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雙碳”實施方案醞釀待出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圍繞加快新興(xing) 技術推動工業(ye) 綠色低碳發展,相關(guan) 部門正聚焦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等工業(ye) 領域重點行業(ye) ,研究編製“工業(ye) 互聯網+雙碳”實施方案,推動工業(ye) 互聯網、大數據、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綠色製造。與(yu) 此同時,從(cong) 部委到地方正密集出台相關(guan) 舉(ju) 措,從(cong) 財政獎補、金融信貸等方麵,進一步加大對企業(ye) 數字化、綠色化改造的資金支持。
政策體(ti) 係加速完善
今年計劃報告將“推進產(chan) 業(ye) 結構低碳轉型”作為(wei)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重點工作之一,並提出推動新興(xing) 技術與(yu) 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切實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由高碳向低碳、由中低端向高端轉型升級。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近期以來相關(guan) 政策部署持續加碼,推動5G、工業(ye) 互聯網等新興(xing) 技術賦能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綠色低碳發展。
工信部部長肖亞(ya) 慶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將穩妥有序推進工業(ye) 綠色低碳轉型,其中將實施製造業(ye) 綠色低碳轉型行動,發布綠色低碳升級改造導向目錄,引導重點行業(ye) 綠色低碳升級改造,推進重點行業(ye) 和領域低碳工藝革新和數字化轉型。國資委日前發文明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興(xing) 技術與(yu) 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加速演變,工業(ye) 互聯網、大數據、5G新興(xing) 技術與(yu) 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綠色製造體(ti) 係和服務體(ti) 係不斷完善,將加快推動工業(ye) 領域低碳工藝革新和數字化轉型。”中國工業(ye) 互聯網研究院院長魯春叢(cong) 表示。
相關(guan) 政策體(ti) 係也將進一步完善。記者獲悉,根據《“十四五”工業(ye) 綠色發展規劃》要求,相關(guan) 單位正聚焦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等工業(ye) 領域重點行業(ye) ,研究編製“工業(ye) 互聯網+雙碳”實施方案,指導利用工業(ye) 互聯網、大數據、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能源、資源、環境管理水平,深化生產(chan) 製造過程的數字化應用,賦能綠色製造。
“‘十四五’期間將更加注重數字化技術對工業(ye) 綠色發展的引領作用,從(cong) 夯實數據基礎、加快數字化改造、培育應用場景三個(ge) 方麵,推動數字經濟的新優(you) 勢轉化成為(wei) 工業(ye) 綠色低碳轉型的新動能。”工信部節能與(yu) 綜合利用司副司長王孝洋表示,將利用5G、工業(ye) 互聯網、雲(yun) 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產(chan) 品設計、生產(chan) 製造、使用、回收利用等環節深度融合,推動企業(ye) 、園區實施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精細化管理,帶動能源資源效率係統提升。麵向節能、降碳、節水、減汙、資源綜合利用等重點領域,培育一批典型應用場景,推廣標準化的“工業(ye) 互聯網+綠色製造”解決(jue) 方案。
資金加碼支持企業(ye) 綠色改造
在政策體(ti) 係持續完善的同時,企業(ye) 也在積極推動數字技術賦能工業(ye) 綠色低碳轉型。
在安徽,“5G+工業(ye) 互聯網”給海螺水泥帶來了“灰色製造”轉向“綠色智造”的變革。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工廠依托“5G+工業(ye) 互聯網”建立最優(you) 的能效模型及評價(jia) 指標,關(guan) 鍵生產(chan) 工藝能耗、碳排放實現數字化監控,通過源頭上“踩油門”和過程中“精打細算”,節約電力4億(yi) 千瓦時、二氧化碳減排近75萬(wan) 噸、汙染物減排3萬(wan) 噸。
不止水泥生產(chan) ,在電力、鋼鐵、石化等傳(chuan) 統行業(ye)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成為(wei) 節能降碳增效的新驅動。天津鋼鐵集團通過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技術建設超低排放信息化係統,全年噸鋼綜合電耗、水耗同比降低14.37%和12.61%。中國石化形成一套基於(yu) 工業(ye) 互聯網的石油化工企業(ye) 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預計到2030年燃料消耗可節省5%,到2050年可節省14%。
在龍頭企業(ye) 的帶動下,工業(ye) 綠色轉型步伐加快。工信部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工業(ye) 產(chan) 能利用率達到了77.5%,是近年來較高水平;規模以上工業(ye) 單位增加值的能耗同比下降5.6%。
但也要看到我國大部分工業(ye) 企業(ye) 數字化水平亟待提升。“特別是中小企業(ye) 的數字化水平較低,超過55%的企業(ye) 尚未完成基礎的設備數字化改造,亟待提升能源能耗管理及碳排放數據采集、監管水平。”魯春叢(cong) 說。
值得關(guan) 注的是,從(cong) 部委到地方將進一步加大對企業(ye) 數字化、綠色化改造的資金支持。工信部明確,將鼓勵支持企業(ye) 加大投入,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企業(ye) 數字化、綠色化改造的支持力度。
地方上也拿出“真金白銀”的政策激勵。例如內(nei) 蒙古日前發布30條支持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政策措施,明確支持綠色製造示範,對新認定為(wei) 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產(chan) 品、綠色供應鏈等企業(ye) 給予100萬(wan) 元一次性獎勵。江蘇宿遷市近日設立智改數轉綠色化貸款風險補償(chang) 資金池,總規模不超過5000萬(wan) 元,對全市工業(ye) 企業(ye) 納入智改數轉綠色化項目融資增信,為(wei) 企業(ye) 提供低成本信貸支持。
需提升中小企業(ye) 轉型積極性
在業(ye) 內(nei) 看來,推動新興(xing) 技術與(yu) 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是一項長期、係統性的工程,需要穩妥、有序推動,特別是需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ye) 的數字化綠色化轉型的積極性。
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國際合作處處長、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副秘書(shu) 長毛濤表示,一些企業(ye) 在運用數字化技術進行工業(ye) 綠色轉型尚存在顧慮,例如擔心數字化技術改造會(hui) 增加企業(ye) 成本,相關(guan) 標準體(ti) 係仍需進一步健全等。
圍繞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ye) 數字化綠色化轉型,魯春叢(cong) 表示將積極推動數字技術賦能“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綠色發展,按產(chan) 業(ye) 鏈梳理“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綠色化發展共性需求,開展標準宣貫、現場診斷和供需對接,引導企業(ye) 參與(yu) 實施工業(ye) 低碳行動和綠色製造工程,提升企業(ye) 數字化水平,降低企業(ye) 零碳化發展成本。
在優(you) 化服務上,魯春叢(cong) 表示將推動建設“工業(ye) 互聯網+雙碳”公共服務平台,高效配置政策、技術、數據、人才等要素資源,深化產(chan) 品研發設計、生產(chan) 製造、應用服役、回收利用等環節的數字化應用,打造綠色製造體(ti) 係和服務體(ti) 係。
在資金支持方麵,毛濤建議,需對項目建設進行必要的資金支持,並通過加大稅收減免、放低綠色信貸、綠色債(zhai) 券審批門檻等措施,形成基於(yu) 市場的正向激勵。(郭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