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讀懂新飛躍②】點綠成金:“兩山論”的科學內涵與實踐價值

發布時間:2022-02-28 10:24:00來源: 光明網-理論頻道

  編者按:2005年,習(xi) 近平同誌在浙江省安吉縣考察時,明確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刻闡發了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之間的辯證關(guan) 係,是關(guan) 於(yu) 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強音。“兩(liang) 山論”是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最為(wei) 著名的科學論斷之一,是對馬克思主義(yi) 自然觀的繼承、發展和升華。

  100多年前,馬克思和恩格斯通過對人類社會(hui) 發展的深度觀察,逐步形成了馬克思主義(yi) 的自然觀。這些內(nei) 容,特別是有關(guan) 人與(yu) 自然關(guan) 係的論述集中體(ti) 現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自然辯證法》《資本論》等多部經典著作中。在馬克思主義(yi) 自然觀裏,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依靠自然生活、過日子,這種關(guan) 係如此緊密以至於(yu) 自然是人的“無機的身體(ti) ”。自然是如此重要,我們(men) 必須找到與(yu) 其和諧相處之道。這樣的理念即使放在當下來看,也是科學與(yu) 重要的。

  然而,在當時“工業(ye) 化”“大發展”的時期,馬克思主義(yi) 自然觀並沒有推動生態問題的改善。當時工業(ye) 化的國家工業(ye) 汙染和各種公害病屢見不鮮。工業(ye) 文明確實改善了人的生活環境,但過度開發超出了自然的承受極限,大氣汙染、土地荒漠化、水環境破壞、氣候變暖等生態環境隨之而來。人與(yu) 自然的關(guan) 係,日益成為(wei) 世界性難題。

  對此,許多流派從(cong) 不同層麵提出自己的理論,如庫茲(zi) 涅茨曲線、穩態經濟理論等,但是這些理論或是因為(wei) 缺少落實方法論、或是因為(wei) 包含不少脫離實際甚至空想的成分,在落實中的作用有限。

  相比之下,“兩(liang) 山論”是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hui) 規律的最新認識,實現了發展和保護問題上的重大理論突破。第一,從(cong) 根本上更新了關(guan) 於(yu) 自然無價(jia) 的傳(chuan) 統認識;第二,打破了簡單把發展和保護對立起來的思維束縛,環境與(yu) 經濟跳出“零和博弈”,走向相互促進、協調共生、內(nei) 在統一;第三,闡釋了保護生態環境不僅(jin) 是保護自然價(jia) 值,更是一個(ge) 增值自然資本的過程,綠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

  “兩(liang) 山論”和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yu) 馬克思主義(yi) 自然觀一脈相承,充分體(ti) 現了馬克思主義(yi) 的辯證觀點,係統剖析了經濟與(yu) 生態在演進過程中的相互關(guan) 係,不僅(jin) 指向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條件,突出了生態環境保護的優(you) 先地位,還指明了生態優(you) 勢可以轉換為(wei) 經濟優(you) 勢,形成了全新的發展理念,深刻影響著中國的發展理念、發展思路、發展方式和發展未來。

  “兩(liang) 山論”自提出以來,內(nei) 涵不斷豐(feng) 富,影響力逐漸擴大,理論導向意義(yi) 愈加凸顯,成為(wei) 我國生態實踐的重要指針。而其所體(ti) 現的最為(wei) 突出的生態實踐轉向,就是將生態建設和生態保護以法律製度的形式確定下來,成為(wei) 我們(men) 黨(dang) 治國理政的重要依據。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兩(liang) 山論”得到了全麵深化,生態文明製度建設也取得一係列成就。“生態文明”納入“五位一體(t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總體(ti) 布局,具有曆史性裏程碑意義(yi) ;“兩(liang) 山論”寫(xie) 入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和黨(dang) 章更是具有十分重大的曆史意義(yi) 。

  “一切理論都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樹常青。”通過踐行“兩(liang) 山論”,各地的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明顯實效,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人更富的景象,不斷展現在世人麵前。

  毛烏(wu) 素沙地,曾經的麵積約4.22萬(wan) 平方公裏,比一些省的陸地麵積都要大。沙地形成的時間仍有爭(zheng) 議,但唐朝時這裏就有“茫茫沙漠廣,漸遠赫連城”的描述。現在經過長期科學係統的綠色治理,這樣的情景已經看不到了,人進沙退、綠色重現。綠色也帶來了發展機遇,比如用來治沙的沙柳,隻要按周期采伐,就會(hui) 一茬又一茬,越長越茂密。圍繞沙柳的利用加工也就成了不少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綠色與(yu) 經濟、生態與(yu) 發展,就這樣得到了兼顧。

  這隻是我們(men) 綠色發展的一個(ge) 縮影。浙江“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程、可可西裏生態恢複、福建武夷山市的“嚴(yan) 格保護、永續利用”等等,都為(wei) “兩(liang) 山論”寫(xie) 下實踐注腳。

  現在,“兩(liang) 山論”的理論內(nei) 涵不斷豐(feng) 富,影響力已經走出國門,在指導我國生態實踐不斷開展的同時,也構成中國又一張新的名片,為(wei) 世界範圍的生態治理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借鑒。

  參考文章:

  兩(liang) 山”理論的曆史、理論和現實邏輯——寫(xie) 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 “兩(liang) 山”理論十五周年之際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liang) 山論"的哲學基礎與(yu) 現實意義(yi)

  “兩(liang) 山”理論的生態哲學意蘊

  “兩(liang) 山論”引領“十四五”高質量綠色發展

  習(xi) 近平“兩(liang) 山論”的科學內(nei) 涵、重要意義(yi) 與(yu) 實現路徑

  兩(liang) 山論,創造綠富同興(xing) 的中國敘事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