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交友”變“交錢” 這些“脫單”App暗藏陷阱

發布時間:2022-02-25 09:22:00來源: 科技日報

  “發每條信息都要錢”“花了10多萬(wan) 元,還拿不到聯係方式”

  “要線下見麵,先得刷個(ge) 價(jia) 值1萬(wan) 元的‘一生一世’”……“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部分自稱“快速脫單”“互助脫單”App通過平台規則“下套”,讓交友過程異化為(wei) 步步“交錢”,不少用戶成為(wei) 被“收割”對象,引發了大量涉嫌“誘導消費”“情感欺詐”的糾紛。

  “花10多萬(wan) 元沒脫單,結果麵都沒見到”

  記者發現,多個(ge) 運營模式類似的“脫單”App在應用商店上下載量巨大,有的下載量突破1億(yi) 次。然而,該類App在黑貓投訴等投訴平台上遭到大量網友投訴,有的多達1600多起,涉及“虛假宣傳(chuan) ”“誘導大量充值”“情感欺詐”等。

  ——博眼球,惡俗廣告橫行。記者發現,該類App大肆在短視頻平台上推廣,演員扮作交友成功的用戶“現身說法”,且語言惡俗、表演誇張。

  ——想交友,步步要充值。“為(wei) 了找對象,我在平台上花了10多萬(wan) 元,還網貸了3萬(wan) 多元,結果麵都沒見到。”來自江西農(nong) 村50歲的劉先生因為(wei) 喪(sang) 偶,下載了名為(wei) “來遇”的App,希望找個(ge) 伴侶(lv) ,結果人財兩(liang) 空。

  記者在該類App中發現,男用戶視頻通話單方花費可高達每分鍾數十元,語音通話花費可高達每分鍾數元。男用戶最高可一鍵發送價(jia) 值數百萬(wan) 元的禮物給女用戶。

  ——要“奔現”?屏蔽聯係方式。來自浙江的蔣先生告訴記者,他在“他趣”“來遇”等App上,希望和女用戶交換微信號、手機號,但無論輸入字母還是數字,或通過語音告知,平台都會(hui) 將相關(guan) 內(nei) 容屏蔽或中斷通話。

  “聊天就能賺錢”,是交友還是陷阱?

  該類平台一方麵誘導男性用戶步步充值,另一方麵則通過“聊天就可以賺錢”的宣傳(chuan) 吸引大量女性用戶參與(yu) 其中。

  記者發現,不少平台通過宣傳(chuan) “高額返現”“月入過萬(wan) ”,吸引用戶“拉人頭”。根據相關(guan) App的獎勵機製,若邀請的好友每次進行充值提現,便可獲得其充值提現額度的8%到12%作為(wei) 獎勵,並表示“上不封頂”。

  但不少女性用戶反映,這類App存在“男方打賞無法提現”“提現申請提交後未到賬”“賬號未違規卻被封禁”等“提現難”問題。

  記者詢問了多個(ge) 該類App,人工客服均未向記者提供細化的封禁標準和封禁時長,給記者的回複僅(jin) 為(wei) “涉及平台內(nei) 部規則,無法告知”“封禁以審核部門審核為(wei) 準,沒有具體(ti) 標準”等。

  記者注冊(ce) 了“來遇”App男性用戶賬號,未與(yu) 任何人聊天和充值便向客服詢問:“聊天的異性對象賬號被封,是否能退還刷禮物用的積分?”該App“人工客服”“秒回”表示:積分無法退回,“經相關(guan) 部門核實,對方賬號存在違規行為(wei) ,故對其進行封號”。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表示,用戶在交友平台遭受財產(chan) 或人身損害時,應積極主動保全相關(guan) 證據,要求侵權人承擔賠償(chang) 責任。若交友平台利用平台優(you) 勢,惡意侵害用戶合法權益,拒絕賠償(chang) 和退還,用戶決(jue) 不能忍氣吞聲,應通過行政或司法途徑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蘭(lan) 天鳴)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