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四級共建打造旱作高標準農田新模式

發布時間:2024-04-12 14:39: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各台挖掘機就位,開工!”4月10日,在興(xing) 和縣店子鎮朱家營村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項目現場,開工的指令一下達,大型機械全部開動,一時間轟鳴聲響徹田野……烏(wu) 蘭(lan) 察布市2024年旱作高標準農(nong) 田四級共建試驗示範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烏(wu) 蘭(lan) 察布市地處內(nei) 蒙古自治區中部,屬於(yu) 半幹旱氣候,全市有1200多萬(wan) 畝(mu) 永久基本農(nong) 田,其中三分之二屬於(yu) 旱地。針對烏(wu) 蘭(lan) 察布市旱地麵積大、水資源匱乏的實際,2023年在興(xing) 和縣啟動了全國首個(ge) 旱作高標準農(nong) 田四級共建試驗示範項目,旨在打造一批技術領先、效益顯著的旱作高標準樣板田,為(wei) 西北地區旱地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蹚出一條經驗之路,輻射帶動我國旱地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高質量發展。

  這一項目由中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內(nei) 蒙古自治區農(nong) 牧廳、烏(wu) 蘭(lan) 察布市人民政府、興(xing) 和縣人民政府四級共建,堅持“以水定地”理念,聚焦天上、地下水資源集約利用,因地製宜探索旱地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模式。經研究論證,總結提煉出了適宜烏(wu) 蘭(lan) 察布市旱地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的截潛蓄灌模式、治溝集水模式、優(you) 化調水模式、農(nong) 藝保水模式、引泉蓄灌模式、山坡匯水模式、集雨蓄灌模式和坡改梯模式。按照分區施策的原則,選取了興(xing) 和縣店子鎮朱家營村、興(xing) 和縣城關(guan) 鎮大哈拉溝村、察哈爾右翼中旗廣益隆鎮東(dong) 坊子村、察哈爾右翼後旗賁紅鎮上哈毛不浪村、涼城縣六蘇木鎮台子窪村四個(ge) 試點旗縣5個(ge) 項目,共計2887畝(mu) ,開展試驗示範建設。

  “目前,興(xing) 和縣已建成水地高標準農(nong) 田36.5萬(wan) 畝(mu) ,2024年將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3萬(wan) 畝(mu) 。全市旱地高標準農(nong) 田有8種模式,適合我縣的有6種。”興(xing) 和縣委常委、副縣長王正宜說,此次開工的項目,在店子鎮朱家營村采用截潛蓄灌、治溝集水和坡改梯模式試驗示範1123畝(mu) ,總投資994.43萬(wan) 元;在大哈拉溝村采用優(you) 化調水模式,試驗示範1032畝(mu) ,總投資265.34萬(wan) 元。項目主要建設內(nei) 容為(wei) 水源工程、田間節水灌溉工程、排水工程、田間路、農(nong) 田輸配電工程、溝道治理工程、田間監測工程。  

  自治區農(nong) 牧業(ye) 廳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以四級共建示範區為(wei) 平台,遴選出一批適合農(nong) 田建設的新技術、新模式、新設備,使旱作高標準農(nong) 田達到田平路通、蓄節並用、平急結合、抗旱防洪、穩產(chan) 增產(chan) 的標準,畝(mu) 均糧食產(chan) 量提高10%以上,同時開展內(nei) 蒙古自治區陰山沿麓地區旱作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標準體(ti) 係研究,並形成係列學術研究成果和標準體(ti) 係成果,為(wei) 全國、全區旱作農(nong) 業(ye) 區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武峰 鍾真君)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