(yu) 琴棋書(shu) 畫的生活對於(yu) 她來說實在奢侈。“現在退休了,孩子有了自己的生活,我也該為(wei) 自己考慮考慮了。”李阿姨想學一兩(liang) 門藝術,豐(feng) 富自己的老年生活。閑聊中,李阿姨得知閨蜜在其家附近的老年大學學習(xi) ,而老年大學不是想上就能上的,經常報不上名。“我喜歡的聲樂(le) 課早就滿員了,如果想選這門課得等下學期開學前再報,還得準點搶、拚手速,否則手慢無。”李阿姨求學心切,開始四處打聽,終於(yu) 在海光寺附近找到一所老年大學,對方表示他們(men) 是民辦的。
李阿姨準備去的老年大學是心智青中老年文化藝術中心,2023年11月開辦,有學員百餘(yu) 人。校長張振業(ye) 是“80後”,今年37歲。“小時候看到爺爺奶奶的退休生活就是做家務、曬太陽、發呆,感覺很沒意思,特別不希望父母這一輩人也是如此。他們(men) 上有老下有小地生活了大半輩子,到了老年想豐(feng) 富自己的生活,卻沒有活動場所。”於(yu) 是,原本做少兒(er) 培訓的他決(jue) 定“改行”,開辦了老年培訓機構。“來我們(men) 這裏的老年人,有很多以前是足不出戶的。住在高層單元房裏,鄰裏間也很少說話。在老年大學裏,老人們(men) 開朗了、愛笑了,感覺開心了不少。”張振業(ye) 看著老人們(men) 的笑容,覺得很欣慰。除了教學,他還有一個(ge) 很大的夢想,“老年人其實很難接受被社會(hui) 所淘汰,我希望通過努力,讓他們(men) 過上老有所為(wei) 的生活。”下一步,張振業(ye) 將帶領老年大學的學員們(men) 開直播,讓他們(men) 把學來的“本事”教給鏡頭前無法上老年大學的老年人,“我們(men) 還計劃讓老年大學的學員到社區中當老師,教更多的人。”
天津市新時代老年大學坐落在和平區,2019年開辦,已經有學員5000餘(yu) 人。校長黑利剛也是一名“80後”,他認為(wei) ,老年大學的設立是文化養(yang) 老的一種方式,“老年人不是來隨便學學的,而是要學精、學成。所以,我們(men) 聘請的教師也不能隨便糊弄,得是專(zhuan) 業(ye) 院校畢業(ye) 的,要有教師資格證。”老年大學的課程一般都跟藝術沾邊,比如朗誦、歌舞、書(shu) 法、京劇等。提到“私立”“民辦”,很多人的第一感受就是貴,其實,即便是民辦的老年大學,收費一般都是15節課300元左右,足以滿足老年人兩(liang) 三個(ge) 月的上課需求。
李卓春阿姨今年68歲,已經在老年大學學了10多年。“我50歲剛過的時候生了一場大病,病好後依然鬱鬱寡歡,孩子們(men) 建議我來老年大學看看。”剛開始,李卓春完全不能接受,覺得50歲出頭怎麽(me) 能跟“老年人”掛鉤?好友相約,李卓春勉強踏入了老年大學,結果一學就是10多年。“我最早是在河西區那邊上學,2019年‘轉學’來到家門口的新時代老年大學。雖說是民辦的老年大學,但課程一點不差,學費也不貴。”李卓春學習(xi) 了聲樂(le) 和素描,其素描還在老年大學的畫展上展出了。“素描已經學得差不多了,後麵我準備開始學習(xi) 樂(le) 器。”李卓春說。
2024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其中提出“銀發經濟”既包含“衣食住行”,也包含“詩和遠方”。2021年,《市教委等六部門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天津市老年教育發展的意見》印發,把老年教育作為(wei) 天津學習(xi) 型城市建設的重要內(nei) 容納入天津終身教育體(ti) 係,不斷提升老年人終身學習(xi) 的獲得感、幸福感。到2025年,全市將基本形成體(ti) 係完善、結構優(you) 化、覆蓋廣泛、靈活多樣的老年教育新格局,以各種形式經常性參與(yu) 教育活動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比例達到50%以上。對於(yu) 各項利好政策,很多老年人拍手叫好,這是真正意義(yi) 上滿足了老年人老有所為(wei) 、老有所樂(le) 。
記者從(cong) 市教委了解到,目前,我市在冊(ce) 的老年大學共24所,其中,市級老年大學2所,區級18所,其他老年大學4所,在學老年人近11萬(wan) 人。全市246個(ge) 鄉(xiang) 鎮(街道)共建有264所老年學校,在學人數近10萬(wan) 人。另外,全市5290個(ge) 村(居委會(hui) )共建有4877所老年教育學校,在學人數近26萬(wan) 人。市教委提醒老年市民,上老年大學或老年學校要選擇正規的,這樣才能保障自己在校學習(xi) 的各種合法權益。(記者 黃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