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抑鬱症采取聯合行動的時候到了
《柳葉刀》近日發表《柳葉刀-世界精神病學協會(hui) 抑鬱症重大報告:對抑鬱症采取聯合行動的時候到了》。該報告由來自11個(ge) 國家的25位專(zhuan) 家撰寫(xie) ,報告指出,據估計,全世界每年有5%的成年人患抑鬱症,在年輕人中發病率最高。在高收入國家,約一半的抑鬱症患者未得到診斷或治療,而在中低收入國家,這一比例則達到80%-90%。抑鬱症是全世界範圍內(nei) 導致可避免的痛苦和過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全球抑鬱症危機正在持續且日益嚴(yan) 重,然而這種全球健康危機仍在被忽視。
報告認為(wei) ,有大量證據表明,即使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仍有很多方式可以預防抑鬱症並幫助患者康複,因此呼籲各國政府、醫療服務提供者、研究人員、抑鬱症患者及其家屬作出協調一致的努力,改善治療和預防,填補知識空白,提高認識,以共同應對抑鬱症。
抑鬱症為(wei) 何在年輕人中發病率最高
報告共同作者、中南大學湘雅公共衛生學院肖水源教授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抑鬱症也稱抑鬱障礙,是一類精神障礙的統稱,包括重性抑鬱障礙、心境惡劣障礙及一些非典型的抑鬱障礙。
肖水源解釋說,目前,世界各國報告的抑鬱障礙患病率有高有低,一般說來,發達國家的患病率高於(yu) 發展中國家,這有可能反映抑鬱障礙流行的實際情況,也可能與(yu) 流行病學調查中使用的診斷方法,甚至診斷標準的不同相關(guan) 。此次報告中所說的全世界每年有5%的成年人患有抑鬱症,是綜合全世界近年來發表的研究成果作出的估計。
肖水源介紹,我國2013年至2015年進行了一次全國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成年人群抑鬱障礙的終身患病率是6.8%,12個(ge) 月患病率是3.6%,低於(yu) 世界平均水平。“按這個(ge) 患病率估算,我國每年有超過3000萬(wan) 人患有抑鬱障礙。”
“我們(men) 利用2017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的數據庫,分析了1993年到2017年我國重性抑鬱症的發生情況。結果表明,整體(ti) 上,重性抑鬱症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但在20-24歲年齡組有一個(ge) 小高峰。”肖水源說。
年輕人抑鬱障礙患病率較高的原因有很多。肖水源認為(wei) ,較為(wei) 突出的可能原因大致有兩(liang) 方麵:其一是社會(hui) 文化變遷,包括價(jia) 值觀念衝(chong) 突、虛擬生活(如網絡遊戲、網絡社交等)的興(xing) 起、生活方式改變等的影響;其二是年輕人的心理壓力較大,而他們(men) 在麵對壓力時,缺乏成熟、有效的應對方式。
抑鬱症危害大,必須早診早治,加強預防
肖水源指出,抑鬱症危害非常大,對個(ge) 人生活質量、學習(xi) 和工作能力、社交活動都有比較嚴(yan) 重的影響,甚至可能導致自傷(shang) 和自殺行為(wei) 。抑鬱情緒還會(hui) 導致軀體(ti) 健康的損害,世界各國的研究都表明抑鬱情緒與(yu) 一係列的軀體(ti) 健康問題,如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代謝內(nei) 分泌疾病、感染性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guan) 。此外,抑鬱障礙還會(hui) 增加家庭照護和經濟負擔,影響家庭內(nei) 部人際關(guan) 係,導致社會(hui) 經濟生產(chan) 力下降、醫療費用支出增高,甚至有可能在局部影響社會(hui) 和諧和穩定。因此,在抑鬱症預防、診斷、治療環節都需要引起重視。
在我國,影響抑鬱症預防、診斷、治療的因素有哪些呢?肖水源認為(wei) ,首先,公眾(zhong) 對抑鬱症的認識和理解缺口較大。不知道自己、家人、朋友的情緒問題可能是抑鬱症引發的,懷疑自己有抑鬱症時,不知道如何正確地尋求幫助;即使去專(zhuan) 業(ye) 機構接受了診斷和治療,也不能很好地堅持規範治療。
其次,社會(hui) 上廣泛存在對精神障礙、抑鬱障礙的汙名化和社會(hui) 歧視,阻礙抑鬱障礙患者到專(zhuan) 業(ye) 機構就診和接受治療。
此外,很多抑鬱症患者因為(wei) 一些相關(guan) 的軀體(ti) 症狀,如易疲勞、精力差、食欲不振、睡眠差等就診於(yu) 基層、通科醫療機構,而這些機構的很多醫務人員不能正確地識別、診斷和治療抑鬱症。
最後,精神衛生專(zhuan) 業(ye) 機構的資源仍然有較大缺口,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和農(nong) 村地區。
針對我國實際情況,肖水源對抑鬱症的分階段照護和早期幹預方法提出了建議,他說,“最主要的是要早期發現抑鬱症患者,早期進行規範的治療;針對不同的個(ge) 體(ti) 、不同原因導致的抑鬱症、不同類別和程度的抑鬱症,製訂個(ge) 體(ti) 化的治療方案。”
預防最容易被忽視,需全社會(hui) 共同努力
報告認為(wei) ,有大量證據表明,即使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仍有很多方式可以預防抑鬱症並幫助患者康複,然而,預防卻是最容易被忽視的。肖水源指出,抑鬱症的預防是一個(ge) 大課題,需要全社會(hui) 的共同努力。
在肖水源看來,最重要的是重視對兒(er) 童、青少年心理素質的培養(yang) 。他說,“家庭、學校和社會(hui) 在鼓勵青少年努力學習(xi) ,取得好的成績和成就的同時,要重視培養(yang) 青少年的思維能力,特別是批判性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正確認識自我和合理確定人生目標的能力、認識和處理人際關(guan) 係的能力、理解和應對挫折和打擊的能力等。”
他同時指出,預防抑鬱症,還要著力於(yu) 為(wei)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更好的社會(hui) 環境,盡量使他們(men) 免於(yu) 貧窮、忽視、虐待、暴力(包括校園暴力和家庭暴力)等不良事件的影響。
肖水源建議,學校應積極開展詢證的抑鬱症預防項目,特別是針對處於(yu) 相對劣勢的一些學生,如體(ti) 型和相貌較差、成績不好、性格孤僻、家庭貧困、家庭不完整、近期遭受重大打擊和挫折的學生,予以重點支持。但不建議學校在缺乏配套措施的情況下,對學生進行抑鬱症狀的簡單篩查。
此外,他還建議加大宣傳(chuan) 力度,“特別強調抑鬱情緒、抑鬱症狀不等於(yu) 抑鬱症;特別強調患了抑鬱症後,要積極尋求和接受專(zhuan) 業(ye) 治療,包括心理、藥物及其他有效的治療方法;特別強調抑鬱症是可以治療的,多數抑鬱症患者在接受治療後,能夠在較短時間內(nei) 恢複正常。”
消除錯誤觀念,要靠宣傳(chuan) 和教育
抑鬱症是全世界範圍內(nei) 的一種常見病。但盡管如此,仍有許多關(guan) 於(yu) 它的錯誤觀念,使人們(men) 長期未對其采取行動。肖水源認為(wei) ,在中國,人們(men) 對抑鬱症的常見誤解主要有以下幾個(ge) :
一是將抑鬱情緒、抑鬱症狀與(yu) 抑鬱症混為(wei) 一談。多數情況下,抑鬱是一種人類正常的情緒體(ti) 驗,例如親(qin) 人去世、考試失敗之後的情緒不佳,隻要是在可以理解的範圍內(nei) ,就是正常的。孤立的抑鬱症狀也不構成抑鬱症。
二是認為(wei) 抑鬱症不是病,是思想問題,是因為(wei) 缺乏動力、意誌的“心理”問題,因此認為(wei) 抑鬱症患者不需要接受專(zhuan) 業(ye) 治療,特別是藥物治療。
三是認為(wei) 抗抑鬱藥物會(hui) 控製人的心理活動,會(hui) 導致成癮,使人變傻,有非常嚴(yan) 重的副作用。
四是認為(wei) 真正的抑鬱症是無法治愈的。
“提高人們(men) 對抑鬱症的認識,要靠宣傳(chuan) 和教育。而宣傳(chuan) 和教育的形式,不應限於(yu) 一般意義(yi) 上的上課、科普。”肖水源說,“在影視、媒體(ti) 、遊戲等載體(ti) 上嵌入,可能有更好的效果。”(記者夏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