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冬藏的日子

發布時間:2022-01-07 09:5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李秀萍

  母親(qin) 做冬藏的準備從(cong) 秋天開始。她把土豆蒸熟,切成薄片,在陽光下晾曬。隻需曬上一天,土豆片就變成半透明的土豆幹,待冬季蔬菜稀少之時,用土豆幹燉雞、燉鴨、燉鵝。在冰天雪地的日子裏,這種粗獷的飲食趣味對於(yu) 在這片土地上生長的人具有持久的吸引力。

  冬藏的不僅(jin) 有土豆幹,還有蘿卜幹、茄子幹、豆角幹等。原以為(wei) 這種把新鮮蔬菜製成“木乃伊”的做法是物質匱乏時代的產(chan) 物,然而在豐(feng) 衣足食的時期,有些人還是保持著冬藏的習(xi) 慣。母親(qin) 把大白菜製成酸菜放在一口褐色的小缸裏,冬天用酸菜炒粉、燉五花肉、涮火鍋。我用現代科學飲食理論勸說母親(qin) 少吃這類醃製食品,母親(qin) 並不理會(hui) ,說她吃了一輩子也沒啥事,說食物之間是相生相克的,這一種食物的害處可能被另一種食物的好處給化解了。母親(qin) 的話也許是有道理的,那些能化解的食物可能是埋在園子裏的蘿卜,可能是掛在屋簷下的辣椒,可能是伏在倉(cang) 房牆根下的大蔥……母親(qin) 一邊把自家種的新鮮蔬菜曬得幹巴巴的,一邊憧憬著那些冬日味道,飽含向往,吃山珍海味都不會(hui) 有那種神情。

  一個(ge) 秋日,我在我家的小區裏散步,發現花壇的水泥沿上鋪展著一片又一片的蘿卜條,白色的,綠色的。蘿卜條大小均勻,橫看成行豎看成列,在陽光下無所顧忌地曬著。我享受著秋意闌珊的靜謐、晴空朗日的舒爽,突然看見那片蘿卜條,竟覺得親(qin) 切可愛,仿佛他鄉(xiang) 遇故知。想起大學時代,宿舍裏時常會(hui) 出現醃製的蘿卜條,不管是誰的,我們(men) 宿舍的女孩都要共享,一人拿著一個(ge) 白麵饅頭,圍著一罐蘿卜條吃得有滋有味。在我們(men) 此後的生活中,無論日子過得多麽(me) 富足,那些吃蘿卜條的記憶都是最深刻而獨特的。

  年少時不諳世情,腦子裏充滿著生活在別處的幻想,希望未來的日子鮮花點綴、華美優(you) 雅。然而年齡大了,閱曆多了,生活態度漸趨於(yu) 純樸。該怎樣生活就怎樣生活,該儲(chu) 備什麽(me) 就儲(chu) 備什麽(me) 。每到母親(qin) 曬菜的日子,我總要打電話叮囑,多曬點,多曬點,我也喜歡吃呢。估計母親(qin) 聽了心裏會(hui) 很高興(xing) ,做這些事情會(hui) 更有勁頭。對於(yu) 母親(qin) 來說,住在哪兒(er) 不重要,享受什麽(me) 也不重要,讓她感覺自己還有價(jia) 值是頂重要的。而且,普通老百姓居家過日子的愉快就在於(yu) 把日常瑣事做得幹淨利落,井井有條,使平平常常的日子產(chan) 生許多興(xing) 味。每年入冬前,母親(qin) 做好了冬藏的各種事宜,心就踏實了,隻等著安安穩穩地過冬。

  我也自覺地重複著母親(qin) 的生活方式,冬藏的日子不斷出入於(yu) 早市,尋找當地農(nong) 民種植的各類蔬菜,醃製一番後裝滿壇壇罐罐,獲得了一種樸素的生活樂(le) 趣。這種樂(le) 趣是母親(qin) 給的。想起小時候,母親(qin) 在陽光下切土豆片,把薄厚均勻的土豆片排列在一個(ge) 個(ge) 橢圓形的秸稈蓋簾上,我小心翼翼地端著擺放在牆頭上,曬著好壯觀。母親(qin) 穿針引線串辣椒,一串串辣椒堆積在她的腳下,我常拎起其中的一串,拖曳著在院子裏走來走去。母親(qin) 在園子裏挖坑埋蘿卜,我爭(zheng) 著去培土,土是潮濕鬆軟的,氣味清冽,和我挖土豆時聞到的氣味一樣。蘿卜掩埋好了,土也抹平了,我在上麵插一根小棍表明此地是埋蘿卜處,方便我日後偷偷來挖。而母親(qin) 在倉(cang) 房裏儲(chu) 藏秋果是真的“藏”,我找起來很費勁,找到了就左兜放幾個(ge) ,右兜放幾個(ge) ,偷偷運出去和小夥(huo) 伴一起吃。母親(qin) 儲(chu) 藏的秋果很難成為(wei) 凍果,因為(wei) 還未等到過年便所剩無幾。

  冬藏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從(cong) 《詩經》中能看到那時的生活圖景和農(nong) 事活動:“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nong) 夫。”“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wan) 壽無疆!”“我有旨蓄,亦以禦冬。”先民春耕、秋收、冬藏,遵循著自然之道,到哪個(ge) 時節就做哪個(ge) 時節該做的事,也遵循著生活之道,有日常勞作的辛勞,也有齊聚一堂相互邀飲的歡暢。彼時和此時的生活圖景是時間軌跡上相距遙遠的兩(liang) 個(ge) 點,但仍有相通之處——人類心中的許多情感是永恒不變的。比如冬藏,都源於(yu) 艱辛世事激發出的韌性、耐力和熱情,是因地製宜的生活智慧。

  前些日子蔬菜價(jia) 格上漲,母親(qin) 打來電話說,我儲(chu) 藏的各種蔬菜特別多,吃不完呢。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