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專項規劃密集出爐 多地推“專精特新”定製禮包

發布時間:2022-03-22 09:26: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近段時間,安徽、重慶、山東(dong) 、黑龍江等多地密集出台“專(zhuan) 精特新”專(zhuan) 項規劃,明確未來3年“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培育目標,在資金、人才、孵化平台等方麵推出定製禮包,鼓勵大企業(ye) 開放技術、市場、標準等創新資源,圍繞產(chan) 業(ye) 鏈扶持“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發展。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當前中小企業(ye) 走“專(zhuan) 精特新”發展道路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也需進一步因地製宜,提高政策的針對性。

  專(zhuan) 項發展規劃密集出台

  近期地方紛紛出台支持專(zhuan) 項政策,明確未來3年培育目標,通過財政獎補等具體(ti) 舉(ju) 措,激發一大批“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的湧現。

  安徽提出,到2025年省級“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5000家以上,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達500家,並對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wan) 元和200萬(wan) 元。重慶提出,到2025年市級“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和國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分別達到2500家和300家,整合中央及市級財政資金,每年遴選100家左右相關(guan) 企業(ye) 進行重點培育,給予重點資金支持。此外,山東(dong) 、吉林、黑龍江等地也紛紛敲定發展目標,出台相關(guan) 政策。

  在梯度培育的基礎上,不少地方聚焦資金、人才、孵化平台等方麵,因地製宜謀劃相關(guan) 支持舉(ju) 措。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王磊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正在與(yu) 全國股轉公司、北京證券交易所積極對接,以推動北京市“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在北交所上市為(wei) 契機,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ye) 成長培育機製,加強精準服務、加大資金支持、做好上市培育,優(you) 化要素供給和產(chan) 業(ye) 發展生態。

  甘肅省工信廳黨(dang) 組成員、副廳長陶英平表示,將通過財稅扶持、融資服務、降本減負、援企穩崗、開拓市場、品牌建設等措施精準施策,為(wei)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建立“一戶一檔”成長檔案,全麵實施“一戶一策”精準服務。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中小企業(ye) 研究院副院長孫文凱表示,當前多地紛紛出台促進“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發展專(zhuan) 項政策,聚焦梯度化培育優(you) 質企業(ye) 群體(ti) 、提升企業(ye) 創新能力、運用資本的力量助力企業(ye) 發展等多個(ge) 方麵,將進一步大力推進“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提質擴量增效,促進“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在細分市場和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鍵環節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引導中小企業(ye) 走“專(zhuan) 精特新”發展道路是增強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的重要舉(ju) 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在資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麵給予大力支持。工信部日前也表示,將加大“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梯度培育力度,今年計劃培育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3000家以上,帶動各省培育“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達到5萬(wan) 家左右。

  重點發力補鏈強鏈

  在數量不斷增加的基礎上,多地將進一步提升“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創新能力,推動其在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體(ti) 係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作為(wei) 北京市“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今年3月初,銀河航天自主研發、批量研製的六顆低軌寬帶通信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並順利入軌,銀河航天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劉暢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在這批量產(chan) 衛星的研製過程中,銀河航天自研產(chan) 品所涉及元器件達到上千種,90%以上實現自主創新研發。

  “在整個(ge) 研製過程中,北京市經信局在共性技術研發應用、專(zhuan) 業(ye) 技術、合作對接等方麵提供了大量政策支持,助力企業(ye) 加快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聯合上下遊企業(ye) 構建商業(ye) 化供應鏈。”劉暢說。

  不止北京,各地正進一步推動“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成為(wei) 補鏈強鏈的重要支撐。

  安徽提出,實施補鏈強鏈工程,編製“重點領域補短板產(chan) 品和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指導目錄”,鼓勵“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與(yu) 強院強校強所合作建立實驗室,積極參與(yu) 定向委托、揭榜掛帥、競爭(zheng) 賽馬等科技攻關(guan) 。山東(dong) 將實施產(chan) 業(ye) 鏈協同工程,全麵梳理重點產(chan) 業(ye) 鏈高端提升和短板突破的目標方向,每季度向“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定向發布重點項目合作、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大宗物資采購等供需目錄。

  不少地方將促進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作為(wei) 關(guan) 鍵一招,鼓勵大企業(ye) 開放技術、市場、標準等創新資源。

  重慶提出,搭建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平台,鼓勵“鏈主”企業(ye) 發揮引領支撐作用,開放市場、創新、資金、數據等要素資源,促進更多“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融入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和創新鏈。甘肅則聚焦產(chan) 業(ye) 鏈協同,提出製定“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產(chan) 品或服務目錄,向中央和省屬國有企業(ye) 進行推薦,推動中小企業(ye) 融入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

  需強化精準施策能力

  在業(ye) 界專(zhuan) 家看來,當前中小企業(ye) 走“專(zhuan) 精特新”發展道路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需要進一步因地製宜,提高對“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培育與(yu) 幫扶的計劃性和針對性,進一步優(you) 化企業(ye) 發展環境。

  “利好政策的扶持下,一大批‘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不斷湧現和成長,對區域發展帶動作用很大。”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研究院賽迪顧問副總裁侯雪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她同時指出,個(ge) 別地方缺少全方位、多維度、實時動態的企業(ye) 監測和決(jue) 策分析,導致企業(ye) 培育與(yu) 幫扶中計劃性和針對性不夠,對不同類型企業(ye) 、關(guan) 鍵產(chan) 業(ye) 發展無法區別輕重緩急,梯度配置資源,政策實施與(yu) 落實無法做到因地製宜、精準施策。

  侯雪建議,需進一步利用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加快構建“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標準體(ti) 係和評價(jia) 機製,包括建設“全網上、一站式、全周期、動態化”的“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服務平台,實現優(you) 質企業(ye) 精準畫像、動態預判和梯度培育,有效分配資源,同時利用平台密切企業(ye) 家與(yu) 政府、與(yu) 上下遊等各環節溝通和協調,優(you) 化資源配置。

  與(yu) 此同時,業(ye) 內(nei) 指出,“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絕大部分為(wei) 民營企業(ye) ,在資金、人才等方麵吸引資源能力不足,不少企業(ye) 仍難以融入大型企業(ye) 、“鏈主”企業(ye) 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

  “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過程中往往需要整合上下遊企業(ye) 、科研院所、政府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管理部門、科技中介服務部門、終端用戶等方麵的資源。”孫文凱表示,建立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機製是中小企業(ye) 發展的基礎保障,下一步,各地應繼續支持“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與(yu) 大企業(ye) 建立合作,為(wei) 龍頭企業(ye) 、大項目、大工程協作配套產(chan) 業(ye) 鏈提供配套產(chan) 品和服務。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