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如何預防慢性病致殘,怎樣減少老年人跌倒致殘?

發布時間:2022-02-11 09:11:00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據中國殘聯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增殘疾人約200萬(wan) ,進一步做好殘疾預防工作迫在眉睫。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殘疾預防行動計劃(2021-2025年)》,為(wei) “防殘於(yu) 未然”提供指引。

  看點一:殘疾預防主要指標2025年處於(yu) 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計劃明確,到2025年,殘疾預防主要指標處於(yu) 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北京大學APEC健康科學研究院院長鄭曉瑛教授介紹,“十四五”時期,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快,居民疾病譜發生重大變化,慢性病、心理健康問題等致殘風險增加,殘疾預防工作或將麵臨(lin) 更大壓力和挑戰。

  行動計劃堅持三級預防原則,針對遺傳(chuan) 、疾病、傷(shang) 害等主要致殘因素防控,提出實施殘疾預防知識普及、出生缺陷和發育障礙致殘防控、疾病致殘防控、傷(shang) 害致殘防控、康複服務促進五大主要行動,強調“把增強公民個(ge) 人殘疾預防意識和能力作為(wei) 殘疾預防的基礎工程抓緊、抓實”。

  行動計劃明確提出20項工作任務和25項工作指標,涵蓋了各主要致殘因素的防控任務和措施,提出“全麵實施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殘疾預防三級防控策略,著力推進關(guan) 口前移、早期幹預”“逐步擴大致殘性疾病篩查病種範圍,推進早篩、早診、早治”“加強長期照護服務”“加強殘疾預防科技攻關(guan) 、示範應用”等新舉(ju) 措、新要求。

  “行動計劃內(nei) 容設計既有係統性,又有前瞻性,可操作性也較強,有助於(yu) 推動我國殘疾預防事業(ye) 在新階段實現更高質量發展。”鄭曉瑛說。

  看點二:加強重點人群殘疾預防知識普及

  計劃指出,麵向兒(er) 童、青少年、新婚夫婦、孕產(chan) 婦、嬰幼兒(er) 家長、老年人、高危職業(ye) 從(cong) 業(ye) 者等重點人群開展針對性宣傳(chuan) 教育,主動提供殘疾預防和出生缺陷防治科普知識,普及遺傳(chuan) 和發育、疾病、傷(shang) 害等致殘防控的科學知識、方法;麵向傷(shang) 病者、殘疾人,加強康複知識宣傳(chuan) 普及,著力提升康複意識、能力。重點人群殘疾預防知識普及率超過80%。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專(zhuan) 家田向陽主任醫師認為(wei) ,強調加強對重點人群開展有針對性的殘疾預防知識普及是本期行動計劃的亮點之一。

  田向陽表示,每個(ge) 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有可能遇到不同的致殘因素,要區分不同人群、不同場所、不同致殘因素,有計劃、有目標、有重點地開展有針對性的知識普及,這樣既可以更好滿足特定人群的迫切需求,也能提高知識普及效率和效果。

  看點三:加強出生缺陷和發育障礙致殘防控

  計劃指出,加強婚前、孕前保健。婚前醫學檢查率超過70%,孕前優(you) 生健康檢查目標人群覆蓋率超過80%。做好產(chan) 前篩查、診斷。產(chan) 前篩查率超過75%,孕產(chan) 婦係統管理率超過90%。加強兒(er) 童早期篩查和早期幹預。新生兒(er) 遺傳(chuan) 代謝性疾病篩查率不小於(yu) 98%,新生兒(er) 聽力篩查率不小於(yu) 90%。3歲以下兒(er) 童係統管理率不小於(yu) 85%。

  全國婦幼衛生監測辦公室、中國出生缺陷監測中心主任朱軍(jun) 認為(wei) ,出生缺陷是導致先天殘疾最重要的因素。在孕前、產(chan) 前、新生兒(er) 出生後及時參加篩查,有利於(yu) 盡早發現缺陷,從(cong) 而做到早幹預、早治療。

  朱軍(jun) 介紹,以聽力篩查為(wei) 例,我國每年約3萬(wan) 新生兒(er) 患先天性聽力障礙。如果在這些孩子還沒有開始學說話時就能發現聽力障礙問題,給他們(men) 盡早戴上助聽器,就可能實現“聾而不啞”,讓他們(men) 獲得和正常孩子一樣生活、學習(xi) 的可能。

  看點四:加強慢性病致殘防控

  計劃指出,推廣健康生活方式。發揮好體(ti) 育健身在主動健康幹預、慢性病防治、康複中的作用。高血壓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基層規範管理服務率不小於(yu) 65%,百萬(wan) 人口白內(nei) 障複明手術率超過3000。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慢性病首席專(zhuan) 家王臨(lin) 虹介紹,我國成年殘疾人中由慢性病導致的殘疾占56%。特別是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再加上居民抽煙、過度飲酒、久坐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慢性病致殘防控工作仍麵臨(lin) 巨大挑戰。

  王臨(lin) 虹表示,慢性病致殘防控工作首先應從(cong) 疾病預防入手。“我們(men) 要積極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王臨(lin) 虹說,“同時,要加大對慢性病高危人群的篩查與(yu) 管理力度,做好並發症的篩查與(yu) 幹預,力爭(zheng) 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看點五:加強社會(hui) 心理服務和精神疾病防治

  計劃指出,構建社會(hui) 心理健康服務體(ti) 係,強化重點人群心理健康服務、社會(hui) 工作服務和個(ge) 體(ti) 危機幹預,加強群體(ti) 危機管理。以社區為(wei) 單位心理谘詢室或社會(hui) 工作室建成率超80%。

  北大精神衛生研究所社會(hui) 精神病學與(yu) 行為(wei) 醫學研究室主任黃悅勤認為(wei) ,加強社會(hui) 心理服務,就是要在診斷和治療病人的同時進行高危人群篩查。

  黃悅勤指出,要以社區為(wei) 單位,對生活工作中出現危機的居民及時進行幹預,以預防精神疾病發生。

  看點六:做好傷(shang) 害致殘防控,加強老年人跌倒致殘防控

  計劃在“傷(shang) 害致殘防控行動”部分,明確提出加強老年人跌倒致殘防控。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慢性非傳(chuan) 染性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傷(shang) 害防控室主任段蕾蕾介紹,當前,跌倒是我國老年人因傷(shang) 害就診的首要因素。

  要減少老年人跌倒致殘,首先要做好老年人跌倒預防。“我們(men) 呼籲老年人要做自己防跌的第一責任人。”段蕾蕾說,“老年人穿適合自己的衣服鞋子,放慢動作,遵醫囑服藥、減少多重用藥,更換過軟的沙發和不合適的家具都可以有效防止跌倒。”

  段蕾蕾還呼籲,子女要幫助家裏老人完成家居環境適老化改造。政府部門和社會(hui) 要大力推廣老年友好環境建設,改造公共場所易致跌倒的危險環境。

  看點七:保障殘疾人基本康複服務

  計劃指出,開展殘疾人基本需求與(yu) 服務狀況調查,持續組織實施殘疾人精準康複服務行動,為(wei) 殘疾人提供康複醫療、康複訓練、康複輔助器具配置等基本康複服務。殘疾人基本康複服務覆蓋率、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率超過85%。

  中國聽力語言康複研究中心原主任龍墨表示,康複服務對於(yu) 殘疾人來說意味著生命的重建。要實現行動計劃製定的目標,加強康複人才教育培養(yang) 迫在眉睫。

  “當前,我國康複人才存在較大缺口,一些本科、專(zhuan) 科學校開設了康複專(zhuan) 業(ye) ,但康複學科體(ti) 係尚有待完善。‘十四五’期間,康複大學即將建成。我們(men) 迫切希望康複大學不僅(jin) 能培養(yang) 康複領域高端人才,還能帶動全國各地加大康複人才的培養(yang) 力度。”龍墨說。(記者高蕾)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