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鞏固外貿好形勢
作者:鞏保成(江蘇省社會(hui) 科學院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在近期舉(ju) 行的商務運行情況發布會(hui) 上,商務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2021年商務運行穩中向好、好於(yu) 預期。然而,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反複、全球係統性風險上升等因素,使今年外貿形勢仍麵臨(lin) 諸多挑戰。亟需各方麵形成合力穩增長,鞏固外貿好形勢。
當前,進出口領域在需求、供給和預期等多方麵麵臨(lin) 壓力。需求方麵,受疫情衝(chong) 擊、供應鏈中斷、通脹高企等因素影響,全球經濟複蘇麵臨(lin) 很多不確定因素,聯合國最新發布的報告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放緩至4%。供給方麵,“缺櫃、缺船、一箱難求”短期內(nei) 難以徹底緩解,全球經濟循環仍待進一步打通。預期方麵,在重要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運輸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的疊加下,外貿企業(ye) 的經營風險和壓力處於(yu) 高位,“有單不敢接”“量大利潤低”等現象不同程度存在,全球貿易預期偏弱。
正因如此,商務部確定2022年為(wei) “外貿鞏固提升年”,並將通過一係列舉(ju) 措來提升外貿綜合競爭(zheng) 力。而且,此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guan) 於(yu) 做好跨周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的意見》,從(cong) 穩規模、穩鏈條、穩動能、穩主體(ti) 四個(ge) 方麵進行跨周期部署穩外貿。此外,海關(guan) 總署也在通過有關(guan) 舉(ju) 措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推進外貿促穩提質行動。
筆者以為(wei) ,在當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下,鞏固外貿良好態勢並不容易,必須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與(yu) 跨周期政策的有效銜接。具體(ti) 來說,應重點從(cong) 以下幾個(ge) 方麵持續發力,多方協力提高外貿綜合競爭(zheng) 力。
一是充分釋放金融支持政策效應,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針對疫情反複導致企業(ye) 出運前訂單被取消、延期等情況,可探索“政府+銀行+保險”合作形式,充分釋放金融支持政策效應,提高金融機構發放外貿融資的積極性,主動對接外貿企業(ye) 融資需求,采取差別化融資授信管理,加大對外貿企業(ye) 融資支持。特別是要加大中小微外貿企業(ye) 融資增信力度,引導金融機構聚焦受貿易摩擦、經濟周期、疫情突發等影響而受困的外貿產(chan) 業(ye) 、製造業(ye) 及相關(guan) 配套產(chan) 業(ye) ,盡最大努力減少這些企業(ye) 的陣痛。
二是持續優(you) 化“直客對接”電商平台,暢通外貿流通通道。針對海運“缺櫃、缺船、一箱難求”、運力緊張、運價(jia) 高企等問題,應把持續優(you) 化“直客對接”電商平台作為(wei) 重點予以突破。以此引導各地方、各進出口商協會(hui) 組織中小微外貿企業(ye) 與(yu) 航運企業(ye) 進行直客對接,緩解港口缺箱、缺倉(cang) 、持續擁堵的問題。同時還要持續加強國際海運領域監管,完善日常監測和應急調度機製,增強港口之間協調配合。
三是以RCEP生效實施為(wei) 契機,拓展東(dong) 盟等新興(xing) 市場。鞏固良好外貿形勢需要培育新的增長極。在深耕歐美等傳(chuan) 統市場的同時,應以RCEP生效實施為(wei) 契機,擴大與(yu) 東(dong) 盟國家貿易往來。
四是充分發揮自貿區優(you) 勢,共建加工貿易產(chan) 業(ye) 園。加工貿易是我國外貿的傳(chuan) 統優(you) 勢,也是我國深度融入全球產(chan) 業(ye) 鏈、聯通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的重要載體(ti) 。當前要在充分發揮國內(nei) 有關(guan) 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優(you) 勢的基礎上,完善東(dong) 中西部產(chan) 業(ye) 對接的合作機製,深化東(dong) 部與(yu) 中西部、東(dong) 北地區合作共建加工貿易產(chan) 業(ye) 園區,引導中西部和東(dong) 北地區深度參與(yu) 國際循環,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五是大力支持外貿新業(ye) 態發展,增強外貿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近年來,外貿新業(ye) 態已成為(wei) 我國外貿新的增長點並快速發展。要在此基礎上,發揮跨境電商綜試區的政策優(you) 勢,落實跨境電商“無票免稅”、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外貿綜合服務企業(ye) 代辦退稅、出口海外倉(cang) 等創新模式,構建“海外倉(cang) ”網絡,不斷完善海外智慧物流平台,著力提升貿易數字化水平,打造一批全球離岸貿易中心城市或地區,增強外貿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
總之,要在統籌疫情防控和外貿發展上做文章,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暢通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更好地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