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光明文化周末】童年的雨和水

發布時間:2022-02-25 09:2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張業(ye) 清

  我是湖南人,家住澧水邊,雨多,水也多。小時候就喜歡雨。沒有雨具,下雨了也沒人打傘(san) 。大家都這樣,習(xi) 慣成自然。後來到北方工作,遇到下雨,也不習(xi) 慣帶傘(san) ,經常挨家人數落。

  小時候不知道有雨水這個(ge) 節氣。隻曉得立春後雨和水會(hui) 多起來。

  南方春來早。過完年不久,時不時就會(hui) 下雨。印象中,早春的雨很細。風一吹,雨會(hui) 變得朦朦朧朧;風一停,雨開始變得又細又直。越接近地麵,雨的細看得越清楚。人們(men) 喜歡搬個(ge) 小板凳,坐在自家堂屋大門外的屋簷下,呆呆地看一會(hui) 兒(er) 細雨。瓦房草房屋頂的雨水會(hui) 順屋簷緩流,水流比其他地方粗一些。那時人們(men) 很悠閑,看了遠處看近處,看夠了就進屋子。

  那時窮,一般家裏都沒有傘(san) 。出門回來,麵部就像現在做了美容的姑娘大嬸一樣,明顯有水泡泡。遇人要說話,用右手往臉上一抹,逆時針方向,右下開始,往上,右上,經額頭,向左,從(cong) 左臉往下,到下巴後,將手往地上一甩,水就沒啦。有時還說一句,今天雨不大。

  下雨天,地麵的水開始變活了,會(hui) 動起來,流起來。南方春天的雨水天氣,感覺暖暖的,完全不像冬天的雨,總是濕冷濕冷的。同樣的溫度,春天的雨讓人覺得很舒服。光腳丫是早了點。得到牛耕田時,才覺得光腳丫不冷。沒有水泥路麵,經過冬季低溫,大地板結,踩踏起來,感覺軟中帶硬,會(hui) 留下淺淺的腳印。光腳丫走路,會(hui) 直接把大地的氣息傳(chuan) 輸到腦子裏,妙不可言。

  這時農(nong) 村不忙,會(hui) 有農(nong) 戶串門。一般會(hui) 談準備春耕的事兒(er) ,偶爾對當年的夏季收成做一些並不要對方回應的預測,看上去像是自言自語,表達出一種對豐(feng) 收的期盼。本來,南方的冬季就不是枯黃景色。等到初春時,地上就會(hui) 出現新綠。屋前屋後都很綠了,油菜花到處都是,一抬頭,就有一眼望不到頭的那種綠。那遍地的油菜花,沒風時會(hui) 散發淡淡的花香;有風時,一定是濃濃的香味,吸一口氣,那種清香會(hui) 直接進入心肺。平原的春天,農(nong) 村遍地是綠色、黃色,很好看。

  雨落了,水動了。田間、田與(yu) 田之間的小溝溝,開始有流水啦。很奇怪,等不到多時,小溝溝就會(hui) 出現小魚。這時候童叟會(hui) 像有人指引一樣,紛紛走到小溝溝邊,查看小溝溝裏有沒有魚。小溝溝不深,水很清,有魚是可以看到的。看到魚人們(men) 立即就抓,不會(hui) 有誰猶豫,好像也不需要人教,都是這樣做的。小時候吃的魚,都是這種小魚,都是自己和小夥(huo) 伴一起抓的。吃不完的,用鹽醃後曬一下,日後慢慢吃。春耕時牛“打牆”,就是牛拉著一個(ge) 鐵耙,在水田整理田麵,目的是把耕過的田整理平,以便播種。這時,田裏的鯉魚和鯽魚,被打牆的鐵耙弄翻,魚肚子朝天,很容易看到。跟隨在鐵耙後麵的小孩子,幾乎同時會(hui) 朝魚肚翻白處跑去,邊跑邊把捉魚的姿勢準備好。

  雨水過後。等不了多少天,大人小孩會(hui) 在自家竹園砍竹接線掛魚鉤,準備釣魚。魚鉤花錢買(mai) ,一般是一分錢一個(ge) 鉤,其他都是自己做的。釣完魚就把魚竿扔了,魚鉤和魚線收好,來年再用。魚餌是自己到田間尋找的。一般是大人帶小孩在油菜花田地裏用鍬掘蚯蚓。有一種紅色細長的蚯蚓,魚特別愛吃。人們(men) 專(zhuan) 門掘這種蚯蚓。一般都能很快挖到。驚蟄的雷聲會(hui) 喚起冬眠的魚兒(er) 。池塘的魚兒(er) 會(hui) 在驚蟄後遊動尋食,蚯蚓是魚的美食。隻要池塘有魚,帶蚯蚓的魚鉤,放下去一會(hui) 兒(er) 就會(hui) 起鉤。魚都不大,不過能釣很多。如果雨水過後溫度很快升起來,就不用等到驚蟄,提前幾天也能釣到魚。

  春夏秋冬,魚米之鄉(xiang) ,先是有魚,然後才有米。這個(ge) 順序是按照每年的自然時節來的。春播前就開始抓魚啦,糧食要到夏季才能收獲。還沒有春耕,雨水過後,雨多起來,田間有水,牛才能耕地。就等水啦。下雨天,打幾個(ge) 雷,開始是遙遠的悶雷,像火車聲音一樣滾滾過來,再就是突然雷炸,聲音特大,蠻可怕的,膽子小的會(hui) 捂耳朵,甚至躲起來。

  雨水驚蟄,細雨、中雨、大雨,田間水夠了,牛下田,春播開始。所有這一切,一氣嗬成,就像自然給予人類的恩惠,年複一年。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25日 13版)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