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就業成大學生就業新形態:95後"愛自由"、不喜歡"社畜生活"
編者按
曾經,一說到“靈活就業(ye) ”就被認為(wei) 是找不到工作而“打零工”,後來,說到“靈活就業(ye) ”人們(men) 又會(hui) 想到“快遞小哥”或者“網絡主播”……
就在人們(men) 還在為(wei) 到底什麽(me) 樣的就業(ye) 能冠以“靈活”時,很多大學生已經在默默地做起了準備,他們(men) 中的一部分人已經走出了第一步,他們(men) 的“靈活就業(ye) ”加入了更多的智力因素與(yu) 科技因素。
這是否意味著靈活就業(ye) 已經成為(wei) 了大學生就業(ye) 的一種新趨勢?當智能化經濟與(yu) 靈活就業(ye) 相結合後這種新的趨勢又呈現出哪樣的新特點?
本報特別推出一整版報道,對大學生的靈活就業(ye) 進行了全景式呈現,希望引起更廣泛的關(guan) 注和討論。
——————————
這幾年,我國靈活就業(ye) 人數明顯增加。《中國靈活用工發展報告(2021)》藍皮書(shu) 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企業(ye) 采用靈活用工比例約55.7%,比2019年增加約11個(ge) 百分點,近30%的企業(ye) 打算穩定或擴大靈活用工規模。
作為(wei) 思維更加活躍、創新能力更強的群體(ti) ,大學生成為(wei) 了共享經濟、平台經濟中的一支生力軍(jun) 。與(yu) 一般的靈活就業(ye) 不同,大學生的靈活就業(ye) 是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背景下、新業(ye) 態下的自主就業(ye) 和創業(ye) 。
根據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谘詢與(yu) 就業(ye) 指導中心數據統計,2020屆全國高校畢業(ye) 生的靈活就業(ye) 占比16.9%,2021屆高校畢業(ye) 生靈活就業(ye) 占比16.25%。這些選擇靈活就業(ye) 的大學生是如何走上這條新形態的就業(ye) 之路?他們(men) 在這個(ge) 過程中又有哪些困難和收獲呢?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近日采訪了多名靈活就業(ye) 的大學生、高校老師及相關(guan) 領域的專(zhuan) 家學者,試圖對這種大學生就業(ye) 的新形態進行全景式的呈現。
靈活就業(ye) 是新的就業(ye) 趨勢和就業(ye) 渠道
曾經,一說到“靈活就業(ye) ”就被認為(wei) 是找不到工作而“打零工”,而隨著數字化經濟、新業(ye) 態的發展,靈活就業(ye) 的內(nei) 涵和外延不斷被改寫(xie) 。
“靈活就業(ye) 是新的就業(ye) 趨勢和就業(ye) 渠道,相對於(yu) 那些長期穩定的就業(ye) ,靈活就業(ye) 的人可以隨時做、也可以隨時走,對於(yu) 企業(ye) 來說用誰、如何用、用多久也都比較靈活。”東(dong) 北師範大學就業(ye) 創業(ye) 教育研究院教授、全國高校就業(ye) 創業(ye) 指導教師培訓特聘專(zhuan) 家李亞(ya) 員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選擇靈活就業(ye) 的學生其實在上大學期間就已經有了“單幹”的打算,甚至不少人大學期間就已經開始幹“私活”了。
虞海從(cong) 大連藝術學院動畫專(zhuan) 業(ye) 畢業(ye) 一年多了。在1997年出生的虞海看來,就業(ye) 不一定要找“穩定”的工作,“現在各種機會(hui) 很多”。
為(wei) 了賺一些零花錢,虞海從(cong) 大二開始便在別人開的網店做兼職動畫設計,“活兒(er) 很好找”,虞海說,自己會(hui) 用Maya軟件(一款三維建模和動畫軟件),便去某寶上搜索 “Maya模型代做”,搜到之後就去對接客戶具體(ti) 的需求。就這樣,到大三時,虞海已經自己開了網店。畢業(ye) 後,他沒有去“找工作”,而是在學校的產(chan) 業(ye) 園注冊(ce) 了公司,開始創業(ye) 。目前,這家公司的老板和員工都是虞海自己。
與(yu) 虞海同年出生的艾海音有著類似的想法。畢業(ye) 於(yu) 北京城市學院的艾海音學的是珠寶鑒定與(yu) 經營。因為(wei) 自己的家人就在從(cong) 事著與(yu) 珠寶相關(guan) 的行業(ye) ,從(cong) 進入大學校門那天起,艾海音就做好了將來單幹的打算。
“學我們(men) 這個(ge) 專(zhuan) 業(ye) 的最後真正能留在本行業(ye) 的人並不多,”艾海音說,如果留在大企業(ye) 中,最初的一些年很難接觸到真正的專(zhuan) 業(ye) ,但是如果自己創業(ye) ,前期需要的資金又比較多,比如囤石頭、出鑒定書(shu) 等都需要先期投入資金,“我們(men) 班40多個(ge) 人,留在行業(ye) 裏的是少數。”
為(wei) 了能順利進入行業(ye) ,艾海音跟合作夥(huo) 伴一起做了很多調研,僅(jin) 被稱為(wei) “珠寶之都”的深圳水貝,他們(men) 就去過多次。
畢業(ye) 之後,艾海音小小的“微店”便開張了。
在艾海音看來,自己的很多同學選擇做UP主、博主,都是最大化地發揮自己的優(you) 勢。而她之所以選擇靈活就業(ye) ,是因為(wei) 知道這種工作形式,讓她的個(ge) 人能力有極大的提升速度。“職業(ye) 沒有什麽(me) 高低貴賤之分,要看自己的能力。”艾海音說。
大連藝術學院學生工作部部長任思斌介紹,相比於(yu) 其他類院校,藝術類院校靈活就業(ye) 比例一直偏高。他以大連藝術學院為(wei) 例,該校靈活就業(ye) 的學生大概能占當年整體(ti) 畢業(ye) 生的四分之一左右。在靈活就業(ye) 的學生中,一部分會(hui) 進入劇組、演出團體(ti) 等;還有一部分可能會(hui) 開設自己的工作室,比如進行雕塑等方麵的藝術創作;也有人像虞海一樣選擇注冊(ce) 公司,自己創業(ye) 。
除了個(ge) 人的準備,專(zhuan) 家指出,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也給有著更多知識儲(chu) 備的大學生的靈活就業(ye) 提供了可能。
“很多人說中國的人口紅利正在減少,但其實人力資源的紅利還將延續很長時間。”全國就業(ye) 創業(ye) 指導委員會(hui) 新就業(ye) 形態與(yu) 創業(ye) 專(zhuan) 家組副組長、全球青年創新領袖共同體(ti) 促進會(hui) 會(hui) 長孫焱說。在她看來,新的就業(ye) 形態有著數字化、即時化、智能化這三“化”的特點,其帶來的是海量的資源,因此能高效地對不同類型的海量資源進行匹配的能力則顯得尤為(wei) 突出,這就需要有大量有著高附加值的人力資源,“很大一部分就是大學畢業(ye) 生。”
“過去,很多大學生願意選擇到外企去,到大的企事業(ye) 單位去,也就是過去的所謂‘大廠’,為(wei) 的是獲得更多的資源,而現在平台就能提供這些。”孫焱說。即使你是一個(ge) 個(ge) 體(ti) 、一個(ge) 很小的工作室,也能在平台上獲取大量的資源,隻要你具有協調整合的能力。
而這一點也被很多大學畢業(ye) 生認同。
北京交通大學的畢業(ye) 生楊亞(ya) 洲也是一位自由職業(ye) 者,從(cong) 事英語筆譯工作。他在大學本科和研究生期間就一直從(cong) 事著與(yu) 此相關(guan) 的兼職工作,現在,他所有的工作都是自己通過互聯網找到的,而且訂單基本來自國外,“收入穩定、時間自由,為(wei) 什麽(me) 一定要每天去一個(ge) 固定的地點上班呢?”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采訪中還強烈地感受到,大學生選擇靈活就業(ye) 的背後除了有著理性的邏輯鏈外,還能看到95後身上濃濃的“愛自由”的氣息。
對於(yu) 這一代95後在進行職業(ye) 選擇時與(yu) 上一代和上上代有著極大的不同,除了薪資水平外,他們(men) 更注重工作的職業(ye) 發展潛力、與(yu) 自身興(xing) 趣愛好的匹配程度、職業(ye) 自由度和舒適度、職業(ye) 帶夾的自尊心和成就感等。
有人甚至把自由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我選擇自主創業(ye) ,有一部分原因是想逃避朝九晚五的、統一規製化的生活。”浙江傳(chuan) 媒學院的畢業(ye) 生李娜(化名)說,對於(yu) 很多大學生來說不喜歡被束縛的“社畜生活”(社畜是網絡流行詞,指在公司很順從(cong) 地工作,多用於(yu) 自嘲——記者注)
除了這種必然的選擇外,還有一些大學生的選擇偶然性更大一些。
“有些學生選擇靈活就業(ye) 隻是為(wei) 了過渡,他們(men) 或者正在為(wei) 考研做準備,有些是為(wei) 了‘考編’做準備。”浙江萬(wan) 裏學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王偉(wei) 忠說,這些人之後可能會(hui) 走上創業(ye) 的道路,也可能會(hui) 通過考研最終實現穩定就業(ye) 。
選擇靈活就業(ye) 不一定一直“靈活”下去
有些大學畢業(ye) 生以為(wei) 選擇了靈活就業(ye) ,有了更多的自由發展空間,但其實,大多數人的靈活就業(ye) 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可能有一些同學們(men) 覺得靈活就業(ye) 又輕鬆又自由,以為(wei) 做個(ge) 抖音號用不了多久就能輕鬆變現了,一個(ge) 月就掙幾萬(wan) ,其實這樣的人很少。”楊亞(ya) 洲說。
楊亞(ya) 洲剛畢業(ye) 時就趕上了新冠肺炎疫情,而他之前做兼職時主要針對的領域是旅遊業(ye) ,而疫情讓全球旅遊市場跌入了穀底。“當時我也正麵臨(lin) 畢業(ye) ,到底是找一家公司呢?還是堅持這條道路,讓我糾結了很久。”楊亞(ya) 洲說。
楊亞(ya) 洲最終還是堅持了自己的初衷。而堅持所帶來的是:兩(liang) 個(ge) 多月發了六、七百封郵件,通過郵件聯係國外的翻譯公司或者直客(直接合作公司),但收效都很少。“我當時都開始懷疑人生了,每天的生活就是‘投郵件’-‘回複郵件’-‘等待派稿’這樣一個(ge) 循環往複的過程,很煎熬。”
而李娜剛剛畢業(ye) 的時候也是“一腔熱血”的。
“我男朋友是攝影係畢業(ye) 的,我主要負責出鏡和編導,男朋友負責後期的製作和前期的拍攝,我們(men) 兩(liang) 個(ge) 人完全可以組成一個(ge) 小團隊了。”李娜說,帶著傳(chuan) 媒專(zhuan) 業(ye) “科班”出身的自信,李娜做了三個(ge) 自媒體(ti) 短視頻賬號。
但現實並不樂(le) 觀。
李娜和男友在上學期間學習(xi) 的專(zhuan) 業(ye) 知識針對的主要是電影電視等傳(chuan) 統媒介,在他們(men) 看來隻要把視頻做到盡善盡美,就足以“捕獲”短視頻平台上的觀眾(zhong) 了。
結果,“我們(men) 耗用幾個(ge) 小時甚至更多時間鼓搗出的幾分鍾的精品視頻播放量都僅(jin) 在500以內(nei) ,點讚的也隻有個(ge) 位數,這對我們(men) 是不小的打擊。”李娜說。
其實,不少選擇靈活就業(ye) 的學生在創業(ye) 初期都遇到了這樣那樣的困難。
那麽(me) ,選擇了靈活就業(ye) 的大學畢業(ye) 生是不是就要一直“靈活”下去呢?
並不是。
李娜現在就找了一家短視頻的平台,過起了打工族的生活,但是,對於(yu) 李娜來說,這並不意味著放棄了她最初創業(ye) 的那份事業(ye) 。
“正是因為(wei) 有了那一段時間的靈活就業(ye) ,我知道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李娜說,剛畢業(ye) 的時候,由於(yu) 對自己的編導能力過於(yu) 自信,而忽略了與(yu) 其他環節的配合,比如運營,同時對整個(ge) 事業(ye) 的發展考慮得也不夠周全,“我當時就沒怎麽(me) 考慮過變現的路徑,隻是一門心思地紮進了內(nei) 容製作中。”
現在李娜到一個(ge) 成熟的短視頻公司後就是為(wei) 了迅速地給自己“補課”,她現在會(hui) 用業(ye) 餘(yu) 時間繼續打理自己之前的賬號,但是,現在已經跟之前完全不同了,李娜一邊做一邊反思,還去很多類似的平台上分析研究那些做得成功的賬號,再也不會(hui) 抱著“我們(men) 拍什麽(me) 觀眾(zhong) 就一定喜歡看什麽(me) ”的想法了。
更重要的是,李娜意識到:任何一個(ge) 行業(ye) 都不能有一個(ge) 完全的保障,特別是疫情打醒了一大票睡夢當中的人,讓大家都開始警醒自己的生存環境。父母希望她有居安思危的意識:“最終都是要靠自己的,不能靠別人,每個(ge) 人要有不可替代的能力。”
現在艾海音的“微店”已經能保證一年有20萬(wan) 的純利潤了,艾海音便開始尋找到大的珠寶公司的工作機會(hui) ,“提升自己的能力與(yu) 資源”,因為(wei) ,艾海音還有更為(wei) 遠大的目標:“我身邊的同齡人都喜歡‘國潮’,我希望將來能創造自己的珠寶品牌,就做‘國潮’,做中國人自己的珠寶品牌。”
也有專(zhuan) 家表示部分大學生在進行就業(ye) 選擇的時候會(hui) 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對一些人來說可以在靈活就業(ye) 給了他們(men) 一個(ge) 了解真實社會(hui) 的過程,同時可以在真實的社會(hui) 生活中對自己的能力和發展方向進行一次校準。
任思斌觀察到,靈活就業(ye) 的學生總體(ti) 上來說是“有業(ye) 可就”,年輕人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更多是出於(yu) “想多走走,多看看,多經曆”的想法。他說:“現在社會(hui) 發展速度快,知識更新迅速,部分年輕人在確定自己職業(ye) 生涯定位前,還想多了解一下這個(ge) 社會(hui) 。”
河北農(nong) 業(ye) 大學2016屆畢業(ye) 生李雲(yun) 皓,現在執掌了一家為(wei) 蘋果園區生產(chan) 端提供技術服務的公司,這是他從(cong) 研究生一年級開始就確定的人生目標。
在讀研究生階段,一項蘋果輪紋病調研工作,讓李雲(yun) 皓發現了蘋果種植業(ye) 的痛點——果農(nong) 缺實用技術。隨後,他利用高校中的科技人才資源優(you) 勢,對接果農(nong) 的知識需求,為(wei) 園區提供技術谘詢服務。做著做著他發現,有的園區簽訂服務協議後需要“開票”,於(yu) 是他就順理成章地成立了公司,自然而然地走上了“靈活就業(ye) ”這條路。
幾年下來,和當年非靈活就業(ye) 的同學相比,李雲(yun) 皓認為(wei) 自己“成長得要快得多”。談到原因,李雲(yun) 皓覺得很可能是因為(wei) 靈活就業(ye) 讓自己“碰璧更多”,比如,公司創立初期,搞農(nong) 業(ye) 技術出身的三位初創人員對財務問題一竅不通,有天突然接到當地稅務局的問詢電話,仨人都慌了,“我們(men) 是涉及到什麽(me) 嚴(yan) 重的稅務問題嗎”? 其實,他們(men) 是由於(yu) “不懂”而忽略了注冊(ce) 公司必要的稅務登記手續。
類似的碰壁事件不隻一件,李雲(yun) 皓說,他們(men) 便在一次次“碰壁”中成長得越來越快。
盡管創業(ye) 艱辛,但李雲(yun) 皓認為(wei) ,“對於(yu) 我來說,創業(ye) 是比較明智的選擇”。他說:“創業(ye) 可能並不適合每一個(ge) 人,但即便沒有創業(ye) ,我們(men) 也要有創業(ye) 精神,要有勇氣不斷去學習(xi) 新東(dong) 西。”
目前,楊亞(ya) 洲有了一定的積蓄,“可能再去進行第二次創業(ye) 了”。這次,他的方向是餐飲行業(ye) 。
楊亞(ya) 洲最深刻的體(ti) 會(hui) 是:現在要知道自己能夠為(wei) 別人創造什麽(me) ?以前聽別人說“興(xing) 趣就是做好的老師”,楊亞(ya) 洲覺得這是“很空的一句話”,但是親(qin) 身經曆過從(cong) 大學到社會(hui) 的過渡期後,他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大學其實是比較閉塞的一個(ge) 環境,還是要多接觸社會(hui) 上的信息,然後選擇適合自己的賽道。”楊亞(ya) 洲說,“一定要找到自己感興(xing) 趣的、適合自己的,然後一定要去堅持,一定要熬過艱難的時期,然後可能就會(hui) 慢慢地看到希望。”
“不能隻憑借一腔熱血就向往自由。”在這個(ge) 過程中,他認為(wei) ,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有不可替代性,你要用“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態度去選擇一個(ge) 適合你自己的賽道。
大學生靈活就業(ye) 的製度建設和政策支持還有待完善
“如果以從(cong) 業(ye) 者個(ge) 人意願的角度進行劃分,靈活就業(ye) 可以分為(wei) 三類,‘心甘情願型’、‘過渡型’和‘無可奈何型’。”李亞(ya) 員分析:“心甘情願型”是那種很早就對自己的人生有清晰規劃的人,他們(men) 早就為(wei) 靈活就業(ye) 做好了準備,而占絕大多數的靈活就業(ye) 人員屬於(yu) 後麵兩(liang) 種類型,因此“要做好靈活就業(ye) 與(yu) 穩定就業(ye) 的統籌與(yu) 結合”讓這兩(liang) 部分占比人數更多的靈活就業(ye) 人員逐漸地從(cong) 一種過渡的狀態到穩定就業(ye) 或者相對穩定就業(ye) 的狀態中去,政府和學校要提供更多的服務與(yu) 支撐。
李亞(ya) 員認為(wei) ,麵對越來越大的靈活就業(ye) 群體(ti) 還要保持清醒的認識,“在高校中有一部分人是絕對不能靈活就業(ye) 的,比如來自經濟困難家庭的學生,要盡可能讓這部分人從(cong) 事穩定的職業(ye) 。”
“‘自己給自己造飯碗’,這是一種就業(ye) 趨勢,但是還要給這些學生更好的保障和關(guan) 愛。”王偉(wei) 忠說。
不少專(zhuan) 家認為(wei) ,因為(wei) 沒有專(zhuan) 門管理部門,當前靈活就業(ye) 的大學生群體(ti) 還缺乏組織歸屬感和安全感,大學生靈活就業(ye) 的製度建設和政策支持還有待完善。
近年來,國家對於(yu) 靈活就業(ye) 人群的保障製度正在逐步完善當中。1月12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健全靈活就業(ye) 人員參加社會(hui) 保險製度和勞動者權益保障製度,推進靈活就業(ye) 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製度試點。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那些靈活就業(ye) 比較順利的確實是各個(ge) 方麵獲得了更多幫助的人。
虞海介紹,因為(wei) 有了清晰的規劃,臨(lin) 近畢業(ye) 時,他申請了學校的創業(ye) 項目,目前,他的辦公地點由大連藝術學院文化科技創業(ye) 園免費提供,“水電也全免”。虞海說:“我創業(ye) 的成本也就是注冊(ce) 一個(ge) 營業(ye) 執照的錢。”
在大連藝術學院文化科技創業(ye) 園中,還有不少像虞海一樣願意自己創業(ye) 的同學。任思斌說,大藝文創園於(yu) 2014年正式啟動,10年建設運營發展總預算為(wei) 2000餘(yu) 萬(wan) 元。這個(ge) 文創園相當於(yu) 一個(ge) 學生創業(ye) 項目的孵化器,是由一棟教學樓改造的,麵積超過2萬(wan) 平米。他介紹,文創園對全國的畢業(ye) 生開放申請,現有全國30多所高校師生在此共同創業(ye) ,“前三年租金和水電都免費”。
其實,當前不少高校都正在給畢業(ye) 生們(men) 提供這樣的服務。“在學生注冊(ce) 的時候學校給他提供場地,在學生創業(ye) 初期就是非常有用的,可以幫他們(men) 節約不少成本。”浙江傳(chuan) 媒學院教師高夢庭說。
很多靈活就業(ye) 的學生是在走上社會(hui) 後遇到困難的,所以,一些學校便打通了學校與(yu) 市場之間的軌道。“學校正在破解以往創業(ye) 人才培養(yang) ‘單打獨鬥’的困境,全麵打通了與(yu) 市場接軌的創業(ye) ‘斷頭路’。” 王偉(wei) 忠介說,現在想創業(ye) 學生100%都能參與(yu) 創業(ye) 培訓或實踐、有創業(ye) 項目學生100%都有導師指導和孵化平台、創業(ye) 學生100%都能有資金支持和配套幫扶。
當然,還有一些困難是這些初入職場的大學畢業(ye) 生們(men) 較少考慮的,比如,“五險一金”。
“我覺得社保這件事是個(ge) 很卡脖子的事,不過還得具體(ti) 問題具體(ti) 分析。”在李娜看來,對於(yu) 那些未來希望能在北上廣深等城市安家落戶的人來說,“五險一金”的繳納情況是落戶這些城市的重要條件,因此他們(men) 可能就會(hui) 把“五險一金”這件事看得更重一些。“但是我對自己的未來規劃是做個(ge) ‘丁克’,‘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這些也不是啥困難了。”
無論大學畢業(ye) 生們(men) 怎麽(me) 看,給無論哪種形式的就業(ye) 者提供最起碼的就業(ye) 保障是管理部門不能忽視的問題。
“現在還存在著一個(ge) 尷尬的局麵,人們(men) 對靈活就業(ye) 這個(ge) 概念還有很多不一樣的認識,”王偉(wei) 忠說,概念不清楚人群就劃分不清楚,隻有人群能區分清楚才能更好的提供保障。
在2021年5月召開的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hui) 上,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就業(ye) 促進司負責人宋鑫表示,對有意願、有能力創業(ye) 的畢業(ye) 生,人社部將給予傾(qing) 斜支持,精準開展創業(ye) 培訓、創業(ye) 服務,提供創業(ye) 擔保貸款、創業(ye) 補貼、場地支持等政策。同時,運用社保補貼政策,支持畢業(ye) 生多渠道靈活就業(ye) 、新業(ye) 態就業(ye) 。
“靈活就業(ye) 中存在的法律法規盲點、戶籍限製等還有待完善。”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谘詢與(yu) 就業(ye) 指導中心副主任方偉(wei) 說,政府要積極探索和加強靈活就業(ye) 這一新型勞動力市場製度建設,規範和引導靈活就業(ye) 。提高用工政策中對靈活就業(ye) 的包容性和靈活性,填補有關(guan) 法律法規空白,取消靈活就業(ye) 大學生的戶籍限製,提高基本養(yang) 老和醫療保險的保障水平,納入國家勞動安全保障體(ti) 係、失業(ye) 保險製度體(ti) 係。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 葉雨婷 張茜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2年01月17日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