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全國首次中成藥集中帶量采購開標 藥價瘦身百姓減負

發布時間:2022-01-24 10:17:00來源: 工人日報

  全國首次中成藥集中帶量采購開標,預計每年可節約藥費超26億(yi) 元——

  中成藥集采來了,藥價(jia) “瘦身”百姓“減負”

  本報記者 王維硯

  “西藥費用已經降了不少,中成藥成了藥費裏的大頭。”湖北襄陽市民張潔在整理上一年的藥費單據時感歎。

  把虛高的中成藥費用降下來,這是很多老百姓的心聲。目前,我國已成功開展了6批藥品集中帶量采購,但是中成藥由於(yu) 質量難以評價(jia) 、獨家產(chan) 品多等特殊性,一直未能開展集采。

  近日,湖北省牽頭19省份聯盟開展全國首次中成藥集采,采購規模近100億(yi) 元。這意味著,未來藥費裏的“水分”會(hui) 被進一步擠掉。

  此次集采,97家企業(ye) 、111個(ge) 產(chan) 品中選,中選價(jia) 格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根據19省份聯盟年度需求量測算,預計每年可節約藥品費用超26億(yi) 元。

  中成藥集采為(wei) 何難開展

  “中成藥根本沒辦法搞集采。”這是此前業(ye) 內(nei) 流傳(chuan) 的一種觀點。

  自2018年藥品集采改革以來,國家已經成功開展6批藥品集采,涵蓋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慢性乙肝等慢性病和常見病的主流用藥,但尚未有中成藥納入大範圍集中帶量采購。

  中成藥集采為(wei) 何難開展?國家醫保局醫藥價(jia) 格招標采購司負責人解釋稱,中成藥的特殊性增加了集采難度。

  首先,中成藥質量難以評價(jia) 。化學藥品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jia) 保證了仿製藥的療效與(yu) 安全性,但中成藥一般是根據傳(chuan) 承的經典名方製作而成,也就沒有“原研藥”與(yu) “仿製藥”的說法。缺少一致性評價(jia) 的支撐,意味著中成藥之間的質量、療效等沒有統一的、能夠令大眾(zhong) 信服的判斷標準。

  其次,中成藥獨家產(chan) 品多。按照以往化學藥、耗材與(yu) 生物製劑的集采規則,進入集采的藥品均為(wei) 非獨家產(chan) 品,這樣能夠保證其具有充分的競爭(zheng) 性,有降價(jia) 空間。但是,由於(yu) 中醫“一源多流”的學術及文化特色,中成藥分類和命名複雜,配方與(yu) 工藝稍有變化便成為(wei) 新的品種,因此獨家產(chan) 品眾(zhong) 多。目前,我國有1000多個(ge) 中成藥獨家品種,競爭(zheng) 並不充分,少數“獨家”甚至是專(zhuan) 為(wei) 規避市場競爭(zheng) 而“量身定製”,這也是中成藥集采的另一大現實困境。

  獨家中成藥如何降價(jia)

  針對中成藥的特點、難點和爭(zheng) 議點,70餘(yu) 位醫療機構臨(lin) 床專(zhuan) 家、藥學專(zhuan) 家、高校及行業(ye) 政策專(zhuan) 家組成專(zhuan) 家組,製定出極具創新性的中成藥集采方案,確保藥品優(you) 質優(you) 價(jia) 。

  由於(yu) 中成藥沒有一致性評價(jia) 作為(wei) 支撐,質量體(ti) 係複雜,直接采用價(jia) 格競爭(zheng) 方式容易引起“劣幣淘汰良幣”爭(zheng) 議。為(wei) 此,本次集采創造性采用綜合評分的方法,價(jia) 格競爭(zheng) 得分占60%,技術評價(jia) 得分占40%,技術得分中涵蓋醫療機構認可度、藥品企業(ye) 供應能力、企業(ye) 創新能力、招采信用評價(jia)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等方麵。

  “這樣既考慮價(jia) 格因素,又考慮企業(ye) 供應能力、信用、質量等因素,破解了無質量評價(jia) 體(ti) 係的難題。”湖北省醫療保障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說。

  值得關(guan) 注的是,本次集采在綜合評分中引入醫療機構認可度指標,由聯盟地區19個(ge) 省份所有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共2.4萬(wan) 餘(yu) 家)參與(yu) 評價(jia) ,相當於(yu) 進行了全樣本評價(jia) ,提高了質量療效評分的公信力。

  針對中成藥獨家產(chan) 品過多的難點,本次集采通過“合並通用名采購”破題。按照化學藥集采的方式,進入集采的同一通用名藥品,需要有多家企業(ye) 通過一致性評價(jia) ,開展競爭(zheng) 。本次集采根據中成藥全國銷售金額排名,結合醫療機構實際使用品種,遴選出部分大額品種,對功能主治相近的不同名稱藥品進行合並集采,最終確定了17個(ge) 產(chan) 品組76種中成藥采購目錄。

  此外,由於(yu) 不同部分企業(ye) 的產(chan) 品價(jia) 格在集采前已經較低,降幅空間不大,為(wei) 避免出現“低價(jia) 藥反被淘汰”局麵,本次集采規定,對無倒扣分項的同組內(nei) “日均治療費用最低產(chan) 品”,給予增補中選機會(hui) ,從(cong) 而保證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和企業(ye) 公平感。

  藥價(jia) “瘦身”百姓“減負”

  梳理公布的中選結果表可以看到,此次中成藥集采包括參麥、血塞通、血栓通、銀杏葉、丹參、雙黃連等17個(ge) 中成藥大品種,76種藥品,111個(ge) 產(chan) 品。

  “臨(lin) 床上常用的品種和常用的品牌都基本中選。絕大多數臨(lin) 床上常用的產(chan) 品,特別是采購量大的產(chan) 品,都達到了相當大的降幅。”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價(jia) 格招采室主任蔣昌鬆表示,本次集中帶量采購中選價(jia) 格結果達到了預期。

  這也意味著,很多百姓家中的常備藥、常用藥的價(jia) 格將更“親(qin) 民”。

  記者發現,用於(yu) 治療中風的某品牌銀杏葉片降幅最高,降幅達82.63%,銀杏葉片每盒(30片)價(jia) 格,從(cong) 24元降至4.17元。同一產(chan) 品組的另一品牌銀杏葉片,每片價(jia) 格低至約0.08元。治療感冒的雙黃連口服液最高降幅達55%,每盒(12支)價(jia) 格,從(cong) 25元降至11.25元;治療腦動脈硬化的血塞通滴丸,最高降幅達55.01%,一盒(90丸)的價(jia) 格,從(cong) 30.32元降至13.64元,一天可以為(wei) 患者節省2.78元~5.56元。

  “既要讓人民群眾(zhong) 享受到更低的藥價(jia) ,也要淨化行業(ye) 環境,讓藥品回歸治病救人的本質屬性。”國家醫保局醫藥價(jia) 格和招標采購司負責人表示,集采改革從(cong) 最初的化藥集采,推進到高值醫用耗材、生物製劑集采,再推進到中成藥集采,構建出全方位推進醫藥集中采購改革的“拚圖”,累計節約醫保和患者支出2600多億(yi) 元。

  國家醫保局表示,下一步,將常態化、製度化開展藥品國家集采,持續擴大高值醫用耗材集采範圍,讓更多患者受益。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