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兩省間“飛地”存留百年 便民服務要盡快“落地”

發布時間:2022-01-12 09:4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兩(liang) 省間“飛地”存留百年 便民服務要盡快“落地”

  據微信公眾(zhong) 號“東(dong) 至民政”消息,1月6日,皖贛兩(liang) 省區劃地名管理工作調研座談會(hui) ,在安徽池州市東(dong) 至縣青山鄉(xiang) 召開,會(hui) 議重點討論了江西“飛地”王屋的管理問題。

  據了解,這塊“飛地”上的村民大約有283人,占地麵積為(wei) 1.8平方公裏。該地行政管轄隸屬江西九江彭澤縣,地理位置卻在安徽東(dong) 至縣境內(nei) ,四周皆被安徽的鄉(xiang) 村包圍,與(yu) 江西完全隔斷。由此帶來的行政管理以及居民生產(chan) 生活的不便,可想而知。

  盡管在兩(liang) 地官方的努力下,“飛地”王屋村組從(cong) 未被遺忘和冷落,但以民為(wei) 本的努力,還能不能再跨越一步,比如讓這塊“飛地”徹底“落地”,讓“飛地”問題產(chan) 生的諸多不便得到一勞永逸的解決(jue) ?

  跨省界的“飛地”問題,不是省際間能解決(jue) 的。行政區劃管理條例第七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由國務院審批。此次變更行政管轄權,涉及皖贛兩(liang) 省行政區域界線變更,應提請國家層麵解決(jue) 。兩(liang) 地既已達成共識,就應加快申報程序的啟動運作,按照行政區域管理條例的相關(guan) 要求,向國務院提交相關(guan) 申請。

  按照規定,涉及行政區劃的變更,地方還應先行評估、論證,征求社會(hui) 公眾(zhong) 意見。具體(ti) 到王屋,兩(liang) 地政府應充分征求王屋村組以及周邊居民的意見,“飛地”所承載的曆史文化內(nei) 涵,也應考慮在內(nei) 。

  可以說,每塊“飛地”的存在,都有特定的曆史、文化或經濟發展背景等原因,而非地理因素那麽(me) 簡單。新中國成立後以及改革開放過程中,還出現了因資源與(yu) 技術優(you) 勢互補,經濟發達地區帶動欠發達地區等新規劃而成的飛地,比如廣東(dong) 省的深汕特別合作區。

  據《東(dong) 至縣誌》記載,王屋這塊“飛地”明朝就已存在。有一種說法是,明朝王文殊大將軍(jun) 插標為(wei) 記的故事,一直是王屋世代居民口口相傳(chuan) 的佳話,由於(yu) 王文殊是江西上饒人,這裏自然就歸江西省管轄。這也是當地人隻承認自己是江西人的原因。

  如今,過去那種“執念”,在新王屋人的心裏是否仍根深蒂固,恐怕不好說。如果經過征求意見,大多數王屋人都不願再“飛”,而願意“落地”,那麽(me) 啟動行政管轄變更,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現代社會(hui) ,“飛地”的存在不但增加了行政成本,也給居民的生產(chan) 生活帶來影響。收個(ge) 快遞,還要寫(xie) 清“安徽省東(dong) 至縣青山鄉(xiang) 轉江西省彭澤縣楊梓鎮雙彭村王屋組”。治安管理上,“江西彭澤居民”雖可以共享安徽東(dong) 至的警務資源,但東(dong) 至警方也隻能盡到現場處警、臨(lin) 時維持秩序之責,因為(wei) 對外省案件沒有管轄權,必須由江西彭澤警方跨省受理。其他當地居民“跨省”辦理事務的麻煩注定更多。

  行政區劃的設置,應以服從(cong) 社會(hui) 生產(chan) 生活為(wei) 首要原則,堅持以民為(wei) 本,而不是犧牲民眾(zhong) 的利益,突顯某些曆史符號的價(jia) 值。讓“飛地”治理落地,與(yu) 傳(chuan) 承曆史文化本身並不矛盾,王屋最後歸屬哪個(ge) 省哪個(ge) 縣,這裏印記著的曆史故事不會(hui) 消失,兩(liang) 地官方有必要考慮盡快啟動區劃變更申請程序。其他地方也應從(cong) 現實意義(yi) 出發,研究“飛地”的去留。

  馬滌明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