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我國智能製造向高端攀升
【我的履職故事】
推進我國智能製造向高端攀升
施衛東(dong) 委員(南通大學校長)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召開前夕,我又來到企業(ye) 調研,與(yu) 研發人員深入交流,了解企業(ye) 高端裝備生產(chan) 及智能製造技術應用情況。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中,智能製造已成為(wei) 世界各國搶占戰略製高點的主攻方向。我國是製造業(ye) 大國,但我國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還存在大而不強、部分關(guan) 鍵核心技術被“卡脖子”的問題。作為(wei) 機械領域的科研人員,我一直關(guan) 注我國智能製造領域的發展。
2021年5月,我在十三屆全國政協第49次雙周協商座談會(hui) 上,作了題為(wei) 《加快自主工業(ye) 軟件研發,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交流發言,從(cong) 增設工業(ye) 軟件重大專(zhuan) 項或將其納入“核高基”接續專(zhuan) 項中、打造多方協作共贏產(chan) 業(ye) 生態、完善工業(ye) 軟件人才引育機製等三個(ge) 方麵,就進一步加大工業(ye) 軟件的自主研發力度提出具體(ti) 建議。
不久前,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召開的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座談會(hui) 上,我就今年準備提交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hui) 議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我國智能製造高質量發展的提案》進行了交流發言,贏得了與(yu) 會(hui) 代表委員和相關(guan) 部門的共鳴和好評。
針對當前智能製造領域麵臨(lin) 的高端裝備受製於(yu) 人、工業(ye) 軟件基礎薄弱、高端複合型人才緊缺等現狀,我做了大量調研。在提案中,我建議,實施關(guan) 鍵技術及裝備攻關(guan) 工程,加強智能製造基礎理論及新技術研究,重點發展麵向工業(ye) 應用的操作係統、實時數據庫、生產(chan) 工藝與(yu) 管控軟件以及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同時實施智造生態要素提升工程,組建一批智能製造高價(jia) 值專(zhuan) 利培育示範中心,培育和引進一批國際化、專(zhuan) 業(ye) 化技術轉移轉化服務機構,支持金融機構推出智能製造全流程係統性金融解決(jue) 方案。
人才缺乏也是製約我國智能製造向高端攀升的瓶頸之一。高校要緊密結合國家發展戰略和企業(ye) 的實際需求,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yang) 方案,為(wei) 我國智能製造培養(yang) 高素質的技術型、複合型、創新型專(zhuan) 門人才。在南通大學,我們(men) 提出打造新工科人才培養(yang) 新“引擎”,在學科發展上主動謀劃布局,建立跨學院和跨學科的專(zhuan) 業(ye) 合作機製,從(cong) “人才培養(yang) 新體(ti) 係”到“麵向工程化的課程新模式”,再到“產(chan) 教創新訓練平台”,為(wei) 實現新工科人才培養(yang) 目標開辟出一條暢通的“跑道”。
(光明日報記者蘇雁、本報通訊員範蘇采訪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