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用好冬奧遺產 讓熱起來的冰雪運動不降溫

發布時間:2022-03-09 09:17:00來源: 光明網

  記者 何 亮

  北京冬奧會(hui) 圓滿結束,冬殘奧會(hui) 激戰正酣。毋庸置疑,兩(liang) 會(hui) 期間“冰雪運動”成為(wei) 熱議話題,如何用好冬奧“遺產(chan) ”更是代表委員關(guan) 注的焦點。

  在北京冬奧會(hui) 上,中國體(ti) 育代表團實現了“全項目參賽”,並取得曆史最好成績,同時,通過舉(ju) 辦冬奧會(hui) ,中國更實現了“帶動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的目標。

  但是,“與(yu) 冰雪項目強國相比,我國冰雪項目的發展還需要繼續努力,相關(guan) 部門要用好北京冬奧會(hui) 遺產(chan) ,促進全民健身蔚然成風,讓熱起來的冰雪運動熱度不減、關(guan) 注度不降。”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體(ti) 育總局運動醫學所所長謝敏豪說。

  關(guan) 注北京冬奧會(hui) “無形遺產(chan) ”

  因服務保障北京冬奧會(hui) ,正處於(yu) 隔離狀態的謝敏豪向記者在線曬出今年的兩(liang) 會(hui) 提案:《用好北京冬奧會(hui) 遺產(chan) ,進一步推動全民健身工作》。在他看來,“三億(yi) 人參與(yu) 冰雪運動”是北京冬奧會(hui) 最重要的遺產(chan) 成果之一,為(wei) 進一步普及和推廣冰雪運動奠定堅實基礎。

  隨著冰雪運動在“北冰南展西擴東(dong) 進”的戰略推動下,部分南方省份冰雪運動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謝敏豪建議,在有條件的地區為(wei) 大中小學生開設冰雪項目體(ti) 育課,開放冰場、雪場,加強冰雪運動教練員、社會(hui) 體(ti) 育指導員的培養(yang) ,加快提高冰雪運動推廣軟實力。

  北京冬奧會(hui) 之所以能夠實現“全項目參賽”,運動員的“跨界跨項選材”機製起了重要作用。據統計,我國參加北京冬奧會(hui) 的177名運動員中,約有1/5來自跨界跨項選材。謝敏豪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一新的選材模式,一方麵填補了我國多個(ge) 冬季項目的空白,實現了從(cong) 無到有的曆史跨越。另一方麵,它為(wei) 未來體(ti) 育人才選拔提供了新思路,讓更多青少年運動員有機會(hui) 接觸更多項目。

  謝敏豪建議,各相關(guan) 單位要用好這份“無形遺產(chan) ”,加強“跨界跨項選材”的研究與(yu) 實踐,打造高水平國家級訓練基地,探索體(ti) 教融合與(yu) 高水平運動員培養(yang) 的新模式,進而完善科技助力的體(ti) 係建設。

  加快推動冰雪裝備國產(chan) 化

  “北京冬奧會(hui) 帶動中國冰雪產(chan) 業(ye) 和冰雪運動的發展不會(hui) 是一個(ge) 短期行為(wei) ,而是一個(ge) 長期效果。”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體(ti) 育大學副校長張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各項支持冰雪運動發展的政策,不能隨著冬奧會(hui) 的結束而停止,而要越來越精準、高效。

  在北京冬奧會(hui) 籌辦期間,國家從(cong) 頂層設計出發,設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重點專(zhuan) 項,支持專(zhuan) 業(ye) 的運動器械和裝備進行了國產(chan) 化研究,雪車、雪板、防切割賽服、減阻頭盔等通過各單位集智攻關(guan) ,最終實現國產(chan) 化,助力中國冰雪健兒(er) 在賽場上爭(zheng) 金奪銀。

  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結束後,北京與(yu) 張家口兩(liang) 地三賽區的冬奧場館將向社會(hui) 大眾(zhong) 開放,其他地區的冰雪場館設施也在隨著“冰雪熱”而加快建設。張健建議,中國的冰雪產(chan) 業(ye) 尤其是裝備製造業(ye) 要麵向廣闊的市場需求,繼續加大研發力度,補短板、強弱項,加快推動更多冰雪裝備國產(chan) 化,不斷降低冰雪運動的參與(yu) 門檻,讓冰雪運動走進千家萬(wan) 戶,助力全民健身。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