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標準化種植 品牌化發展(經濟聚焦·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

發布時間:2024-04-09 16:55:00來源: 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近年來,浙江省建德市持續推進草莓全產(chan) 業(ye) 鏈標準化建設,推廣草莓“標準地”模式,打造“土特產(chan) ”品牌。目前,當地草莓已形成覆蓋種苗、種植、農(nong) 資、加工、服務、農(nong) 文旅等方麵的現代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有力助農(nong) 增收致富。

  春暖花開時節,浙江省建德市楊村橋鎮的溫室大棚裏,草莓藤蔓茂盛,果實鮮紅喜人,種植戶趙建明的30畝(mu) 草莓正處於(yu) 豐(feng) 產(chan) 期。

  每天一大早,趙建明便忙著把成熟的草莓采摘下來,隨後發送給附近老客戶。除了采摘需要人手,澆水施肥等其他工作由智能水肥一體(ti) 機完成。“隻要按下按鈕,設備就能給每株草莓澆水100毫升、施肥3.8克,非常方便。”趙建明種草莓越來越輕鬆,離不開當地持續推進草莓全產(chan) 業(ye) 鏈標準化建設。

  近年來,建德市以創建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標準化示範基地(草莓)、浙江省農(nong) 業(ye) 標準地改革試點縣為(wei) 契機,建設並推廣草莓標準綜合體(ti) 。目前,當地草莓已形成覆蓋種苗、種植、農(nong) 資、加工、服務等方麵的現代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去年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突破46億(yi) 元,有力助農(nong) 增收致富。

  延長產(chan) 業(ye) 鏈條

  完善服務保障

  作為(wei) 種植大戶,趙建明很早就為(wei) 自家農(nong) 場的產(chan) 品申請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他還經營著一家草莓農(nong) 資服務點,為(wei) 草莓種植戶提供綠色食品生產(chan) 資料,幫助當地500餘(yu) 畝(mu) 草莓種植基地實現綠色轉型。

  “在建德,除了種植草莓,許多種植大戶和‘草莓師傅’還兼顧種苗育繁推、農(nong) 資供應、技術服務以及產(chan) 品銷售等多項業(ye) 務,助力延長產(chan) 業(ye) 鏈條。”建德市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中心研究員孔樟良介紹。

  建德市的草莓種植始於(yu) 上世紀80年代,當地先後經曆引進草莓露地栽培、大棚設施試種推廣和規模化產(chan) 業(ye) 發展等階段。2015年,建德市成立草莓產(chan) 業(ye) 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專(zhuan) 門謀劃、統籌推進草莓產(chan) 業(ye) 發展。同年,建德市啟動“放心草莓”實施工程和草莓全產(chan) 業(ye) 鏈質量安全風險管控“一品一策”行動,發布草莓種植農(nong) 藥推薦使用名錄。2018年,當地又推動草莓種植水肥一體(ti) 化升級。2022年,建德草莓產(chan) 業(ye) 協會(hui) 協調推動全產(chan) 業(ye) 鏈標準化示範基地創建。

  浙江睦府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汪建國,同時也是建德市草莓全產(chan) 業(ye) 鏈服務的經營者之一,在四川、貴州等地成立了4家異地農(nong) 資服務點。“建德草莓種植戶種到哪裏,農(nong) 資服務以及全方位技術服務就爭(zheng) 取跟到哪裏。”汪建國說。

  草莓種植走出去,服務保障跟出去。目前,有1.2萬(wan) 名建德草莓種植戶在27個(ge) 省份種植草莓,異地草莓種植麵積達7萬(wan) 餘(yu) 畝(mu) 。建德市給予異地草莓種植戶組織及農(nong) 資配送中心專(zhuan) 項扶持,建成江蘇、湖北等9省份建德草莓分會(hui) 和6家異地農(nong) 資服務點。

  升級種植模式

  提高生產(chan) 效率

  近年來,建德的草莓種植模式不斷迭代升級。2021年,當地推出草莓“標準地”模式——國資開發建設、集體(ti) 股份入股、村民土地參與(yu) 流轉獲得租金、草莓種植戶“拎包入駐”,建成草莓標準大棚5090畝(mu) 。

  杭州沃農(nong) 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是最早入駐草莓“標準地”的企業(ye) 之一。“2021年,我們(men) 以2000元每畝(mu) 的價(jia) 格承包了200多畝(mu) 草莓大棚。如果自行投資建設基礎設施,每畝(mu) 要花4萬(wan) 元。‘標準地’節省了800多萬(wan) 元的建設成本,讓我們(men) 減輕了投資壓力,可以安心進行草莓種植管理和產(chan) 品營銷。”沃農(nong) 公司負責人吳芳祥說。

  在草莓標準大棚裏,各種設施一應俱全。來到一處十字路口,吳芳祥輕點按鈕。“以前在外地種植草莓,同樣麵積需要專(zhuan) 門雇5個(ge) 人,每天負責收放薄膜。在這裏,隻需1個(ge) 人操作按鈕就可輕鬆完成,不僅(jin) 節省了人力,還升級了種植模式、提高了生產(chan) 效率。”吳芳祥說。

  草莓種植企業(ye) 的落地,有效帶動了周邊農(nong) 戶就業(ye) 。目前沃農(nong) 公司為(wei) 農(nong) 戶提供了100多個(ge) 崗位,2023年帶動農(nong) 戶增收260萬(wan) 餘(yu) 元。該公司所在的大同鎮勞村村,共有草莓“標準地”500畝(mu) ,通過土地流轉和租金分成,村集體(ti) 每年可獲得42萬(wan) 元的收益。

  為(wei) 進一步保障草莓標準化種植,建德市製定草莓“標準地”租賃協議要點,將建德草莓標準綜合體(ti) 執行、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信用等級、承諾達標合格證開具等要素作為(wei) 標準化生產(chan) 評分關(guan) 鍵指標,實行“按標生產(chan) ”入駐、“非標生產(chan) ”退出機製,標準化生產(chan) 程度達95%以上。

  不僅(jin) 如此,建德市還持續加強與(yu) 科研院所的合作,成立建德市草莓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推出具有完全知識產(chan) 權的草莓新品種,逐步形成以“早中晚”和特色品種搭配的草莓種植管理模式。此外,當地持續開展草莓新品種推廣、新設施應用、新技術示範等工作,在草莓產(chan) 業(ye) 推廣應用的先進技術超100項。

  培育優(you) 質種苗

  打造區域品牌

  好水果離不開好種苗。在建德,談起草莓種苗,繞不開汪建國。他以前主要從(cong) 事草莓種植和農(nong) 資銷售工作,後來重點進行草莓種苗培育。

  “不少草莓種植戶憑經驗自留種苗,成活率低,質量難以保證,種植風險較大。”汪建國擔憂的種苗問題,也是建德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希望破解的產(chan) 業(ye) 發展瓶頸。在政策引導下,汪建國與(yu) 科研機構合作,逐漸構建起草莓三級育苗體(ti) 係,育苗技術不斷提升。2023年,睦府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生產(chan) 原原種苗10萬(wan) 餘(yu) 株。

  推動草莓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品質管理與(yu) 種苗培育同樣重要。2023年,建德市在楊村橋鎮成立草莓市場,市場質控人員對進入市場的草莓提前進行農(nong) 殘檢測,隻有檢測合格才能進行分揀分級包裝。該市場的草莓成交額占當地草莓成交額的20%以上。

  在建德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產(chan) 業(ye) 信息科負責人餘(yu) 紅偉(wei) 看來,通過對草莓市場進行規範化管理,建德草莓的品質實現提升,市場競爭(zheng) 力也持續增強。

  在品牌建設上,建德市對草莓品牌管理進行規範,建立集“地理標誌+合格證+追溯碼”於(yu) 一體(ti) 的品牌體(ti) 係。進入草莓市場的種植戶或者收儲(chu) 運主體(ti) ,在草莓檢測合格後才能通過承諾達標合格證自助開具機打印合格證。目前年度使用承諾達標合格證120萬(wan) 張以上,有力提升了品牌辨識度。據測算,“建德草莓”的品牌價(jia) 值已超10億(yi) 元。

  人才是產(chan) 業(ye) 發展的基礎。建德市突出以技提質、以技增產(chan) ,製定“草莓師傅”人才品牌培育方案,被納入浙江省專(zhuan) 項職業(ye) 能力認定。目前,建德已培養(yang) “草莓師傅”7000餘(yu) 人、實現職業(ye) 能力認定900餘(yu) 人。

  “我們(men) 將以全產(chan) 業(ye) 鏈標準化建設為(wei) 方向,持續深化農(nong) 業(ye) ‘標準地’改革,著力做好草莓‘土特產(chan) ’文章,推動這一產(chan) 業(ye) 實現高質量發展。”建德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沈小來說。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