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今夜圓 兩岸共良宵
【兩(liang) 岸聽潮】
作者:安勝藍
今夜,是萬(wan) 家團圓的元宵佳節,明月正當空,湯圓盛碗中,幸福在溶溶月色裏流淌。與(yu) 此同時,互聯網上,一場跨越海峽的雲(yun) 端拜年正熱烈進行,無數春天的祝福乘著各種通信手段穿梭於(yu) 海峽兩(liang) 岸。
今年春節來臨(lin) 之際,一則暖心的新聞在網上傳(chuan) 開了——96歲的大陸新聞學泰鬥方漢奇先生與(yu) 島內(nei) 98歲的新聞學泰鬥李瞻先生互致新春祝福,兩(liang) 位年近期頤的老先生隔空對話,共憶歲月韶華,細訴深厚情誼,約定“相期以茶”,令無數觀者動容。視頻中,方漢奇先生深情地說,“兩(liang) 岸之間的這種水乳交融的親(qin) 情關(guan) 係是客觀存在的”“在生活上,在鄉(xiang) 土的感情上,也是密不可分的”。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中有許多佳節,但沒有一個(ge) 比春節更隆重。對鄉(xiang) 土的情懷、對家的眷戀、對親(qin) 友的思念,每一個(ge) 中國人心底裏最深沉、最真摯的情感,與(yu) 春天的期盼交織,凝結成了春節的深刻內(nei) 涵,也形成了流淌在中國人血脈裏的情感紐帶。即使遠隔重洋、人在他鄉(xiang) ,盡管忙忙碌碌、難有閑暇,時間與(yu) 空間的阻礙在辭舊迎新之時瞬間消弭,情感也在此刻噴薄而出。
在大陸,春節拜年必不可少;在台灣,也有拜年習(xi) 俗,被稱為(wei) “行春”“走春”。不同的稱呼,一樣的心意,今年春節期間,兩(liang) 岸同胞自發掀起了一股穿越海峽的網絡拜年熱潮——87歲的台灣老兵高秉涵通過視頻對定居廈門的弟弟高秉濤表達想念之情,期待兄弟一道回鄉(xiang) 尋祖;10名北川少年,向汶川地震後資助他們(men) 的台灣人士高金素梅送上祝福,親(qin) 切地喊她“高媽媽”;一生致力於(yu) 中國詩詞研究教育的葉嘉瑩先生,通過視頻,向海峽兩(liang) 岸和海外的所有朋友致以新春祝福……不須憑舟楫,春風自有腳。雖有海峽相隔,心願與(yu) 祝福卻早已與(yu) 春風一道,飛越海峽,飛入千家萬(wan) 戶,飛到每個(ge) 牽掛的人身邊。
“而現在,鄉(xiang) 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台灣詩人餘(yu) 光中的《鄉(xiang) 愁》,在海峽兩(liang) 岸膾炙人口。春節期間,餘(yu) 光中的摯友方明深情朗誦了這首《鄉(xiang) 愁》,傳(chuan) 遞對大陸朋友的思念。在海峽兩(liang) 岸同胞火熱拜年的背景下,重溫這首雋永的小詩,人們(men) 能夠更深切地體(ti) 味到,鄉(xiang) 愁是多麽(me) 深邃綿長,而那灣海峽,是真的很淺很淺!
驛寄梅花,魚傳(chuan) 尺素。家書(shu) 也好、微博也好、視頻也好,海峽兩(liang) 岸的雲(yun) 端拜年傳(chuan) 承著中國式浪漫。目前,在微博上,這一活動瀏覽量已超過1億(yi) 人次,它不僅(jin) 引發了兩(liang) 岸同胞的情感共振,還激發了文化共鳴。
“昆曲六百年薪火相傳(chuan) ,您當時和我講的曆史使命感,我一定會(hui) 朝著這條路、朝著這個(ge) 方向去走。”1月26日,昆曲演員俞玖林通過視頻向台灣作家白先勇拜年。二人因排演青春版《牡丹亭》結緣,至今已有18年。白先勇也通過視頻回拜,表示“希望把昆曲藝術——我們(men) 中華文化的瑰寶——像你們(men) 老師那樣傳(chuan) 承下去”。
中華文化廣博精深,兩(liang) 岸共同傳(chuan) 承的,又何止是一部《牡丹亭》。在2月4日晚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式上,二十四節氣物候次第出現,中國傳(chuan) 統美學和自然哲學驚豔了世界。在現場擔任誌願者的台灣青年蘇雍竣也為(wei) 這樣的中華文化之美而傾(qing) 倒:“與(yu) 全場觀眾(zhong) 共同倒數24下,真的好感動!”從(cong) 共同排演《牡丹亭》到《富春山居圖》“山水合璧”;從(cong) 春節年俗到古典詩詞,從(cong) 十二生肖到二十四節氣……兩(liang) 岸同文同種、同根同源,共同受到中華文化的哺育滋養(yang) ,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
中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chuan) 統,知來處方有歸處。中國悠久的曆史是兩(liang) 岸同胞共同的來處,將中華文化傳(chuan) 承發揚下去是兩(liang) 岸同胞共同的方向,這是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的。就像台灣著名曆史學家連橫在《台灣通史序》裏說的那樣——“凡我多士,及我友朋,惟仁惟孝,義(yi) 勇奉公,以發揚種性”,兩(liang) 岸同胞應並肩攜手,密切交流合作,一同承擔起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使命。
月是今夜圓,兩(liang) 岸共良宵。思念不會(hui) 因距離減少,血脈不會(hui) 因時間變淡。讓我們(men) 在這個(ge) 團圓之夜,祝福遠方的親(qin) 人平安喜樂(le) ,許下春暖花開的期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