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
作者:王愛雲(yun)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
脫貧攻堅精神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性質宗旨、中國人民意誌品質、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寫(xie) 照,必將成為(wei) 中國人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道路上,戰勝各種困難風險、不斷奪取新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和寶貴精神財富。
脫貧攻堅實踐鍛造形成脫貧攻堅精神
在人類社會(hui) 發展過程中,努力消除貧困、走向繁榮富裕,始終是全世界人民的不懈追求。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脫貧攻堅作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底線任務,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人民戰爭(zheng) ,到2020年脫貧攻堅取得全麵性勝利,在解決(jue) 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上取得了偉(wei) 大曆史性成就。在脫貧攻堅偉(wei) 大鬥爭(zheng) 中,全黨(dang) 全國全社會(hui) 團結一心,英勇奮鬥,表現出了崇高的脫貧攻堅精神,即“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
脫貧攻堅精神具有豐(feng) 富內(nei) 涵
“上下同心”,是指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dang) 全社會(hui) 齊心協力,共同向絕對貧困宣戰。脫貧攻堅充分發揮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you) 勢,廣泛動員各方力量參與(yu) 扶貧開發工作,形成政府機構、幫扶部門、社會(hui) 組織、愛心企業(ye) 、黨(dang) 員群眾(zhong) 等多點發力、各方出力、共同給力的大扶貧格局,共同演繹消除農(nong) 村絕對貧困的精彩“大合唱”。僅(jin) 就黨(dang) 政機關(guan) 定點扶貧而言,310個(ge) 中央單位實現對592個(ge) 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的定點扶貧全覆蓋;2016年底,全國共有17.68萬(wan) 個(ge) 黨(dang) 政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參加了地方組織的定點扶貧工作,覆蓋全國12.8萬(wan) 個(ge) 建檔立卡貧困村。
“盡銳出戰”,是指集結全黨(dang) 精銳力量投向脫貧攻堅主戰場。打贏脫貧攻堅戰,關(guan) 鍵在黨(dang) 、在黨(dang) 的各級幹部。脫貧攻堅強化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製,層層壓實脫貧攻堅責任,構建起五級書(shu) 記抓扶貧、全黨(dang) 動員促攻堅的局麵。全國累計選派25.5萬(wan) 個(ge) 駐村工作隊、300多萬(wan) 名第一書(shu) 記和駐村幹部,同近200萬(wan) 鄉(xiang) 鎮幹部和數百萬(wan) 村幹部共同奮戰在扶貧一線,越是困難多、任務重的地方,越是派出能力強、作風硬的幹部,不獲全勝決(jue) 不收兵。
“精準務實”,是指從(cong) 實際出發,堅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以“六個(ge) 精準”“五個(ge) 一批”為(wei) 核心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製勝法寶,圍繞這一要求,全黨(dang) 下足“繡花”功夫,真抓實幹,把一切工作都落實到為(wei) 貧困群眾(zhong) 解決(jue) 實際問題上來,做到真扶貧、扶真貧、脫真貧,真正讓脫貧成效經得起曆史和人民檢驗。
“開拓創新”,是指改革創新扶貧體(ti) 製機製,采取創新性、超常規的政策舉(ju) 措,堅定走中國特色減貧道路。新時代脫貧攻堅中,黨(dang) 中央加強頂層設計,推進六項改革創新,不斷完善精準扶貧機製,不斷改革扶貧路徑、扶貧方式;建立脫貧攻堅責任、工作、政策、投入、幫扶、動員、監督、考核八大製度體(ti) 係,為(wei) 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四梁八柱堅實保障;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注重激發內(nei) 生動力,既扶貧又扶誌;堅持經濟發展與(yu) 社會(hui) 建設並重,不僅(jin) 要求人均收入達到脫貧標準,還要求實現“兩(liang) 不愁、三保障”;構建政府、社會(hui) 、市場協同推進的大扶貧格局,充分彰顯黨(dang) 的領導和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政治優(you) 勢。
“攻堅克難”,是指麵對脫貧攻堅進程中難啃的硬骨頭,不畏艱險,迎難而上,以響鼓重錘推進脫貧攻堅,確保取得最後的勝利。脫貧攻堅進入決(jue) 勝階段,黨(dang) 中央瞄準“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集中力量攻克貧困的難中之難、堅中之堅。2020年,麵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黨(dang) 中央立即作出部署,要求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堅決(jue) 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麵勝利。
“不負人民”,是指脫貧攻堅中牢記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和使命,讓貧困群眾(zhong) 和全國人民一起邁入全麵小康社會(hui) 。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把脫貧攻堅作為(wei) 促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項重大舉(ju) 措,兌(dui) 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一個(ge) 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ge) 不能掉隊”的莊嚴(yan) 承諾。黨(dang) 中央始終把群眾(zhong) 滿意度作為(wei) 衡量脫貧成效的重要標尺,徹底改變貧困地區的麵貌,根本改善生產(chan) 生活條件,大幅提高群眾(zhong) 生活質量,切實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脫貧攻堅精神理論品格的深厚支撐
脫貧攻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實現共同富裕。脫貧攻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決(jue) 定了為(wei) 什麽(me) 扶貧、如何扶貧、扶貧目標等一係列問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作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把扶助貧困群眾(zhong) 、增進人民福祉、實現共同富裕作為(wei) 消除農(nong) 村絕對貧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的初心和使命。
脫貧攻堅的根本特征是黨(dang) 的領導。堅持黨(dang) 的領導為(wei) 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始終堅持黨(dang) 的領導,是脫貧攻堅作為(wei) 國家行動能夠取得卓著成績的根本所在,也是中國脫貧攻堅的最大特色。
脫貧攻堅的主體(ti) 力量是人民群眾(zhong) 。扶貧與(yu) 濟貧的根本不同,就在於(yu) 貧困群眾(zhong) 不僅(jin) 是扶貧工作的對象,更是脫貧致富的主體(ti) ,脫貧攻堅需要通過貧困群眾(zhong) 努力發展生產(chan) 來擺脫貧困麵貌。我們(men) 黨(dang) 一直注重依靠人民群眾(zhong) ,鼓勵人民群眾(zhong) 自力更生,樹立脫貧誌向,並尊重扶貧對象主體(ti) 地位,注重發揮人民群眾(zhong) 在脫貧攻堅中的主體(ti) 作用。
脫貧攻堅的主要途徑是集結全體(ti) 社會(hui) 力量。中華民族具有扶貧濟弱的傳(chuan) 統美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努力為(wei) 社會(hui) 力量搭建扶貧平台,培育多元扶貧主體(ti) ,完善扶貧激勵機製,鼓勵凝聚全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扶貧助困,凸顯著社會(hui) 主義(yi) 大家庭“大手拉小手”“先富幫後富”的製度優(you) 越性。
脫貧攻堅的主要內(nei) 容是綜合性開發建設。貧困不單單是經濟貧困,而是經濟、社會(hui) 、文化貧困等落後現象的總稱。在這種情況下,采取單一減貧措施難以解決(jue) 多種原因造成的貧困難題,因此脫貧攻堅始終進行多維的綜合性開發建設,除通過各類項目進行經濟開發扶持外,還有基礎設施開發建設、教育智力開發、改善醫療與(yu) 住房等的社會(hui) 安排,以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治理,逐步形成貧困地區和貧困戶的自我積累與(yu) 發展能力,使貧困人口依靠自身力量脫貧致富,使貧困地區能夠從(cong) 整體(ti) 上根本改變貧困麵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