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民族歌舞團:文化惠民,把歡樂傳遍土苗山鄉
光明日報記者 張銳 夏靜光明日報通訊員 曾維明 李健
初春時節,佳音傳(chuan) 來。湖北省民族歌舞團,獲評中央宣傳(chuan) 部2021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xiang) ”活動優(you) 秀團隊,是湖北省獲此殊榮的三個(ge) 團隊之一。
湖北省民族歌舞團團長燕冰說,多年來,湖北省民族歌舞團堅持開展文化惠民活動,沉潛生活打磨精品力作,足跡踏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八縣市的山山水水,把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民族歌舞、戲曲、小品等節目送到村村嶺嶺,把歡樂(le) 傳(chuan) 遍土苗山鄉(xiang) 。
排好戲——緊扣時代脈搏守正創新
2月28日,在巴東(dong) 縣沿渡河鎮的舞台上,小品《一牆之隔》爆笑上演:騙子隔牆進行電話詐騙被警察抓了現行。搞笑的語言,防詐的故事,誇張的表演,讓場下的觀眾(zhong) 笑得前仰後合。從(cong) 當天到3月11日,湖北省民族歌舞團“新起點 新未來”文化惠民專(zhuan) 場演出,走進巴東(dong) 縣多個(ge) 鄉(xiang) 鎮。
怎麽(me) 排好群眾(zhong) 愛看的戲?
編導朱政說:“節目緊跟時代節奏,為(wei) 時代為(wei) 人民而歌,用通俗易懂、豐(feng) 富多彩的方式講恩施故事。我們(men) 每年對節目提檔升級,讓節目更受歡迎。”
女子群舞《拋香袋》采用擺手舞等民族舞蹈元素,同時和觀眾(zhong) 互動;土家歌舞《土家迎客歌》用土家語演唱,歌聲歡快;舞蹈《追太陽》融匯擺手舞、肉連廂等非遺元素;小品《扶貧趣事》懶漢的故事讓觀眾(zhong) 笑中有淚,淚中有悟。
2021年下半年,湖北省民族歌舞團一部講述扶貧扶誌故事的音樂(le) 劇《太陽照進山窩窩》,先後斬獲第四屆湖北藝術節優(you) 秀劇(節)目展演“楚天文華大獎”、湖北省人民政府最高文藝獎項屈原文藝獎。
該劇集中反映了恩施州扶貧“尖刀班”多個(ge) 真實事例,以民生、民情、民俗和民風彰顯黨(dang) 的好政策。它以懶漢田根生這個(ge) 普通農(nong) 民的形象為(wei) 第一主角,通過他的步步轉變,來牽引劇情和抓住觀眾(zhong) 的心,彰顯的卻是“脫貧路上一個(ge) 也不能少”的宏大主題。
燕冰介紹,《太陽照進山窩窩》的成功,就像恩施州脫貧攻堅一樣,離不開好政策、好時代,離不開全體(ti) 參與(yu) 人員的團結作戰、克難攻堅,離不開精琢細磨和永不言棄的堅持。
送好戲——你們(men) 什麽(me) 時候能再來
2022年,是恩施州文化惠民政策實施的第八個(ge) 年頭。
8年時間,走進800多個(ge) 村,演出1500多場次,行程逾10萬(wan) 公裏……湖北省民族歌舞團副團長楊芳說:“演員們(men) 從(cong) 春到冬,把一場場文化演出送到基層,讓老百姓看得高興(xing) ,是我們(men) 多年堅持的不懈動力。”
建始縣官店鎮雙茶村很偏遠,到達集鎮後,演員們(men) 還要乘坐客運車顛簸2個(ge) 多小時才到村委會(hui) 。而下車第一件事就是搭好舞台。
“在利川市文鬥鄉(xiang) 長順村的演出,我終生難忘。”領隊肖波回憶,他們(men) 早上7點半從(cong) 利川城區出發,繞經重慶市石柱縣,再抵達文鬥長順,6個(ge) 多小時的車程才到現場。回程途中,道具車深陷泥濘,推完車,每個(ge) 男演員的身上糊滿了稀泥。
在女子舞蹈隊隊長梁雪娥看來,文化惠民的大巴車是服裝間、化妝間,也是休息間。
“最辛苦的還是司機嚴(yan) 紅兵。來回的路上,演員還可以在車裏休息,嚴(yan) 師傅有時一天要開9個(ge) 小時。30多人的安全出行交到他手上,他一秒都不敢鬆懈。”肖波感慨。
演員冉彩霞既要演小品,還要唱歌;利川零下5攝氏度的氣溫,程婭等女演員被凍得發抖,上了台,卻笑得燦爛無比……
不管是嚴(yan) 寒酷暑,還是陰晴雨雪,隻要一上台,演員們(men) 一定會(hui) 綻放出最美的笑容。“為(wei) 鄉(xiang) 親(qin) 們(men) 送上免費的藝術大餐,是一件積福的事情”,這種觀念已經深入每個(ge) 演職人員的內(nei) 心。
男子舞蹈隊隊長李賀偉(wei) 說,一年200多場惠民演出,是一場一場跳出來的。他們(men) 在演出途中,看見過山花爛漫的春天、驕陽似火的夏天、碩果累累的秋天、寒風凜冽的冬天。
“每場演出我們(men) 都能收獲掌聲、笑臉和問候。最讓人高興(xing) 的是,他們(men) 都會(hui) 問,你們(men) 什麽(me) 時候能再來?”楊芳說。
種文化——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
有一次,在來鳳縣百福司鎮民族小學,當孩子們(men) 聽說湖北省民族歌舞團的哥哥姐姐要來給他們(men) 演節目、上聲樂(le) 課,一個(ge) 個(ge) 都開心得不得了,搬著椅子爭(zheng) 先恐後地衝(chong) 到操場上。精彩的文藝表演,生動有趣的聲樂(le) 課堂,讓孩子們(men) 如癡如醉。
朱政說,在為(wei) 基層群眾(zhong) 送去歡樂(le) 的同時,他們(men) 也特別注重培養(yang) 當地的文化創作表演人才。有時會(hui) 邀請他們(men) 同台演出、共同交流,走進當地學校開展音樂(le) 培訓,幫助當地文藝隊伍排練節目,既“送文化”,也“種文化”。
在建始縣長嶺村,湖北省民族歌舞團幫助村民組建了文藝宣傳(chuan) 隊,每年還會(hui) 安排編導駐村輔導隊員排演新節目。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聲樂(le) 隊隊長蔡呈認為(wei) ,文化惠民演出與(yu) 老百姓產(chan) 生了互動和共情。如今,越來越多的恩施傳(chuan) 統文化、非遺文化和民族文化等融入現代生活。他們(men) 的演出片段,也通過鄉(xiang) 親(qin) 們(men) 拍攝轉發,傳(chuan) 播得更廣。而這種自發的傳(chuan) 播,來源於(yu) 他們(men) 對恩施文化的喜愛和自信。
不僅(jin) 是在恩施州的文化惠民演出,湖北省民族歌舞團還走出武陵大山,到省內(nei) 、上北京,遠赴巴基斯坦、希臘、美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開展訪問演出、參加國際民俗舞蹈節,讓世人領略此間山水孕育的民族歌舞魅力。
8年來的文化惠民演出,湖北省民族歌舞團贏得了口碑,也鑄就了品牌。
燕冰表示:“我們(men) 將繼續擔當好傳(chuan) 遞黨(dang) 的聲音和關(guan) 懷的‘標兵隊’,滿足群眾(zhong) 文化需求的‘服務隊’。用一次次穿梭於(yu) 群山的真情演出,架起各族群眾(zhong) 交往交流交融的彩虹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