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兩會快評】減碳要先立後破

發布時間:2022-03-07 10:12:00來源: 經濟日報

  3月5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內(nei) 蒙古代表團參加審議。談到“雙碳”,總書(shu) 記講了一個(ge) 故事:有一個(ge) 在碼頭邊幹苦力的,每天拿著一根竹竿給人挑東(dong) 西,有一天買(mai) 了張彩票,把彩票藏在竹竿裏。突然發現自己買(mai) 的號中了頭彩,一高興(xing) 就把竹竿扔到江裏了,心想這輩子再也不用幹這種苦力了。結果到領獎處才發現彩票已經隨竹竿扔到江裏了。

  “這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減碳一定要把握好先立後破這個(ge) 原則。”總書(shu) 記的話意味深長。

  先立後破的表述,此前已多次提及。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必須堅持穩中求進,調整政策和推動改革要把握好時度效,堅持先立後破、穩紮穩打。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堅持先立後破、通盤謀劃,推進能源低碳轉型。

  能源生產(chan) 和消費相關(guan) 活動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但動能轉換和發展方式轉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個(ge) 過程。推進實現“雙碳”目標需要把握路徑,特別是要考慮對經濟社會(hui) 正常運行產(chan) 生的衝(chong) 擊,務必將負麵影響降至最低。

  然而,自我國提出“雙碳”目標後,部分地區在執行相關(guan) 政策時出現了“跑偏”現象。有些地方提出的目標超越自身發展階段;有些地方開展運動式“減碳”,對高耗能項目搞“一刀切”關(guan) 停;有些金融機構驟然對煤電等高耗能項目抽貸斷貸。這些做法直接影響了我國經濟社會(hui) 的正常運行。

  減碳,需要改革配套,也需要發展有序。

  從(cong) 能源轉型來看,我國傳(chuan) 統能源的基本格局是“多煤少油缺氣”。保供應是前提,不能在新能源供應不足的背景下壓減以煤為(wei) 主的傳(chuan) 統能源供應。要按照能源不同發展階段,發揮好煤炭在能源供應保障中的基礎作用。當然,也要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有序減量替代,推動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

  在能源安全的基礎上,把握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節奏和力度,推進大型風光電基地及其配套調節性電源規劃建設,提升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消納能力等。在保供應前提下盡快減少對煤的依賴,加快構建以清潔低碳能源為(wei) 主體(ti) 的能源供應體(ti) 係。

  從(cong) 工業(ye) 發展來看,作為(wei) 中國經濟“壓艙石”,工業(ye) 經濟能否平穩運行,直接關(guan) 係到宏觀經濟向好的基礎是否牢固。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紮實做好穩生產(chan) 、穩供給、穩投資、穩價(jia) 格,統籌處理好控產(chan) 能與(yu) 穩增長、出口與(yu) 穩增長等關(guan) 係,杜絕隨意停限產(chan) 等“一刀切”行為(wei) ,切實保證行業(ye) 穩增長。

  與(yu) 此同時,加快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建設綠色製造和服務體(ti) 係,推進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業(ye) 節能降碳。同時,還要堅決(jue) 遏製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完善減汙降碳激勵約束政策,加快形成綠色生產(chan) 生活方式。

  “雙碳”工作需要先立後破,急不得也慢不得。隻有確保能源安全、工業(ye) 穩定的前提下,一步步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才能夠穩妥有序實現“雙碳”目標。(本文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瑾)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