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從“好上學”到“上好學”

發布時間:2022-03-22 09:20: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山東(dong) 沂水一體(ti) 化教育集團促進優(you) 質均衡發展——

  從(cong) “好上學”到“上好學”

  本報記者 魏海政 通訊員 王炳慧

  “在學校管理工作現場點評活動中,第四實驗中學南校區在全縣初中學校中取得了良好成績,改變了以往成績倒數的被動局麵。”近日,山東(dong) 省臨(lin) 沂市沂水縣第四實驗中學教育集團校長徐振告訴記者。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於(yu) 當地一體(ti) 化教育集團的建設和發展。

  自2021年6月份以來,沂水縣按照“中心提升、周邊發展、城鄉(xiang) 互動、優(you) 質均衡”的布局策略,以集團化辦學為(wei) 突破口,通過“優(you) 質校+新校”“優(you) 質校+潛力校”的形式組建一體(ti) 化教育集團,著力推進管理體(ti) 製和教育機製改革,推動全縣基礎教育走向優(you) 質均衡。

  “在管理模式上,各教育集團采取‘緊密型單法人’的管理體(ti) 製,以‘一套班子、多個(ge) 校區,統一管理、資源共享,條塊結合、以塊為(wei) 主’的運作方式,實行人事管理統一、經費管理統一、管理製度統一、業(ye) 務管理統一、評估考核統一的‘五統一’管理模式,規範統一,集約高效。”沂水縣教體(ti) 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張洪春說。

  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麵,沂水縣通過促進教師交流輪崗和統一調配、統一管理,實現優(you) 質師資共享。第四實驗中學教育集團對南北校區65名教師進行了輪崗交流;實驗中學教育集團從(cong) 校本部選出5名優(you) 秀教幹到東(dong) 校區工作,優(you) 化提升師資結構。

  在資金投入方麵,沂水縣重點扶持薄弱校區,補齊短板。實驗中學教育集團投入110萬(wan) 元,大力改造升級教育教學設施;第四實驗中學教育集團優(you) 先對較為(wei) 薄弱的南校區投入資金近80萬(wan) 元更新設施,改造建設多功能報告廳。“整個(ge) 學校的學習(xi) 氛圍環境、孩子的學習(xi) 狀態都有了很大變化,孩子在這裏我們(men) 很放心。”第四實驗中學南校區七年級學生劉力源的家長說。

  在此基礎上,沂水縣還通過“精細化”管理,從(cong) 規章製度、教學教研、內(nei) 涵發展方麵入手,做細做足做實各項工作。“關(guan) 鍵是細化職責清單,加強教研聯動,豐(feng) 富內(nei) 涵發展。”沂水縣教體(ti) 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武霞說。教育集團在製定集團辦學章程、明確發展規劃的同時,完善各個(ge) 校區辦學職權清單,調動廣大教幹教師的管理積極性、主動性。

  “組建教育集團後,我們(men) 積極構建生態教研聯盟,讓更多教師走出校區,跨出學科,開展多層次的集體(ti) 研討,感受更多的集體(ti) 智慧,創生了更加多元、多向、多層、多群的教研互動新形態。”第四實驗中學教育集團校長徐振說。

  在堅持集團發展“一盤棋”的同時,沂水縣教育集團還注重尊重各學校(校區)原有的文化特色,努力使各校(校區)既有集團共同的主體(ti) 色調,又有個(ge) 性化的亮點,通過“個(ge) 性化”發展促進辦學特色的形成和內(nei) 涵提升發展。

  “實驗中學教育集團東(dong) 校區即原來的沂城街道長虹小學,本身是一所有自己的文化底蘊的老校,在加入集團化發展以後,該校區以靜雅課程為(wei) 主體(ti) ,形成‘育雅教育’特色;在實驗中學總校區小學部,則基於(yu) 學生學習(xi) 興(xing) 趣提高、思維能力提升及創新精神培養(yang) ,提升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思辨能力。”實驗中學教育集團校長張召升介紹。

  “未來三年,我們(men) 還將進一步整合城鄉(xiang) 教育資源,建成一批覆蓋城鄉(xiang) 學校、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基礎教育集團,從(cong) ‘好上學’到‘上好學’,實現全縣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張洪春說。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